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军事家,将领,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自年轻时起便效力于秦王室麾下,在嬴政兼并六国的十年里,王翦携其子王贲率秦虎狼之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中原,除了第一个被吞并的韩国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消灭。
在灭楚之战中,王翦率秦国六十万大军歼灭四十万楚军,是为中华帝国奠基之战。
在秦灭六国战争中,王翦当仁不让的成为首席功臣,为实现中国统一作出巨大贡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立下不世之功的王翦抛却功名,急流勇退,避免兔死狗烹的名将宿命,成就高风亮节的典范。
审时度势,紧随王权,效力四朝的将军元老王翦,出生年月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姬晋英年早逝,没有继承王位,其子宗敬改为王姓,此后一直以王姓自居。
王翦自幼酷爱兵书,钻研兵法,年轻时在秦国武安君白起麾下任职。
白起在当时是令诸侯闻风丧胆的名将,被后世称为战国杀神,王翦跟随白起四处征战,一直低调无闻,但他懂得观察,在实战经验中磨砺自己,等待时机。
长平之战后,宰相范雎和白起之间因对赵国战和问题出现矛盾,秦昭襄王忌惮白起军权,在范雎的支持下,罢免了白起的职务。
王翦把握时机,主动投靠范雎,并凭借极高的情商赢得范雎信任,前257年,白起被赐死,王翦在范雎的推荐下进入秦王视野。
此后不到十年里,王翦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等三朝,随着资历的沉淀,王翦逐渐站稳脚跟。
直到前247年嬴政继位,王翦以其忠诚表现和沉着机敏赢得嬴政信任,很快成为其左膀右臂。
前239年,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太后赵姬男宠嫪毐先后发动叛变,嬴政派王翦参与平叛。
王翦不动声色,调遣兵力,迫降成嬌,剿灭嫪毐,并帮助嬴政铲除相国吕不韦集团,使嬴政顺利亲政,独掌大权,而王翦也成为大秦军队轴心。
智除李牧,扫平三晋亲政后的嬴政拉开统一战争的序幕,公元前236年,秦军伐赵,王翦在此战中小试牛刀,率少量精锐部队在阏与战胜赵军,攻取其九座城邑。
前229年嬴政命王翦出兵灭赵。
数十年来,赵国一直是秦国东出的最大阻碍。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国军事实力冠绝中原,其骑兵部队是唯一能和秦军一较高下的国家。
战国四大名将中除了白起和王翦,其余两位均是赵国人,因此赵国实力不容小觑,这次嬴政让王翦担任灭赵主力,足见对其的信任。
王翦出兵的时候,正值赵国爆发多年不遇的旱灾,庄稼颗粒不收,朝堂内斗不止,党同伐异,社会矛盾深重。
王翦从上郡发兵,下井陉,打算直驱赵都邯郸,以求趁其虚弱,攻其不备。
面对来势汹汹的王翦,赵王迁紧急调李牧出兵迎战。
李牧,四大名将之一,被后世称为军阵之神,是赵国最后的名将,早些年在雁门关全歼匈奴十万余人名声大噪,此后又因两次挫败秦军进攻而威震中原。
李牧最擅长的是防守反击,面对强敌坚守不出,避其锋芒,待惰而击。如今两大名将战场相遇,最利的矛和最硬的盾势必要擦出剧烈的火花。
王翦凭借快速进攻速度以及秦军强大的战斗力对赵军发动猛烈进攻,以求速战速决,李牧则顽强抵抗,双方战斗非常激烈,士兵死伤无数。
而李牧无愧世之名将,在赵国力衰微之际,扛住秦军进攻,双方对峙一年多,王翦寸步不进。
经过深入评估,王翦意识到单纯的战场硬碰硬无法战胜李牧,只能采取迂回策略。
他向嬴政禀报战场情况在取得其同意后,派人潜入邯郸大肆造谣,李牧暗中与秦军勾结意图谋反,同时以重金贿赂赵王室成员,煽动他们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
由于李牧长期驻守边关,在边地形成强大军事势力,早年又曾对抗王命。
而赵王迁本是平庸之君,本就对李牧缺乏信任,再加上众人进谗言,便下令免去李牧大将职务。
李牧性情火爆耿直,上书为自己辩解,拒交兵权,赵王迁一怒之下派人直入赵军大营,斩杀李牧。
李牧的死为赵国的灭亡敲响丧钟,王翦率秦军发起总攻,大破赵军,此后一路势如破竹,三个月后攻下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宣告灭亡。
赵国被灭,各诸侯无不心惊胆战,公元前227年,燕国派遣荆轲刺杀嬴政,力图拖延秦军进攻脚步,但遭遇失败。
嬴政盛怒之下,派遣四十万大军北上直扑燕国,秦军挂帅的依然是王翦,燕太子丹率燕军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与秦军展开交战,结果大败。
