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情发生在2010年12月,地点是安徽黄山。那会儿,黄山已经是个热门旅游地了,但它除了风景美,地形也够复杂,尤其是未开发的区域,普通人进去就是找刺激。
这18个学生,全是复旦大学的,名校出身,脑子应该不差吧?结果他们偏偏挑了条非官方路线,想绕过正规景区,省点门票钱。这帮人装备简单到离谱,就带了个指南针和一台GPS,连像样的登山绳都没准备,食物和水也少得可怜。

想法挺“聪明”,但现实很骨感。那天天气不好,冷雨夹着寒风,山里又湿又滑。下午天黑得快,他们的GPS突然坏了,手机信号也几乎没用。走着走着,这群学生彻底迷了方向,困在山里出不来。
到了晚上,气温掉得更狠,他们没办法,只能报警求救。还好,其中一个人的手机偶尔抓到一点信号,打通了求救电话,不然真不知道会咋样。

黄山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立马组织救援。200多人的队伍,包括警察、武警、消防员,浩浩荡荡进了山。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黄山那地形,雨天搜救难度翻倍。
队伍里有个23岁的警察叫张宁海,年轻有冲劲,主动要求加入。他是本地人,对黄山的地形多少有点了解,领导也没多想,就让他去了。

救援过程特别辛苦,山路不好走,碎石多,坡还陡,雨水一冲更滑。队伍找了好几个小时,终于在山里一个角落发现了18个学生。
这帮人已经冻得够呛,满身泥巴,状态很差。救援队赶紧安排休息,想等天亮再撤,但学生们不干,非要立刻下山。没办法,张宁海和同事商量后,决定带他们走。

下山的路上,有段特别窄的崖边,两边是深谷,路滑得站都站不稳。张宁海负责垫后,帮着指挥学生过去。这地方太危险了,一个不小心就得出事。
学生们一个个挪过去,总算都过了,就剩张宁海最后一个。他转身要走的时候,脚下的石头突然松了,他抓了旁边的树枝想稳住,可那树枝早就被雨泡烂了,撑不住他的重量,直接断了。张宁海整个人掉了下去,摔进了山谷。
第二天早上,救援队在崖底找到了张宁海的尸体。他才23岁啊,就这么没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为了救人,把命搭上了。这事儿搁谁身上不心疼?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才是真让人寒心。

18个学生被救出来后,记者跑去采访,想听听他们咋说。按理说,命是人家救的,怎么也得有点感激吧?结果呢,这帮人的反应淡得像路人。有人低头不吭声,有人随便应付几句,还有个男生直接抱怨救援太慢,说差点冻死在山上。
啥叫差点冻死?你现在能站这儿说话,是谁拿命换的?这态度一曝光,网友气得不行,觉得这18个人压根不懂感恩。

有人给他们起了外号叫“十八驴”,意思是又蠢又倔,还不识好歹。还有人骂他们是“白眼狼”,说他们拿人家的命当垫脚石,事后连句人话都不会说。
舆论一边倒,全都在喷这群学生,连带着复旦的名声都被拖下水了。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家都想不通,这帮名校生咋能这么没良心?

这事儿在2010年那会儿可是个大新闻,网络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但传播速度已经够快了。网友们一边心疼张宁海,一边骂这18个学生。
有人翻出细节,说这帮人探险前压根没做足准备,连黄山的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就敢往里闯。还有人质疑,他们为啥非要连夜下山?是怕担责任,还是单纯不想等?这些问题没人能回答,但大家的愤怒是实打实的。

当时还有人扒出,这18个学生里不少是家境不错的,平时在学校也算活跃分子。可出了这事儿,他们的表现愣是让人看不出一点教养。网上有人调侃:“复旦培养的不是人才,是白眼狼啊。”这话糙,但接地气,点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这18个学生坐不住了,出来表态,说要募捐,还要照顾张宁海的家人。这话听着挺好听,大家想着,好歹有点人性吧。
可惜,表态归表态,行动呢?压根没影。2011年,张宁海的追悼会开了,200多号人去送他,救援队、当地市民都在,可这18个学生,一个都没露面。网友又炸了:“说好的募捐呢?连人都不敢来?”

时间一晃到了2021年,张宁海的父亲病重住院。这事儿上了新闻,老爷子孤零零躺在病床上,挺可怜的。结果呢,18个学生里还是没人去看一眼,连个电话都没打。
网友一看,又被气得不行:“当初嘴上说得好听,十年过去了,连个屁都不放,这良心是真没了。”这波操作,直接把当年的事儿又翻出来炒了一遍,骂声比以前还狠。

咱得说回张宁海。这小伙子23岁,正值青春,干警察这行也没几年。他家条件一般,父母都是普通人,靠着他这份工作多少有点盼头。结果呢,一次救援,他把命丢了。200多人的队伍,他不是唯一一个出力的人,但他是唯一一个没回来的。
张宁海牺牲后,当地政府给了些补偿,也追认他为烈士。可这些,能换回一条命吗?他爹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啥滋味咱不敢想。
更别提后来这18个学生干的事儿,搁谁身上不寒心?网友说得好:“一条命换18条命,值吗?换来的是一群白眼狼,谁敢说值?”

复旦好歹是顶尖大学,学生素质不该这么差吧?有人分析,可能是因为他们太年轻,没经历过啥大事,觉得命是天经地义救回来的,没意识到背后有多大代价。也有人说,这跟教育有关,学校光教知识,没教做人,出了事就露馅了。
可能当时他们吓懵了,也可能事后怕舆论,没敢吱声。可时间长了,他们还是啥都不做,那就不是怕了,是压根不想做。张宁海的命,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个数字,过去了就过去了。

网上有人说得挺实在:“考高分有啥用?连感恩都不会,比文盲还不如。”这话听着刺耳,但有道理。
这事儿炒得这么热,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以后救援的时候,是不是得掂量掂量风险?不是说不救,而是得保护好自己人,别让悲剧老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