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37: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清溪壶语课程 2025-04-23 09:29:37
作文模拟题 巴尔扎克一拿起笔写作,就像着了魔似的。常常对他们在书中塑造的人们达到产生幻觉的地步。有一次,巴尔扎克突然走到在他家做客的朋友面前,激动地痛斥说:“你,你,使这个不幸的少女自杀了!”那位朋友惊惶失措,莫名其妙地张大嘴巴望着他。原来巴尔扎克所说的少女,是他正在创作中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欧也妮。 巴尔扎克的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马行千里,不洗尘沙 巴尔扎克的故事,让我想起了牛顿。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闹过不少“笑话”。一次,他煮鸡蛋时,突然想起了一个物理问题,便开始思考。等到他思考完毕,却发现鸡蛋还拿着手中,锅里煮的竟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一边思考一边散步,一不小心撞上了路边一位“巨人”,忙说对不起。奇怪的是“巨人”毫无反应,震惊之下才发现它居然是一棵大树。 牛顿与巴尔扎克,都是各自领域的巨擘。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沉浸其中,保持专注。对此,帕斯卡也有言:“只有一切都专心致志,才可以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卓越成就。”生而为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应该像牛顿、巴尔扎克一般心无旁骛,保持专注。 保持专注,需要心怀大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也没办法保持长期的关注。心怀大志,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即便遭遇千锤万击,依然不松懈,不偏移,保持着极度专注。心怀“科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教授,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选择回到祖国,致力于深地资源探测,7年时间里昼夜钻研,攻克难题,带领科学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不少技术空白。志向,可以给人指明前进道路,使其心无旁骛专注前行,进而善作善成。 保持专注,需要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给我们强烈指引,也能让我们保持长久的专注。数学家陈省身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钻研数学时,答道:“喜欢跟数字打交道。”画家黄永玉也曾说:“就喜欢画画。”因为对事业充满热爱之情,所以他们乐于付出,甘愿一辈子专注于做好一件事。相反,如果没有发乎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就很难在某一领域专注投入,忘我奉献,长期精进。选你所爱,才能爱你所选,也才能保持长时间的热情,得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保持专注,需要忍受寂寞。成大事,非一朝一夕之力,要经年累月之功,必须耐得住性子,忍受得了寂寞。如此,才不会心浮气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曹雪芹在悼红轩中增删五次,批阅十载,才写出了经典名著《红楼梦》;李时珍用时十九年,整理药方,了解药材,才编撰出中医巨作《本草纲目》;屠呦呦历经二十多年,测试数百个中医药方,才提炼出了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他们,因为能忍受寂寞,所以可以排除外在干扰,不为繁华易素心,始终保持着极度的专注。而长期的极度专注,又让他们深挖一口井,最终喝到了甘甜的“泉水”,成为了成就卓越的人。 作家余秋雨有言:“马行千里,不洗尘沙。”让我们心怀大志、激发兴趣、忍受寂寞,做一匹马蹄哒哒、专注远行的千里马,向着星辰大海进发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