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沈家岭:牺牲13名团级干部,3000余战士倒在了新中国建立前夜

记丁丁鲤史记 2024-12-13 18:39: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一寸山河一寸血,鲜血染红山野,目之所及让人泪流满面,硝烟散去露出山岭的阵容,四处是断壁残垣。

1949年,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新中国的建立指日可待。在此时,兰州附近有有一个地方名叫沈家岭,在沈家岭战役中,无数英勇的战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兰州的解放。

兰州战役的序幕

为什么沈家岭战役会如此艰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时全国的战略布局。

彼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我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国民党主力节节败退,解放军战士浩浩荡荡跨过长江,开始解放全中国。

1949年7月,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在宝鸡一带大败胡宗南集团,累积歼敌两万余人,并缴获大量粮草、辎重。随后,第一野战军借着胜利之势,由东向西进发,马不停蹄向甘肃进军,很快便解放天水、庆阳等地,兵锋直指甘肃的中心城市兰州。

1949年8月,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至大西北。兰州,作为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与军事重镇,其得失对于整个西北战局乃至全国局势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远意义。

沈家岭,位于兰州城西南方向约十里之处,是一道横亘在兰州盆地与南部山区之间的天然屏障,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兰州的南大门。且从军事战略角度来看,如果解放军能够成功攻克沈家岭,便可以此为突破口,直捣兰州城核心区域,对国民党守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继而打破国民党部队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

反之,如果国民党军队牢牢守住沈家岭,便可依托其险要地势组织有效的火力网,阻止解放军向兰州城推进,为其后续的军事部署与战略调整争取时间,甚至有可能等来援军,改变西北战局的走向。

8月中旬,全国解放战争的战场形势发生变化。西北战场上,继胡宗南主力被消灭后,青海的马步芳和宁夏的马鸿逵也被分割包围。

兰州、银川等地相继告急,这让远在台北的蒋介石心急如焚。为了保住西北这块地盘,蒋介石决定利用青宁二马的所有力量和第一野战军决一死战。

他迅速委派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阎锡山在广州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等人,召开“西北联防军事会议”,密谋西北的军事防御事项。

时任甘肃省政府主席的马步芳为了抵抗解放军,调集近三万精锐的“马家军”,驻守在兰州城及其周边地区,并构筑了一系列坚固的工事体系,看样子是要和我方拼个鱼死网破。

“马家军”是一支政教合一的特殊武装力量,其凝聚力和战斗力十分强悍,早在1936年,“马家军”便破坏了红军的西征行动,残害了不少仁人志士,堪称十恶不赦。中共中央因此对马家军厌恶不已,一直都想彻底消灭这支部队,给死难的红军官兵报仇雪恨。

面对这样的形势,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迅速制定了兰州战役的作战计划。他经过实际考察,决定将我军的攻击重点放在沈家岭这座小山头。

因为这里是通往黄河铁桥的屏障,只要占据了沈家岭,就能堵住马家军弃城而逃的唯一退路,从而获得打开兰州的钥匙。

正式开篇:血战沈家岭与无畏的战士们

1949年8月20日,彭德怀下令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将兰州围住,然后以九个团的兵力对兰州外围发动了尝试性攻击。然而,敌人凭借地理优势,让战斗陷入僵持,这一仗从傍晚一直打到了第二天天明,阵地仍然无法攻下。其实从战斗一开始,我军就感到作战期间有些不利。

要知道,马家军是土匪出身,打起仗来根本不要命,而且马家军的装备要比我军精良,甚至超过了国军的装备。另一个不利的方面就是马家军熟悉兰州的地理环境,熟知每一个山洞、每一片阴影,他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进行伏击和反击。

而且马家军擅长游击战术,他们经常使用小股部队进行突袭。这使得解放军难以追踪和歼灭他们。在第一次交战,我军派出了九个团的兵力,在历经一夜的战斗,损失了一千多人,都没能夺回一个据点。面对这样的形势,彭德怀立即开会总结试攻教训,并下令第四军领受攻占沈家岭的重要任务。

8月25日,总攻开始,31团团长王学礼掏出怀表确认时间,当时是三点五十分。仿佛心有灵犀,郭炳坤师长也掏出了怀表。就在他刚要把怀表放入口袋的时候,激烈的枪声响起。

西侧32团阵地上首先响起炮声,非常激烈。他感到十分震惊,当机立断,首先给炮兵营长打电话,对敌人阵地进行炮火覆盖。就在这时,王学礼的电话打过来了:“师长,怎么回事?”

