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或削减对乌援助,乌克兰欲卖军火?【文案】

见史简谈天下事 2023-10-11 17:10:02

莫名感觉乌克兰,也开始画大饼玩套路了。

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大限前夕,通过了一项紧急拨款议案,让美国暂时度过了关门危机。

然后紧接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发表了一项声明,声称计划与西方武器制造商,合作扩大国防工业,为大反攻增加补给。

说白了就是想要转行卖军火了。

按照乌克兰外交部的说法,乌克兰生产商已经与外国伙伴,签署了近20份协议,不过对于是哪些外国伙伴,乌克兰方面并没有透露。

这两条信息虽然看着没啥直接关联,但背后的指向,其实都是俄乌冲突。

因为在美国这项紧急拨款议案里面,明确提出,冻结了6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资金,说白了就是要削减对乌援助资金。

而且我自己判断,这次的削减,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会陆续削减,直到最终停止对乌援助。

所以乌克兰既然不想和平谈判,那么势必就需要为自己后路做准备。

改行卖军火,就是乌克兰的后路,不过倒不是说乌克兰真的想改行卖军火了,而是乌克兰想要借着这个大饼,将乌克兰与西方国家,进行更深层次的绑定,然后继续维持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这才是乌克兰这个所谓扩大国防工业的真实目的。

虽然这项法案只是一项紧急拨款法案,是为了确保美国政府能够正常运转,将在45天的时间里,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资金。

但正如央视网的信息,美国政府之所以会出现关门危机,不单纯的是因为他们的经济问题,而是因为美国两党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分歧,这些分歧包括未来12个月的预算规模、是否援助乌克兰,以及美墨边境移民管制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分歧,所以才导致这个临时法案的出现。

那么现在我们再看这个法案本身,如果没有通过的话,结局很明显,就是美国政府停摆,虽然对于美国来说,政府关门,并非什么稀罕事,从1981年开始算的话,时至今日,美国政府已经关门了十次之多。

如果这次的结果还是关门的话,势必就有可能造成400多万美军以及政府官员,面临一个暂停薪资发放的问题。

同时还有约70%的税务局员工,将被迫停薪休假,毕竟美国政府关门,也就相当于暂停了各项服务。服务都暂停了,那不放假还留着干啥。

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核心,这个代价显然有点太大。

所以在法案投票通过以后,美国总统拜登终究还是在停摆大限的前夕,将其签字生效,让美国暂时避过了关门危机。

但是这个分歧还在,无非就是通过冻结6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资金,给美国政府解决分歧争取到了45天的时间。

如果45天之后,分歧还未解决,那么势必就会再次面临一个政府关门的风险。

从美国两党的情况来看,最大的分歧,显然就是关于是否继续对乌援助的问题。

比如民主党,多数秉持的是一个支持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态度,海外媒体声称,美国总统拜登,在签署法案之后,很快就发布了一项声明,声称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允许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中断。

再比如共和党,多数秉持的是一个拒绝继续援助乌克兰的态度。

正如法新社所说,部分共和党人希望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并主张强化边界等美国国内议题,才是首要之务。

可是不管怎么说,美国总统就算再强调对乌援助,嘴上再不服输,那也只是口头的说辞,结果已经出来了,从冻结6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资金来看,身体还是相对诚实的,明显是拒绝继续援助乌克兰的立场占了上风,将美国自身利益的优先级,放在了对乌援助之前。

那么也就相当于在45天之后,如果分歧还未解决,再次面临关门风险的时候,大概率还是同样的结果。

一方面是分歧持续已久,既然之前那么久都没能解决,现在又是拒绝继续援助的占了上风,民主党想要在45天内翻盘,难度不小,除非是乌克兰在冲突上取得重大进展,可是从冲突现状来看,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否则这个法案也不会以冻结对乌援助资金的形式通过。

另一方面,这就需要考虑除了分歧之外的选项,也就是美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经济问题。

援引纽约时报的信息,9月18号,美国的国债总额,当天首次超过33万亿美元,又又又一次迎来一个危险里程碑。

与此同时,9月25号,国际评级机构,也对美国政府所可能面临的停摆危机发出了警告,声称美国政府关门,将对美国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此之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已经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的违约评级,从AAA,下调到了AA+.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只要霸权体系在手,这个评级或许很重要,但也可能没那么重要,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无非就是明确的证明下美国的违约风险。

