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借贷便利运用现状如何?以及中长期利率被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浮渔史记 2022-11-14 18:15:04
引言

中期借贷便利运用现状如何?以及中长期利率被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将阐述个人观点。

1.中期借贷便利运用现状

中期借贷便利自2014年9月开始展开操作,从3-6每月操作量和年度累计操作量可以看到,与常备借贷便利操作不同的是,中期借贷便利月度操作量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央行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引导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累计投放量为11445亿元,余额6445亿元,从各期限操作规模来看,2014年只有3个月期限。2015年累计投放21948亿元,余额6658亿元,6月开始运用6个月操作期限,下半年也只开展了6个月期限中期借贷便利。

2016年操作量是最多的,年累计操作量为55235亿元,余额34573亿元,为了满足金融机构较长期限的流动性需求,央行丰富了中期借贷便利的品种,增加了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2017年累计操作中期借贷便利53295亿元,主要向市场投放了1年期品种,期末余额为45215亿元。201849510亿元,期末余额为49315亿元。从2018年开始央行只开展1年期MLF操作,这也满足了实体经济对中期资金的需求。

央行在4月25日、10月13日进行了两次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也就是将降准释放的资金用于偿还未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根据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中期借贷便利每月应回笼资金、实际回笼资金计算,两次置换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13515亿元,这增加了银行资金的稳定性,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

2019年累计操作量、年末余额均为36900亿元,分别较上年下降12610亿元、12415亿元,其中第一季度运用降准资金置换到期中期借贷便利,未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投放信贷资金更加精准,从中期借贷便利净投放来看,2019年每月净投放较少。

2019年面对经济下行,央行着力化解流动性、利率和资本三大约束:1月15日、1月25日、9月16日三次累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5%,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部门发展提供2.7万亿元长期资金;为金融机构发行永续债提供信用支持,全年银行共发行永续债5696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投放中期借贷便利27000亿元,9月余额为41000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净投放均为负数,主要是上半年央行分三批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共计1.8万亿元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来说,适度开展中期借贷便利和我国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变化来看,有三个阶段:

(1)2015年11至2016年利率下降,6个月MLF下降50个基点,1年期MLF下降25个基点,主要是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促进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2)2017至2018年上调利率6次,其中6个月MLF上升20个基点,1年期MLF上升30个基点,这一阶段利率多次缓和上升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进程较快。

(3)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1年期MLF利率下调3次,累计下调35个基点,主要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后,通过降低MLF利率传导至LPR,促进社会融资成本降低。3.2.4抵押补充贷款运用现状抵押补充贷款2014年9月-12月累计投放3831亿元,年末余额为3831亿元;2015年1月至5月累计投放2628亿元,月末余额为6459亿元。从每月投放规模来看,2015年累计净投放6980.89亿元,年末余额10811.89亿元;2016年累计净投放最多,为9714.11亿元,比上年增加2733.22亿元,年末余额20526亿元。2016年2月起,央行将抵押补充贷款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国家开发银行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17年累计净投放抵押补充贷款6350亿元,年末余额为26876亿元。2018年央行将优质信贷资产纳入担保品范围,金融机构筛选出信贷资产后可向央行申请评级,达标即可增加担保品以此获得更多央行再贷款。2018年累计净投放了抵押补充贷款6919亿元,年末余额为33795亿元。2019年净投放抵押补充贷款1579亿元,年末余额为35374亿元,同上年相比净投放减少5340亿元,其中12月净回笼抵押补充贷款605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净回笼抵押补充贷款1031亿元,9月末余额为34343亿元。从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变化来看,2015年利率一直在降低,之后利率未发生变化。综上,从抵押补充贷款余额可以看出,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月末余额平稳增长,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月末余额基本保持在35000亿元左右。从每月净投放来看,2015年6月至2019年3月平均每月净投放在600亿元左右,而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平均每月净投放规模有所减小。

2.借贷便利政策工具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分析

借贷便利政策工具作用机理

借贷便利工具影响利率走势一方面依靠各工具“价格型”的属性,作为银行借贷成本直接影响利率,另一方面通过预期机制影响市场预期,引导利率走势。借贷便利工具的激励机制起着降低利率波动的作用。重要的是,借贷便利工具不同于其它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点是其具有风险转移的功能,通过抵押品设计使得央行可以间接影响实体部门,央行投放国家信用为特定金融机构、实体部门增信,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增强实体经济的信贷可得性。

风险转移提高信用可得性

借贷便利工具针对“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领域的薄弱环节放贷,主要依靠国家信用的定向增信,将私人部门的风险转移到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从而对特定领域产生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以中期借贷便利(MLF)举例,“三农”、中小微企业在我国面临的融资约束大,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意将信贷投放给风险较大的主体,即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也会出现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使得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这种信贷结构上的扭曲不能够依靠总量上的货币政策来解决,重要原因就是总量工具无法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流动性宽松后更可能将资金配置给大型企业或政府部门,加大信用结构扭曲。

投放中期借贷便利首先对央行自身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负债端货币投放增加,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增加,同时需提供高等级小微企业、绿色、“三农”债券或信贷资产,相当于央行对风险部门融资做担保。截至2020年9月,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123619.62亿元,占资产端33%,在2014年末这一数字为24985.27,仅占7%,相较于外汇、政府债权这类风险较低的资产而言,风险性资产的比例提高较多。央行对中小微企业等风险部门的定向增信,降低系统性风险、减少了市场对风险的预期,增加了银行对其的放贷意愿,带动利率的降低。

可以看到,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抵押品设计,基于抵押品的借贷便利工具使得金融机构资产端发生变化,金融机构增持高等级债券、增加发放优质小微、绿色贷款,促进信贷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增强了小微企业、绿色企业的信用可得性。抵押品能够通过抵押率、抵押资产数量变化来影响资产价格。

抵押率越高,可获得的杠杆融资越多。2018年6月,央行决定扩大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把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领域的金融债券以及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纳入合格抵押品,这有利于解决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根据央行成都分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再贷款与常备借贷便利抵押品管理实施细则》可以看出,(1)信用等级越高的债券、票据基础抵押率越高,也就是说,如果债券或票据面值相等,由于信用等级越高的债券或票据抵押率越高,那评估价值就越大,再贷款金额越大。(2)抵押品剩余年限越短,抵押率越高。剩余年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抵押率就越低。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