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当中总会碰到形形色色卖惨的人,整日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
仿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都被这个不公的世界所埋没,命运从来都没有垂青过他。
可是,若比苦难,谁能比余华《活着》里的福贵更惨?
余华笔下的福贵一生都在经历苦难和别离,少时输掉祖产,气死父亲,由阔少沦为佃户。
幡然醒悟后开始辛苦劳作,累病年迈的母亲。
为母买药时被抓去充军,解放后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因病致聋哑。
人生逐步走向正轨后,儿子因献血量过多致死,女儿出嫁后因生孩子大出血死去,妻子承受不了失去儿女的痛苦病死。
在工地工作的女婿因意外事故惨死,相依为命的外孙也因为吃东西过量撑死。
只剩自己孤苦一生,不可谓不悲惨。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都顺风顺水,挫折、坎坷、磨难和不幸是人生的底色。
福贵的一生直面了六位至亲的死亡,亲眼目睹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命运如此不公,他仍然对生活抱着友好的态度,没有抱怨,认真而坚强地活着。
所以不要再抱怨命运的不公,命运一直很公平,因为命运都是由自己书写的。
何况,即便是福贵,也曾经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过。
少时享受过一段富足的生活,拥有即便家徒四壁时也没有任何抱怨的母亲。
一位整天嘴里嚷着要打死他,可依然愿意变卖家产给他还赌债的父亲。
娶了一个可以跟他同甘共苦的妻子,生了一对非常懂事的子女。
招了一个非常孝顺和懂得疼人的女婿,生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外孙。
家里曾经的佃户王喜和长根临死前都还惦记着他。
直到风烛残年,还有另外一个福贵(老黄牛)陪伴着他。
人世间所有的悲苦都源自于自己内心的不满足,大多数人都只会盯着旁人的幸福,放大自己的不幸。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了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语无二三。
坦然面对无法预知的命运,尝试接纳生命中的不公,用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活着自身就是活着的意义所在,历经世事沧桑,尝遍酸甜苦辣,奋力抛开死的阴霾,努力抓着生的希望。
《活着》这本书在感叹生活艰辛、生命脆弱的同时,也是在用福贵的一生来诠释活着的意义。
更是告诉我们,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东西而活着!
功名利禄、权力地位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题,更不应该是活着最重要的意义。
适时地慢下来,多陪伴年迈的父母,和妻儿一起出去旅行,尽可能享受当下,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不要再抱怨命运的不公,试着放下,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