5到8年?零一张红松坚信未来重卡市场需求将迎质变

汽车观察瑟驲 2024-08-02 19:22:44

作者| 马春生

设计剪辑| 霍金硕 韦克效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新面孔涌入重卡行业,零一汽车是其中之一。

2022年3月成立,由前知名自动驾驶企业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工程合伙人及工程高级副总裁黄泽铧,商用车行业老兵、前三一重卡总经理、北汽福田戴姆勒副总裁张红松联合发起成立,致力于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

对于新势力造车,在乘用车领域早已经历兴起、洗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重卡行业新入局者云涌时期,人们难免会将其与当时的乘用车进行对比,比如大部分重卡新势力中途是否也要被挤下牌桌?这些新面孔是否对传统车企造成巨大冲击?市场何时出现重卡圈的“蔚小理”等。

日前,零一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张红松在零一汽车太仓总部,与汽车观察采访团队交流过程中,对外界对零一汽车的关注焦点以及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其核心观点如下:

新能源重卡的天花板非常高,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新能源重卡还有5到10年的“好日子”,当前需求主要来自存量市场的更换;重卡企业要想行业领先,依靠智能化技术才能实现;10年后会有很多新能源重卡企业扛不住压力,只要活下来,未来就有机会;当前的新能源技术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零一汽车的定位是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

以下视频来源于商用汽车观察

(以下为主要采访内容)

01

行业迎历史性变革,零一抢抓机遇期

汽车观察:目前大家对零一汽车有些陌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零一汽车。

张红松:零一汽车2022年3月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重卡行业的新势力,创立的初衷是基于新能源历史转型的窗口,以及未来智能汽车或者说智能驾驶对未来车辆自动化需求的增加。

新能源+智能驾驶,两者结合在一起,我们认为对行业的未来会带来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在此前提下,零一汽车成立。

汽车观察:乘用车新势力有互联网背景、有科技公司背景,零一入局造车是从零开始,还是基于某些比如说自动驾驶技术基础?

张红松:我和泽铧(零一汽车CEO黄泽铧)从不同背景考虑过这个问题,我在商用车行业,特别是传统重卡行业从业30多年,经历了中国重卡从1万台到2021年170万台的过程。黄泽铧一直在AI行业,从事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

零一汽车创业的基础主要有两个:一是重卡行业正在迎来历史性变革周期,需要对车辆进行新能源化和智能化的彻底改造;二是市场需求,新能源给客户带来极高的TCO,无人化的发展给运输形态、物流生态等带来颠覆性革命,大幅提高运营效率,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安全性。我们要抢抓这个历史机遇期。

汽车观察:您所说的这个历史性变革是指重卡行业的新能源化?

张红松:应该说是新能源化+智能化,我认为变革的初期是新能源化先行。新能源化已经开始了,智能化也开始从传统的无人驾驶技术向大模型AI技术转型,最终实现无人化。

汽车观察:对行业的这种理解是零一汽车制定“三步走”战略的支撑?目前零一的“三步走”战略进度如何?实现“三步走”战略条件都具备了吗?

张红松:大方向看,“三步走”第一阶段是新能源化,第二阶段是智能化,第三阶段是新能源+高阶智能化,也就是无人化。

从产品上来讲,第一阶段是目前已批量投产的惊蛰和小满两款产品。这是第一代产品,正向开发的新能源平台。第二阶段是完全正向开发的新能源产品,是完全按照新能源需求定义并开发。

此外,第二代平台会采取一些智能化的整车技术,不是简单自动驾驶,包括整车底盘等都是基于数字化平台,整车可以被计算机管理和控制,可以感知车辆运营状态。这也为第三代产品做准备,为未来无人化做准备,这是我们创业初期确立的基本逻辑,要实现整车的无人化和高度自动化。

对于传统车辆,大家认为不能实现无人驾驶的原因是算法和软件,实际上车辆要实现无人控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对车辆的运营状态实时监控,对故障具有预测性,实现预测性故障和应急处理。以往这些都是靠人来完成,以前人在车上不仅是作为司机,还要应急处理,对车辆的运营状况进行感知,包括车辆的声音、气味、震动等,现在把人的功能和车辆的功能集成在一起,不可能一蹴而就。

汽车观察:您说的产品第三阶段,可以解释零一汽车成长为全球领先运输机器人公司的愿景?,如果这一愿景实现,给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和价值?

