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个旅游平台账号发布招纳“野人”的短视频流出后,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都想体验这有钱赚,又能释放天性的“野人”生活。
那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确切的野人”生存的痕迹呢?40多年前,5岁的张四一便经历了长达八年的真实“野人”经历。
那是1977年的一天,一直生活在张家界的“张四一”随父亲一同上山去采蘑菇。
可世事难料,本应很平常的一天,他却在父亲看不到的角落不慎跌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天坑内。
年仅五岁的他丝毫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有的只是惊恐和无助,而仅靠他自己的力气是无法爬出来的。
时间一晃,不知不觉他便在这个天坑中呆了近乎八年的时间。
整个坑中只有他一个人,在这八年的独自生活中,他几乎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但长期与老鼠,蝙蝠相伴也让他克服了自身的恐惧,饿了就会抓一些虫子和蛇来生吃。
但很快他又发现了“喝水”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于是五岁的他开始在坑中艰难的摸索着,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坑中的一处石壁上找到了一个泉眼,开心之余喝水的问题也算是解决了。
长期的孤独和求生的欲望让他本能地开始去猎捕和生吃其他动物的肉。
久而久之,他的身体也在悄悄的发生了变化,身上开始出现不同于常人的细密毛发,行为举止也变得越来越奇怪。
而始终一人的他却并未发现这一点。
那他又是怎么从深坑逃脱出来的呢?1985年,随着多方群体援助及“张四一”的自身努力下,终于被救出了深坑。
又一次看到外面世界的他,并没有表现的很开心。
因为他发现了自己与周围的人显得是那么法人格格不入,自己就像是个活脱脱的“野人”,再加上丧失的语言功能和怪异的行为举止,这让他变得十分茫然。
为了让他可以快速的回归正常生活,当地的相关部门和社会的爱心人士都纷纷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被救出后不久,他8年“野人生活”的经历很快便出现在了各大媒体,杂志及报纸上,这也使得他一度成为焦点。
但随着接受采访数量的与日剧增,细心的网友发现属于这个“野人”的故事出现了越来越多可疑的地方。
先是分布不均的毛发,再到时好时坏的表达功能,都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装”出来的?终于在强大的舆论之下,“野人”张四一坦白,他所描述的事儿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表明自己是野人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被山上一位没有孩子的老人收养的事实,他就那样在山上陪了老人八年,直到老人去世。
而真相就这样以一种另类的说法被揭开了,但这并不能让广大网友买账,因为觉得自己的同情遭到了践踏。
霎时间,网友对他的谩骂声,责备声响彻了整个互联网。
然而这个事件的热度并没有像预期那样,随着时间缓缓流走,慢慢便不会再有人记起。
相反,认为有利可图的商人们,找到了他,提出要把他的“野人故事”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开设“野人谷景区”。
就这样,明明摆脱了野人生活的“张四一”却又开始扮演上了“现代野人”,为游客表演,供游客参观。
这个新奇的景区,也因此吸引到了许多游客,让张四一大赚了一笔。
并且还拥有了房子,车子以及漂亮的老婆,这是出生于农村的他根本不敢去想的生活。
本以为会一直美满下去,但背负着太多谎言终究是无法一直向前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野人”的标签逐渐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迎来了它“过气”的命运。
游客也逐渐稀少,“野人谷”景区也从之前的人头攒动,变成了如今无人问津的“狗尾巴草”,因而被迫关门。
而那些曾经用谎言换来的东西终究也是留不住了。
由于景区关张,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他开始卑微的靠变卖东西才能维持生活。
但命运偏爱捉弄他,妻子也是无法接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欺骗广大群众,最终选择和他离婚,这让本就心情跌落谷底的他到达了崩溃的边缘。
之后,他陷入了沉思,回想起自己的一步错造就了步步错,不止毁掉了自己的生活,也葬送了和妻子的幸福婚姻。
那接下来又该做何选择呢?2010年,在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中,以及强烈的良心谴责下,他最终选择站在了电视机前向全国人民承认自己的过错,而这次的坦白无疑在没有记忆的互联网上,又掀起了轩然大波。
部分网友认为:张四一敢于出面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是值得肯定的,他这个人还是有救的,品行不算坏。
其他网友则认为:他这就是在欺骗消费者,浪费了社会资源,有些事儿做了就应该被钉在“耻辱柱”上,永远被人唾弃。
而走到这一步的他,又是否跟不幸的童年有关呢?“张四一”,1972年出生于湖南张家界下属的一个村庄,原生家庭并不怎么幸福,父亲火爆的性格,以及动不动就在村中做一些坏事儿。
致使他们一家在村里的名声并不怎么好,自然也没什么人会去跟他们接触,最终他的母亲因忍受不了丈夫的所作所为,也选择了独自离开,这一别就再没见过。生活在农村没什么文化的他,要去靠自己去奋斗。
结语
如今52岁的他又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中,摒弃了谎言的生活对他来说是那么的轻松。
就像网上说得那样,不是你的你,强留只会反噬自己,还不如做一个快活儿人。
但反观整个事件的始末,出生于农村的张四一又有什么大错呢?
他不过也是一步步被有心机的商人引导和利用的“棋子”罢了。
参考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