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从谷底到巅峰,低迷的背后是什么?
两年前,小鹏汽车还深陷低谷,月销徘徊在6000辆上下,被同行如理想、比亚迪远远甩开。彼时,消费者对小鹏的印象停留在“高性价比定位却高成本出局”,市场反馈也很扎心:产品配置溢出实际需求,而价格却“高不成低不就”。竞争对手在低价网约车与高端智能化赛道双线推进时,小鹏却陷入“夹缝生存”。
雷军曾不客气地提醒何小鹏:“不想当CEO的董事长不是好老板。造车这事,你得亲自上阵。”当对手“卷成本”“卷技术”“卷供应链”时,小鹏却一度成了“被成本压垮”的反面教材。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何小鹏后来才发现,零部件成本被内部采购团队严重“掺水”,小鹏不只是买贵了,而是被“捞钱”了。
破局:揪出痛点,优化成本是第一步
何小鹏的自省带来了彻底的改革。他从长城汽车挖来了王凤英,立刻对内部采购展开“外科手术”式调整。旧采购团队的离开标志着问题根源的清理,而成本控制的精准落地,才让小鹏终于迎来了喘息的机会。
用王凤英的话说,“产品成本是造车的生命线,尤其是在15-20万的市场区间,价格决定了用户的忠诚度。”通过裁减冗余配置、小鹏迅速将资源聚焦在年轻消费群体的核心需求上。于是,Nova M03横空出世,精准击中了年轻人对“时尚、智能、实用”的追求。
Nova M03:砍掉冗余,打响“年轻化”旗号
Nova M03并非一款“新车”,它原本是小鹏为网约车市场量身定制的产品。但网约车的竞争早已被埃安、比亚迪等品牌压缩得没有生存空间。经过重新定位,Nova M03果断放弃“过度配置”,集中优化外观设计与智能体验,将成本降至市场区间的最低水平。
砍掉硬件堆叠,小鹏选择增加智能系统投入。核心逻辑很清晰:软件成本可以随着销量摊平,而硬件堆砌只会带来负担。对年轻消费者来说,Nova M03的精准卡位非常致命:预算有限却不想妥协于传统品牌,同时又追求一定的科技感和个性化。
结果也不出意外:Nova M03上市首月,订单即突破1万辆,直接成为销量爆款。“不需要过分堆料,只要打准年轻人的需求点。”有人这样评价这款车型的成功之道。
M7+:用性价比定义智能驾驶
Nova M03之后,小鹏的另一个爆款是M7+。如果说Nova M03瞄准的是年轻人的“入门第一车”,那么M7+则在更高端的性价比智能驾驶上,杀出了另一条路。
早期的小鹏M7售价区间在25万到30万之间,直接瞄准高端市场。然而,过高的定价让它在市场竞争中频频受阻。而如今,M7+起售价降至18.68万元,全系标配AI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小鹏将“智能驾驶”拉到了20万以下的价格区间,彻底实现了“科技平权”。
对比来看,华为智驾虽然技术领先,但成本始终居高不下,20万以下车型几乎没有选择。而M7+则以“技术+价格”的组合打破了市场天花板。有人评价:“当华为想用技术定义高端时,小鹏用价格重塑了大众选择。”
此外,M7+还在外观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更加内敛的设计风格让车型适应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这背后是大众汽车设计团队的加入,帮助小鹏精准契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习惯。
爆款背后:从翻盘到未来的无限可能
小鹏汽车的成功,并非简单地靠两个车型爆款。一系列“重成本、强智驾、扩年轻”的策略清晰可见。11月,小鹏月销突破3万辆,标志着其真正回归主流赛道。而智驾系统的逐步下放,更是在15万以下市场中埋下伏笔。对于消费者来说,等“智驾平权”普及,真正的智能汽车爆发期或许不远了。
“造车,不是堆硬件,而是优化用户体验;不是把价格抬高,而是精准卡位用户需求。”从小鹏的翻盘中,不难看出企业在危机中觉醒的力量。
尾声:小鹏的启示,企业的觉醒
小鹏的翻盘之路,给所有企业都上了一课:只有从用户需求出发,从内部优化痛点,才能真正找到突破口。无论是砍掉冗余的Nova M03,还是定义智能驾驶性价比的M7+,它们的成功背后,都是小鹏“活下去”的决心和策略。
未来的电动车市场,等待小鹏的还有更多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曾经被低谷压垮的品牌,终于活过来了——而且活得更有希望。
笑死,nova
狗粮减半
图片P7+,文本硬着M7+,脑回路
m7+ nova 上分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