郭炳坤想都没想说道:“总攻提前了!”

原来32团在31团左侧向沟顶运动时不幸踩中敌人事先埋好的地雷,被敌方发现,双方爆发了激战。这使得整个作战计划发生改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战局,让敌人多了一些准备时间,为我军进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伤亡自然也有所增加。

千钧一发之际,31团若不行动,火力将全指向32团,32团处于危险境地,31团被迫提前下达攻击命令,策应32团。

面对敌人筑建的三层工事,我军战士吃尽苦头,每道防线上都暗藏碉堡,战线相连,敌人占据有利位置。漫天的轰鸣声证明了这场战斗的惨烈,随着战场上子弹纷飞,我军伤亡在不断增加。

31团在发起总攻后,连续打退敌人11次反扑,此时,突击营遭受严重伤亡,全团能参加战斗的也只有170多人。在攻取第二道战壕的恶战中,弹药手赵发祥所在的班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凭借缴获敌人的一挺机枪,在一道交通壕的拐弯处利用有利地形不断地扫射,始终坚守着阵地。

在狗牙山待命的10师30团发现31团力量严重不足,请求军部允许支援。得到命令后30团团长武志升、副团长李友益带着部队飞奔20多里赶到沈家岭,增强了攻击力量。

此时,敌人组织了又一个集团式的冲锋,逼近了岭顶,由于得到了30团的及时增援,31团在沈家岭的阵地得到了巩固。但就在此时,皋兰山敌人炮兵阵地开始向沈家岭轰击,一发炮弹落在31团团长王学礼身边,王学礼不幸牺牲。

此战使得悍不畏死的马家军全线崩溃,此战大捷后,马家军指挥官马步芳等人离开庙滩子指挥所,向西逃窜。这场战斗,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它证明了我军的实力和勇气。随着兰州被我军占领,兰州解放后,剩余的马家军被我军收编,至此兰州全境宣布解放。

而败军之将马步芳为了躲避中共党组织的清算,在兰州城破之前,就带着一家老小乘坐飞机匆匆逃往台湾,但老蒋并不喜欢他,一直派人暗中监视他,这让他倍感惊恐,索性便赶赴中东,后马步芳离开沙特,前往埃及,漂泊不定。

战后成果:惨胜与曙光

血战沈家岭是兰州战役中的一场关键之战。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为我军打开了通往兰州的大门还彻底击溃了马家军的主力部队为兰州的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加速国民党政权崩溃,它的胜利进一步压缩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空间,加快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进程,也标志着国民党妄图在西北负隅顽抗的计划彻底破产,对全国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沈家岭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们面对马家军的顽强抵抗和险要地形,毫不畏惧,前赴后继,展现出了极高的战斗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增强了我军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也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解放军为了实现民族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坚定决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的更广泛支持。

沈家岭战役的胜利促使了兰州的解放,而兰州的解放又对整个大西北的解放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解放军在西北地区的战略态势更加有利,为后续进军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大西北的解放进程,为新中国在西北地区建立政权、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奠定了基础。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过程是十分惨烈的。彭德怀?在打完兰州后说:打兰州,有的团1500余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几百人。这些英雄们为人民的事业,粉身碎骨,光荣献身,为万世师表,永远值得纪念和学习。

经统计,仅以原来兵强马壮的11师为例,有战斗力者剩下了500来人;其中33团300余人,31团120人,32团只剩下不到百人。539人英勇牺牲,包括30团政委李锡贵、31团团长王学礼、32团副团长马克忠等13名团级干部。

现如今,当记者去探访年参加沈家岭的战役老兵时,这些老兵回忆起这场战役的时候,因为这场战斗过于惨烈,不少人都不愿回忆这场战争,也不愿意在晚年的时候再次登上如今已经是旅游景点的沈家岭。

从老兵们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之大,所以他们才不愿回忆或者踏足,毕竟这场战斗过于惨烈,所以才会有这个举动。我们更应该明白,和平来之不易,珍爱和平的重要性。

有太多的战士倒在了新中国成立的前夕,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