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总是更擅长向陌生人倾吐心事。
在人际关系上,常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面对熟知自己日常的家人朋友,心中的一些忧愁烦闷往往难以启齿,这时候有人就会另辟蹊径,将一切袒露给不会相逢的陌生人,毕竟憋久了可能就会憋出病来。
在网络未普及的年代,这样的朋友往往通过书信连接,被称之为“笔友”,而在网络普及后,“网友”取代了这一位置。可以说现代人的社交圈,除了生活中的亲友、工作上的同事客户外,还有互联网上一些熟悉的陌生人。

可以说,网络时代在摧毁了传统社会关系的同时,又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社交关系。人们拿起手机做了“低头族”,面对面能看到的人成了“纵使相逢应不识”,而未曾谋面的人则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这样的文化现象也催生了许多独具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比如中文世界网络小说的开山之作《第一次亲密接触》,让“轻舞飞扬”成为了一代人的独特烙印。
在日本,也有这样一部类似的作品,叫做《电车男》,原著灵感来自于日本网络论坛上的一个热帖,类似于咱们的贴吧或者天涯论坛,一个御宅族因为感情问题向网友求助,从而得到许多热心网友帮助的故事。

这本书后来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其中电视剧版《电车男》尤其火爆,平均收视率在当年突破了20%,也就是说当时的每五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观看了这部电视剧,堪比《还珠格格》在我国的热度。
所谓御宅族,其实就是宅男宅女,无论国内外现在都有许多这样的群体,可要论宅男的起源,那还是得看日本,毕竟有“秋叶原”这样的圣地,可以说是宅男宅女们心中的耶路撒冷。
贴上这样标签的人,往往对于现实生活麻木而怯懦,只有在所谓的同好或者网络上,他们才展示出内心活泼的一面。毫无疑问,这样的性格很容易造就一个身份:单身狗。

《电车男》的故事,就是讲述一个御宅族眼镜男,在地铁上帮助了一位被醉汉骚扰的美丽女子,两人从此相识,开启一段爱情故事。
该剧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收视率,女主演伊东美咲功不可没,在身材普遍娇小的岛国影视圈,她171CM的身高显得如此鹤立鸡群,在《电车男》里更是比男主要高了一个头,给当时的观众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差感。
一位完美御姐和一个猥琐宅男,可以说视觉冲击是十分强烈的。
可除此之外呢?毕竟一点点噱头很难以获得如此高的关注。作品成功的理由其实还是在于互联网。

互联网有什么魔力呢,它有一种网聚人心的力量。如今的我们早已对“热心网友”一词不再陌生,而《电车男》里更是着重描绘了男主的求助帖中形形色色的热心网友。
他们千奇百怪,他们也有自己的困顿与烦忧,可是面对男主的求助,都奉上了自己的一颗真心。也许他们的助力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只是几句鼓舞人心的话语,可很多时候,人们在生活中就是得不到这样简单质朴的鼓励。
与其说《电车男》是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个流传于网络时代的成人童话,也是我们这一代成长于互联网中的人必看的经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