真正的重点,其实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之前在9月29号,曾发出的一个警告,认为美国政府关门将导致众多企业以及儿童项目闲置,从而破坏美国的经济运行,并可能推迟重大基础设施的推进。

这里大家可以着重关注下这个重大基础设施推进。

比如之前G20峰会,美国曾提出的所谓印欧经济走廊。综合海外众多媒体的说法,他们可是对这个项目秉持着不小的希望。如果分歧没办法解决,那这个印欧经济走廊,势必就面临着一个还没有正式开始落实,就已经落空的尴尬结果。

除非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所说的,再次提高债务上限,或许可以为印欧经济走廊以及类似经济项目,争取到不少的资金。

但问题在于就算提高债务上限,那也依旧还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呀。

提高了债务上限,势必就需要偿还更多的利息,在这个过程里,如果美国的财政税收,或者经济增长可以跟上,那么就还能维持不小的时间。

可如果跟不上,势必就需要继续不停的增发货币,货币多了就会引起通胀,然后势必就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抑制通胀,一旦这个通胀抑制不住,那就是一次经济灾难。

从美国这两年一次次提高债务上限的结果来看,想要在45天内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

再要么就是潜在的违约风险,违约的话,那国际信用评级,也就会下降,一个失去信用的国家,又还有谁,愿意参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呢。

所以这个问题的根本,其实还是在于美国,是否能够有效的缓解财政税收以及经济增长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经济合作方面的政策调整,而不是在挑起战争和冲突的道路上撒腿狂奔。

比如前面说的印欧经济走廊这个问题,想要将这个项目落实,那美国政府就不能关门,美国政府不关门,那关于对乌援助的分歧就需要解决。

从这个紧急拨款法案通过的条件来看,显然是以削减对乌援助资金为代价,也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秉持拒绝继续援助乌克兰立场的一方,具备着一定的优势。

那么也就相当于美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在缓解美国内部经济问题的背景下,是没有过多资金去满足援助乌克兰需求的。

自然而然,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当这个法案通过45天后,美国再次面临政府关门风险的时候,大概率还是一样的结果,以削减援助乌克兰资金为代价,换取美国政府的不关门。

那么这个压力,也就转移到了乌克兰的身上,结合法新社9月30号的信息,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在军事、人道和财务等方面,援助乌克兰750多亿美元。

而且一直以来,美国一直都是所有援助乌克兰国家里面,援助金额最大的一个。

自然而然,乌克兰对于美国的依赖,也是最大的。

那么现如今,当美国为了避免政府关门风险,而选择削减对乌援助金额的时候,失去了美国援助的乌克兰,又该如何维持他那拒不进行和平谈判的态度。

更何况乌克兰在冲突前线,进展甚微,甚至可以说,所谓的大反攻,完全就是失败的,纵使乌克兰就是嘴硬,始终声称自己进展不小,但事实就摆在那里,美国也不是傻子。

目前这个情形,只会让美国对乌克兰还能取得胜利的信心,越来越低,直到最终正式开始削减甚至停止对乌援助。

一旦出现这个结果,失去了美国援助的乌克兰,显然也就跟输了这场冲突没啥区别了。

大家也别指望其他北约国家,如果其他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能够帮助乌克兰扭转颓势的话,那么北约这个组织,以及西方国家各种各样的小圈子,就不是美国说了算了。

所以就有了我开头说的那个,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搞军售的信息。

单纯的从这个计划表面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

泽连斯基应该是意识到了,如果想要取得这场冲突的胜利,那么就不能完全的依赖于西方国家的援助,而是准备从自我做起,开始靠自己了。

援引半岛电视台10月1号的信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了一项名为大型军事中心的计划,计划通过与西方武器制造商合作,今儿扩大乌克兰的国内国防工业,为反攻计划增加补给。