张红松:运输机器人或者叫车型机器人的一个科技公司,那时的车辆是一个人机AI系统的机器人。这个目标我认为是物流生态的一个终局,至少一段时间的终局。一旦实现将带来两个改变。一是把车辆变成机器人,对整车产品的改变;二是对物流生态的变革,包括货物发放方式、运输方式、管理方式、仓储等,全产业链会在这个系统上进行重构。

一旦开启物流生态的重构,对行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呈几何形式增长,一是对整车制造企业的改变。几百亿的产值基本算是传统车企的天花板了,但如果是自动化运输机器人的科技公司,企业的业务范围会更广,价值会更高,产值可以达到千亿。二是对整个物流产业的改变。真正的无人化出现以后,整个物流行业的生存环境随之发生变化,行业产值可能达到十几万亿。

02

2026推新产品,新能源的天花板还很高

汽车观察:实现物流行业的重构,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整车制造成机器人但其它环节没有改变,物流生态重构能实现吗?

张红松:改变整个物流生态的核心是车辆,虽然车辆在物流生态全产业链中的价值占比不大,但车辆是各环节的核心。

随着时代的变革,在整个行业的重构中,肯定会诞生很多新的公司参与进来,整个物流行业的重构会自然而然形成。零一汽车的目标是基于车辆,打造运输机器人,这是零一汽车的边界。我们认为物流行业的重构是必然趋势,但最终如何实现,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

汽车观察:目前惊蛰和小满的市场反馈如何?符合我们的预期?

张红松:目标是实现本质上的新能源+包括无人驾驶技术在内的智能化,二者必须相辅相成,紧密融合。

这个概念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提到智能驾驶技术指的就是技术平台,整车平台独立开发。我们的目标是二者必须在一个平台开发,实现集成,这样才算真正实现第三步战略。

惊蛰和小满2023年底完成测试开发,今年三四月份陆续交付,五月开始交付量有一个上升趋势。目前客户的反馈比较好,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能耗低,产品基于电车需求正向研发,节约能耗。二是动力性好,正向研发产品的一个特点是车辆主要靠电驱控制,而传统油改电的新能源车,一部分还是靠发动机控制,功率和档位的顺滑性就不如正向开发的产品。三是热管理好。四是对环境适应行性好,对特殊路面,比如冰雪路面、砂石路面、雨水路面等低附着性环境适应性都很好。

汽车观察:适应性好是动力性的问题,还是车辆设计的稳定性问题?

张红松:二者都有。动力性好就是在保证经济性及低附着地面的适应性前提下提供更强的驱动力,提供更强的脱困能力。

这也是正向开发的新能源产品带来的一个改变,目前我们只是做了一部分。新能源整车制造的天花板还很高,智能化技术的天花板也很高,还有大量的系统部件需要按照电车的需求和特性去进行开发。

03

研发团队多样性,技术没有领先只有创新

汽车观察:我们目前的研发团队有多少人?两年多时间如何取得目前的成绩?

张红松:130多人,占比大约60%。人员构成比较复杂,国内外都有,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都有,但以年轻人为主。

之所以选择乘用车研发人员,主要是乘用车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上走得更早,也更成型,对开发流程、开发系统的要求和标准也更高。但乘用车和商用车差异化也非常大,载荷、扭矩等都是数10倍以上的差距,使用工况以及环境的复杂性更高,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研发新的产品。

汽车观察:以目前的研发能力,我们如何做到技术领先?

