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转业后遭遇骗局,被骗200万,被开除后创立华为!

包包说旅 2024-11-29 04:57:30

商人的终极目的是挣钱,企业家的终极目的是改变世界,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任正非最终选择转业,于 1983 年踏上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转业后的任正非进入南海石油集团,他被分配到下属子公司。

安稳的生活无法束缚任正非那颗渴望挑战的心,他向老总请命负责一家公司遭拒后,决定自行开拓业务。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电视机需求旺盛,任正非看准商机,带着几个同事满怀憧憬地去谈一笔电视机贸易。

那时候的他,虽然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坚毅,但对商业世界的复杂与险恶却缺乏足够的认知。

他们与一家外贸公司进行交易,对方表现得极为热情和专业,各种手续和说辞都看似无懈可击。

任正非出于对商业合作的基本信任,按照约定将 200 万元货款先行支付给了对方,满心期待着对方按时交付电视机。

可谁能想到,这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当交货日期一天天过去,却始终不见货物的踪影,任正非开始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试图联系那家外贸公司,却发现对方的电话要么无人接听,要么就是各种推诿和敷衍。

他亲自前往对方公司所在地,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仿佛在无情地嘲笑他的轻信。

这 200 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当时内地城市人均月工资也才 100 元。

对于任正非来说,这不仅是一笔巨额的经济损失,更是对他商业信心的沉重打击。

意识到被骗后,任正非虽努力讨债,自学法律,追回了绝大部分款项,但仍无法挽回在南海石油集团的职业生涯,最终被开除。

祸不单行,家庭也在此时出现危机,与孟军十多年的婚姻因生活压力走向尽头。

任正非的人生仿佛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他不仅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赡养父母、照顾子女、兼顾弟弟妹妹,还要背负南油集团的部分债务。

华为创立

1987年10月,在深圳湾的两间简易房里,任正非与合伙人凑了 2.1 万元,创立了华为。

公司成立之初,业务方向迷茫,从卖减肥药到火灾报警器,尝试众多却收效甚微,甚至一度打算卖墓碑。

一次偶然的机会,任正非发现了程控交换机这一神奇产品。

当时国内电话需求急剧增长,而程控交换机技术先进却依赖进口,西方还对中国限制出口。

任正非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决定进军通信行业,从代理程控交换机起步。

在做代理的过程中,华为重视商誉,积累了良好口碑。

经辽宁省农话处一位处长介绍,任正非联系到香港鸿年公司,经历了鸿年公司严格的考察,最终获得代理权。

任正非凭借这一机遇,将鸿年公司的货卖得风生水起,成功度过了初创时期最危险的阶段。

任正非并未满足于代理业务的成功,若仅依赖代理中国的工业设计与研发将永远受制于人,企业也只能处于产业链底端。

于是在华为刚有盈利之时,他面临着艰难抉择:是继续轻松且低风险的代理之路,还是踏上漫长而危险、投入大且风险高的自主研发征程?

任正非以其高远的格局和坚定的信念,选择了后者。

华为的第一款产品BH01是从国营单位购买散件组装而成,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之际,却遭遇散件货源断供的危机。

任正非指定莫军担任项目经理,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路设计与软件开发。

当时的研发条件极为艰苦,员工们吃住都在简陋的仓库改造的场地,夏天闷热,没有空调,只有吊扇,还要忍受交换机散热的高温,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全身心投入工作。

困了累了就在原地休息,半夜来货也要立刻起身卸货。

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连测试设备都买不起,只能用放大镜检查焊点,靠人工进行大话务量测试。

有的员工累到眼角膜脱落,任正非也曾站在窗边,半开玩笑地说出若研发不成功便跳楼的话语,足见当时的压力之大。

为了筹集资金,任正非甚至出台内部政策,全员持股也是在这一艰难时期因无奈而诞生。

在这艰苦卓绝的努力下,1991年12月,BH03 交换机完成测试并取得入网许可证,首批产品发货出厂。

这时华为已命悬一线,账上已无资金,若发货失败则面临破产。

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

在庆功会上,任正非望着衣衫褴褛却充满斗志的员工,不禁泪流满面,说了句:“我们终于活了下来”。

交换机的成功让华为开始盈利,他又提出开发大体量专业机,进军公用电话领域。

这个决策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人认为好不容易开始盈利了,就不要再去承担研发的风险了,应投身当时热门的炒股、炒房行业。

但任正非不为所动,他坚信华为要成为世界级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并断言十年后世界通信行业华为将占得一席之地。

在人才战略上,任正非早有布局,毕竟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他开始四处搜罗人才,通过与高校合作,将对方人才挖到华为,还要求员工过年回家时挖掘前同事。

在邮电部举办的程控交换机学习班上,华为的骨干们不仅认真学习,还积极开展招人与“挖墙脚”工作,毛生江便是在此被游说来的。

郭平是被任正非的抱负与格局所折服的名校老师,毅然投身华为,成为第二个自主研发项目的项目经理。他还成功将同学郑宝用“忽悠”到华为。

郑宝用是清华辍学博士,技术精湛、大局观强,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宝用

他带领团队开发出一系列用户交换机,使华为产值迅速攀升,利税超千万,华为人员也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增长到百余人。

随着巨龙、中兴等竞争对手在局用程控交换机领域取得进展,华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抉择。

1992 年,任正非赴美考察,美国之行让他深刻感受到中美科技发展的差距,同时也坚定了他研发局用交换机的决心。

回国后,郑宝用临危受命,带领团队采用模拟空分技术路线,率先开发出JK1000局用交换机。

华为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自主研发道路上,又会遇到怎样的故事,下一章我们讲“飞渡”,这是华为芯片事业的起点,也是华为海思的前身,华为鼎鼎有名的麒麟芯片,追根溯源的话就在这里。

篇幅有限,点个关注,下期继续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