就我自己看来,其实就是想把乌克兰改造成一个大型的军工厂,然后一边做生意,一边用军火贸易赚取的利润填补俄乌冲突而导致的巨大缺口。

正如乌克兰新任国防部长乌梅罗夫所说的,他们的愿景,是开发世界一流的军工产品。

要是他们不说这个,实事求是一点,比如单纯的就是想通过军工合作填补空缺,那么我自己多多少少,或许还能感受到一点他们的决心。

可他们偏偏就说了这个所谓的世界一流,莫名就给我一种画大饼的感觉。

一方面是因为从俄乌冲突的整体情况来看,乌克兰自己一直都是劣势的一方,如果将西方国家之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排除在外,相信大家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这个资源缺口,其实是相当巨大的。

根本不是找几个武器制造商,开几场会议,再签署几份协议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再者,就算和那些武器制造商达成了协议,从半岛电视台所透露的信息来看,乌克兰的这个计划当时是通知了250多家的西方武器生产商,按照乌克兰外交部的说法,已经与外国合作伙伴签署了约20份协议。

这里先不管这些协议背后的体量到底有多大,到底能不能解决乌克兰所面临的问题。

单纯的一个其他国家,是否愿意将代表本土高精尖技术的军工生产体系,交给乌克兰,这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明显是不会,能够交给乌克兰的,无非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或者已经相对落后的军工技术,然后让乌克兰代工。

如果是纯粹的作为一个代工生产基地,那么乌克兰自己或许还能挣点差价。

那么这里又涉及一个新的问题,这个差价,能否填补因为俄乌冲突而造成的巨大缺口。

我的感觉是不能。

援引德国之声的信息,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指出,过去四年,全球武器交易总量下降5%,但是欧洲武器进口却出现激增,增幅47%,其中的北约成员国武器进口增幅更是高达65%。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俄乌冲突。

明摆着,这些武器的流向,相当一部分最后都流向了乌克兰。

那么也就相当于,如果乌克兰将自己改造成一个巨大的军工厂,然后指望用国防工业来给大反攻增加补给。

其实就相当于乌克兰先生产武器,然后这些武器再出口到其他国家,如果是之前,在西方国家大规模援助乌克兰的情况下,这些武器大概率最后还是会以援助的形式,重新流向乌克兰。

可目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于削减援助资金的意向越来越明显。

那么也就意味着,西方国家之后如果切断了对乌援助,乌克兰势必就需要通过出口武器赚到的差价,再从其他国家,将自己生产的武器高价买回来。

明摆着不可持续。

除非不单纯的代工,乌克兰自己还同时选择对外军售。

那么这里又涉及一个新的问题,一个生产非高精尖技术的军工体系,在当下这个国际背景下,能否有效的参与跟其他国家的市场竞争。

我的感觉是不能,除非跟三哥那样,也想搞军售,而且定位明确,主打就是一个低端市场,针对的目标用户,也是非洲那些落后小国,好不好用是其次,关键是便宜。

但对于西方国家的那些武器制造商来说,过往的发达军事体系,对他们所造成的一个很严重的影响,就是那些哪怕已经过时的装备,依旧面临一个造价昂贵的问题,而且这里说的不是人工或者资源成本,而是技术成本,过往在军工研发上所走过的精细化路线,时至今日,反而可能成为拖累。

一个没有市场的军工厂,又该怎么去谋利。

所以答案很明显,乌克兰这个所谓的大型军事中心计划,其实就是一个伪概念。

所谓的军工合作,真正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实现自主补给,因为根本就实现不了,最终还是会重新绕回到依赖西方国家援助这个层面。

那么乌克兰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就只剩下了一个方向,通过画这么一个大饼,来吸引西方国家的武器生产商,也就是乌克兰口中,所谓的合作伙伴的投资,然后利用这些伙伴在乌克兰的投资,将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进行更深层次的绑定。

说白了,就是西方国家如果不想这些投资没了,那么就还是要回归原点,继续支持乌克兰,以援助的形式支持乌克兰。

毕竟乌克兰要是输了,那这些乌克兰眼中,所谓的合作伙伴的投资,可就相当于打水漂了。

所以现在我就好奇一点,乌克兰外交部没有透露的,跟乌克兰签署了近20份协议的这些合作伙伴,这些武器制造商,到底都是哪些制造商。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到底都是哪些大冤种。

【完】

0 阅读:0

见史简谈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