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就淘汰,在南亚却养活近千万人,本地人:这是“黄金纤维”

小桃看社会 2024-11-09 05:04:36

这个"吃香"的农作物,在印度被奉为"黄金纤维",年产量高达200万吨,养活着将近千万人。

但谁能想到在咱们中国,这位曾经的"当红炸子鸡"却沦为了无人问津的"路人甲",甚至被当成杂草丢在田间地头无人问津。

这戏剧性的反转,不禁让人感叹:同样是黄麻,咋就过上了"人间冰火两重天"的日子呢?

要说黄麻这个"超级网红",咱们得先看看它在印度是怎么火起来的。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这段故事得从19世纪说起,那时候的印度还在英国的统治之下。

英国人可不是省油的灯,一眼就相中了印度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简直就是种植黄麻的"天选之地"。

一时间英国资本家们蜂拥而至,在印度大地上遍地开花似的建起了黄麻加工厂。

到了20世纪初印度就已经稳坐"全球最大黄麻生产国"的交椅了。

不过这好事却没让印度人占着,工厂的大权可都掌握在英国资本家手里呢。

直到20世纪20年代,印度的本土资本才总算闯进了这个圈子。

命运的转机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悄然而至,战争带来的军需激增,反而让印度人逐步夺回了黄麻生产的主导权。

如今的印度黄麻产业,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年产量都能飙到200万吨,养活着近千万人口。

不过细究起来这繁荣的背后可藏着不少辛酸事儿。

整个产业链都靠着女工们的辛苦付出在支撑,她们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

工厂里弥漫着呛人的麻尘,工作环境差工资还低得可怜,这些坚强的女工们天天和呼吸道疾病"斗智斗勇"。

更让人心酸的是,还有不少小孩子也被迫加入了这支艰辛的劳动大军。

尽管如此欧洲那边对黄麻的需求可一点没少,印度的黄麻产业仍在风生水起地发展着。

说实话看到这些工人的处境,真让人有种说不出的心酸,但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坚韧。

这种又当"赚钱机器"又当"环境杀手"的产业模式,着实让人觉得有点儿不是滋味。

说完印度的故事,咱们再来瞧瞧黄麻在中国的"成长历程"。

这位"远方来客"最早是从非洲漂洋过海来到咱们中国的。

第一站就选择了云贵高原安家,这里湿润的气候简直就是为它量身定制的"温床"。

随后它顺着珠江水系一路"遛遛达达"地向南方扩散。

要说黄麻这植物也是个"不挑食"的主儿,对土壤要求不高,给点温度和水分就能活得好好的。

北宋时期它就已经在古籍里"混"出了名堂。

当时的《图经本草》把它描写得那叫一个清楚,从长相到用途事无巨细地都记录下来了。

在古代黄麻可是南方农村的"当家花旦",春种秋收农闲时还能加工成各种日用品。

那时候棉花还没普及,黄麻纤维就成了老百姓的"穿衣神器"。

这玩意儿可有点意思,结实耐磨不说还防水,重要的是好找好种,老百姓都爱它。

"麻衣"这个词就这么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而那些达官贵人们则穿着锦缎衣裳,这画面想想就有点儿"凡尔赛"。

除了做衣服黄麻还能编绳子、做草鞋,造纸产业也少不了它。

黄麻袋更是个好东西,抗腐蚀运输粮食特别好使。

那会儿南方农民家里都有专门的黄麻加工"小作坊",妇女们农闲时就在那儿纺纱织布,全家人穿的用的都是自己做的。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黄麻产业在咱们国内可是风头正劲。

全国上下2000多家加工厂,热火朝天地生产着,那场面啧啧想想都觉得壮观。

这些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还有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都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繁荣景象。

黄麻制品更是杠杠的,从衣服到绳子从袋子到草鞋,样样都离不开它。

人们开玩笑说那时候从生到死都能看见黄麻的影子,出生时包裹的是麻布,离世时盖的也是麻衣,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黄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可谁能想到黄麻这个"顶流",风光没多久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事情得从1960年说起,那年我国的棉花进口量突然蹦升了3万吨。

要知道在那会儿美国可是对咱们实行棉花禁运的,这可让黄麻产业"捡了个大便宜"。

但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回暖。

这一下棉花禁运的大门"咣当"一声就开了。

咱们开始从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家大量进口棉花,国内的棉纺织业瞬间就"活"了。

政府也开始大力支持国产棉花,产量蹭蹭往上涨。

这一来二去黄麻就像个"过气网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更要命的是化学纤维这个"后起之秀"横空出世。

跟柔软舒适的化纤产品一比,黄麻制品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如今的淮河流域还保留着一点黄麻产业,每年产量也就3万吨,跟当年的辉煌完全不能比。

要说这黄麻种植也是够呛,从种到收再到加工,样样都需要人工,累死累活的。

关键是收益还低,一亩地才能卖几百块钱,这谁还愿意种?

最让人头疼的是环境问题,提取纤维时要把黄麻泡在水里。

这水泡过黄麻后,那叫一个又黑又臭,把河水都给污染了。

那些经历过黄麻加工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那股味儿,说起来直皱眉头。

农民们一算这笔账:又累人,又赚不到钱还污染环境,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

看着中国农民算这笔环保账,再瞧瞧印度那边顶着污染压力也要拼命干的劲头,这反差也太戏剧性了。

不过细想想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咱们国家选择了"壮士断腕",宁可放弃经济利益也要守护碧水蓝天。

而印度呢他们把满足欧美市场需求放在了首位,环境问题暂时只能靠边站。

这两种选择说白了就是发展与环保的"跷跷板游戏"。

其实啊传统产业也不是非得和环保势不两立。

要是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研发出新的生产工艺,说不定黄麻还能重获新生呢。

但现实就是这么"打脸",化纤产业的崛起,让黄麻这个"老古董"实在难觅出路。

就像咱们常说的,时代抛弃你时连个招呼都不会打。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种不计代价追求发展的模式,真的能长久吗?

环境遭到破坏工人生活在恶劣环境中,这种发展方式怎么看都不够"可持续"。

反观我们虽然失去了一个传统产业,但换来了更清澈的河流,更宜居的环境。

在这个选择面前,我们做出了最负责任的决定。

这或许就是两个国家在面对同样困境时,价值取向的最大区别吧。

回望黄麻的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可不只是简单的产业兴衰。

它告诉我们发展经济的道路上,环境保护才是最该坚守的底线。

毕竟家园只有一个,我们没有资格用子孙后代的未来去换取眼前的利益。

而这也许就是黄麻这个"黄金纤维"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小桃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