张红松:以这么多年的经验看,整车技术领先,取决于快速的迭代和不断的创新能力,这个行业与其它行业不一样,不可能建立一个很大的鸿沟,让别人无法跨越,而是只有不断创新、超越自己,才能保持差距。

目前看,如果想真的做到进一步的领先,只能是对重卡实现大的颠覆。我认为只有智能化才会带来一个跨越式发展,这个跨越式发展形成的优势会是相对性的领先。

汽车观察:您刚才提到的第二代产品预计什么时候上市?第二代产品和第一代产品相比会更高端一些?价格定了吗?

张红松:按照目前的计划,2026年可以上市,价格目前还没有定,会按客户不同的需求设计,低、中、高不同层面的产品都会推出。

第一代产品、第二代产品未来会在市场上共存,提供给客户选择,而不是说替代关系,因为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运输场景,需求也不一样。

汽车观察:零一汽车采用联合重卡的资质造车,那如何确保质量要求?零一汽车是科技公司,未来会采取乘用车领域的华为造车模式?

张红松:零一汽车与联合重卡、三环汽车共同成立零动智卡联盟,三方发挥各自优势。零一汽车提供产品技术以及未来的产品规划和设计,联合重卡和三环汽车发挥在生产制造、资源管理等优势,共同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零一汽车是科技公司,我们希望设计更先进、更自动化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对新能源重卡的技术研发、工艺创新、运营方式探索等。

04

10年后竞争更激烈,新能源重卡前途会无限光明

汽车观察: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出现了一批新面孔,赛道已经有拥挤的状态,您觉得零一汽车最终要胜出靠的是什么?

张红松:市场竞争一直都非常激烈,不管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处于竞争中,新势力肯定有被淘汰的企业,老势力也有。

柴油车时代有新势力,比如我原来效力的欧曼,当时就是新势力,它成功了。现在新能源时代也一样,每家新势力都不同,有原来做油车的、有以前做改装的、有科技公司等,但不管什么背景,我认为新的总有能走出来的企业,老的肯定也有被出局的企业。

零一汽车依靠的首先是产品,前期只要保持有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就能在行业有一席之地,因为新能源重卡技术天花板非常高,远不像现在人们认识的状态,提升空间还非常大,成本也有很大下降空间,整车性能提升的空间也非常大。因此只要保持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极致地满足重卡客户对运营的需求,在市场上就会有一定地位。

其次,重卡行业的特殊性有关,重卡需求场景非常多,区域特性非常强,客户要求也是千变万化,对于新能源正向开发出来的产品,总会找见市场的需求空间。

最后,我们定位是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随着新能源技术平台和无人驾驶技术平台的形成,实现市场突破的关键节点也就来临,那时我们的领先将是巨大的。

汽车观察:您曾说当前新能源重卡市场主要是存量市场的更换需求,这个时间可能持续10年,那10年后更换市场一旦饱和,是不是也会迎来竞争最激烈的时刻?

张红松:现阶段是存量市场的更换,这个毋庸置疑。新能源重卡的更换周期大约5到8年时间,之后市场对重卡的需求会有一个质的变化。未来市场对车辆的需求我认为不是现在的状态,所以我们的定位是成长为全球领先的运输机器人公司。

汽车观察:那个时候可能有一部分企业真的是扛不住?

张红松:目前新能源技术我认为还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客户需求,这就要求技术必须有迭代发展,未来的新能源技术不是新能源动力本身变革,而是全方位的升级,包括整车架构、产业链生态的变化,这些变化才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路径,如果加上智能化,对任何一个重卡企业都是巨大的考验。

汽车观察:您认为真正的新能源技术还要多长时间才会来临?,

张红松:我认为纯新能源技术的一系列架构开发,从两个维度分析:一个是技术发展维度,可能4年左右;二是需求维度,目前存量市场的更换空间可能5到10年时间完成。

汽车观察:也就是新能源重卡还有5到10年相对舒服的日子?

张红松:对,未来5~10年的新能源需求将会是持续增长,这是大环境的利好,但是竞争的激烈也是前所未有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前途无限光明、道路遍布荆棘的事业。

0 阅读:0

汽车观察瑟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