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仙“杀死”了赤练。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从杏仙身上就知道。
杏仙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哪怕那个人万事以她为先,她仍然能面不改色下手。
其实,从赤练一次次帮助她,介入她的因果开始,就注定了最终的结局。
一、 斩断他人因果的那一刻,你就成了新的因果
半夏救了被白乌鸦“缠上”的人,而让白乌鸦找上了自己。她改变了别人死亡的因,变成了自己得死的果。
宣夜为救半夏的命,用常乐剑杀死了白乌鸦,斩断了半夏的死劫。(常乐剑可以砍断一切因果)
白乌鸦消散,半夏得救。
但宣夜剑身裂了。
宣夜的五把剑用后都有后遗症,贪狼剑用了嗜吃,撼山剑用了嗜睡,而常乐剑,用的条件最苛刻,宣夜是历代以来,第二个拔出此剑的人。
常乐剑,能斩断因果,用了后,也就斩断了和其他人的因果。
他会被所有认识的人遗忘,这就是宣夜要付出的代价。
二、 报恩若变成执念,便是另一场劫难的开始
《脱骨双生》这一单元,蛇妖赤练的故事更是令人唏嘘。
蛇妖赤练始终记得小时候杏仙的救命之恩。
长大后的赤练,不仅获得了元灵,还在寺庙中潜心修行,受佛法庇佑,已然超脱妖身,远非寻常妖物可比。
为了报恩,他杀害了欺负杏仙的恶人,帮杏仙假死脱身,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蛇蜕助她化身男儿。(只因这一切都是杏仙的愿望。)
赤练的报恩之心纯粹而热烈,却忽略了杏仙内心的欲望和扭曲。
在没有死亡威胁的情况下,杏仙又想得到更多。
她想顶着赤练的脸和名头,去神都城过更好的人生。
那么,一心向往过平淡生活的赤练,就是她的拦路虎。
杏仙用雄黄酒先让赤练中毒,再用匕首刺向赤练七寸,这是她找人问到的法子。
赤练知道杏仙要他的命,没有任何反抗和阻拦,亲手喝下酒,让杏仙杀死了他。
赤练的悲剧在于,他以为报恩就是满足对方的一切要求,包括让他死。
却忘记了真正的善良应该包含引导和约束。盲目的付出,往往只会助长对方的贪婪和自私。
恩情若不能适可而止,就会变成最锋利的刀。
三、 欲望一旦被喂养,就会反噬喂养它的人
杏仙最初只想要自由。
得益与赤练,她终于有了自由,她又想要身份、名利。
最后,她甚至想要赤练的命。
杏仙的转变令人心痛。
她从最初的受害者,逐渐变成了加害者。
赤练的蛇蜕不仅改变了她的性别,更释放了她内心压抑的欲望。
她不再满足于平淡的生活,渴望名利和地位,甚至不惜杀害恩人来达成目的。
赤练犯的最大错误,是把报恩变成了纵容。
每一次无底线的满足,都在喂养杏仙心中的恶兽。
有时候最深的伤害,恰恰来自那些毫无保留的给予。
她的故事提醒我们,与其盲目地满足他人的欲望,不如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否则所谓的“帮助”只会成为罪恶的温床。
四、 真正的超脱,是明知会被背叛依然选择成全
赤练最后的选择令人动容。
赤练听见了杏仙的杀心,却仍然选择成全。
他闻到了酒里的雄黄,还是微笑着饮下毒酒。
甚至承受刀刺,毁了自己辛苦修习的道行,用生命诠释了真正的爱不是占有,而是放手。
这种无私的成全,反而让杏仙的恶行显得更加丑陋。
赤练的“死”,对赤练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他不再执着于报恩、更没有怨恨,而是勇敢接受因果,放下执念。
赤练做的一切不是愚蠢,而是真正的修行。
世人常说"以德报怨",经过此事,赤练的境界更高了,他不是在原谅杏仙,而是在放过自己。
当你不把背叛当作伤害,这世间就再无能伤你之事。
假死脱身的赤练,成全了杏仙,也成就了自己。
从此以后,他可以真正做一个逍遥自在的人了,哪里都可以去得。
当然,杏仙的结局不会好,因为连捉妖师宣夜都看不下去了。
宣夜知道一切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写了一封信到神都城。杏仙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是你的东西,怎么样都是会失去的。
这些,赤练不需要知道,赤练也已经不在意了。
杏仙“杀死”了赤练,也亲手斩断了他们之间的因果。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利息。
这不是宿命论,而是能量守恒。
你每干预一次因果,就要支付相应的代价。
就像赤练,他付出的代价是全身的修为,但幸好,他还能活着。
杏仙最终也会付出自己的代价。
写在最后:
《无忧渡》最震撼的并非妖魔鬼怪,而是人性寓言:
救人的最高境界,是让对方学会自救。
善良没有牙齿,就是另一种残忍。
真正的强者不是能改变别人,而是能承受被辜负。
最后留给所有"好心人"的警示:
"当你总想当别人的救世主时,先想想—
你是否准备好,成为下一个被献祭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