王翦乘势攻取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辽东,为保命通过杀太子丹以消秦的怒气,秦军暂时罢兵,燕国虽然得以保持,但地盘丧失殆尽,名存实亡。
其实燕国不在秦急于消灭的范围,只是荆轲刺秦的偶发事件让燕国排位提前,所以在燕王求和后,秦国把注意力转回中原。
三晋之中仅剩魏国苟延残喘,对于区区魏国,杀鸡焉用牛刀,王翦无须亲自出马。
他的儿子王贲于前225年水淹魏都大梁,轻松灭掉魏国,至此三晋之地彻底被平定。
王翦六十万大军灭楚,冷兵器时代规模最大大兵团作战,中华帝国奠基一役秦国吞灭三晋,天下土地已占取一半,接下来嬴政把目光瞄准楚国。
自春秋以来,楚国便是争霸中原的主角,荆楚大地土地千里,领土横跨整个长江中下游,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所以楚国是最难攻破,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因此伐楚之战需慎之又慎。
前226年,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嬴政先是询问青年勇将李信。
此人曾以数千兵勇追逐燕军直至辽东,逼杀太子丹,是秦军后起之秀,嬴政对其十分看好。
李信自信满满,回答只要二十万即可。嬴政转过头又问王翦,王翦淡淡的说道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翦轻描淡写,但六十万在当时可是秦国军队的整个家底,很显然,嬴政不满意这个回答,王翦对此解释:
“楚兵虽弱,然幅员辽阔,战略纵深远超列国,臣非六十万兵无以灭楚,少一人亦不可。”
嬴政哪里听得进去,楚国已经衰弱成这个样子了,哪里用得着这么多人。
“王将军老矣,何怯也!”嬴政一声长叹,在他看来,王翦已然老迈,出兵六十万不过是为其保守胆怯找的借口。
于是嬴政派遣李信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伐楚,王翦则回到频阳老家告老还乡。
李信很清楚,楚国领土广阔,有广阔的战略纵深,秦军远道而来,不宜拖延太久,必须速战速决。
他的打法很明确,要求士兵仅带数日口粮,轻装上阵,千里突袭,趁楚军虚弱涣散,一举拿下都城寿春,这也是李信之前打败燕国以及效仿白起鄢郢之战的做法。
只可惜,此一时彼一时,看似精明的李信犯下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以前郢都李秦国边境较近,位于其下游,所以白起能以奇兵突袭。
不过郢都被攻破后,楚国就把都城迁到淮水中游的寿春,避开秦国锋芒,不断经略东方。
几十年里灭掉鲁国,经营长江下游的吴越故地,其领土面积不亚于秦国,如此广阔的纵深岂是狭小燕国能比。
在李信豪气出征的同时,楚国派大将项燕抵挡,项燕作为楚国老将,久经沙场,他深知李信急于寻求决战,所以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项燕决定利用楚国地理优势,诱敌深入,拖长战线,消耗秦军,然后以逸待劳,一举将其歼灭。
李信在项燕的诱惑下,孤军深入,一步步掉进项燕布置的陷阱。
随着秦军补给线越拉越长,项燕从背后切断秦军后勤补给线,各路楚军从左右两翼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李信这才如梦初醒,率残余部队逃回咸阳。
嬴政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无奈之下只能屈尊亲自奔往频阳,向王翦致歉并请其出山灭楚。
前224年,王翦亲率六十万大军伐楚,此次出征,王翦几乎把秦国的家底搬空,秦国朝堂上下对这场豪赌无不屏息瞩目,而王翦也将凭此战载入史册。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王翦的军事能力可能不是最强的,但政治能力绝对排在第一。
他深刻领悟伴君之术要领,两年前嬴政请他出山,他二话没说就跟着回了咸阳。
他曾亲眼见过白起是如何得罪昭襄王而被赐死的,任何一个敢忤逆王权的人没有好下场。这次王翦把所有秦军带了出来,他知道身为人君担心什么。
所以从出征开始,就不断向嬴政要宅要田要美女,以至于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王翦手下的将领都觉得王翦很过分,但他们哪知道嬴政的帝王心术?
嬴政对此心知肚明,哼哼一笑,大手一挥,慷慨解囊,君臣之间在“只可意会”中化解了猜忌。
王翦抵达楚境后,改变李信冒进打法,步步为营,缓缓推进,面对秦军六十万大军,楚国上下异常惊慌,勉强凑出四十万大军,统一由项燕指挥,抵抗秦军。
楚国人本以为是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对决,可王翦却不走寻常路,他联营百里,坚守不出,每日杀牛宰羊,大吃大喝,有空了就带着士兵骑骑马、练练箭。
秦军的后勤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抵王翦大营,整日供士兵们“挥霍”,以至于士兵们实在无聊,都玩起了丢石头、比跳远的把戏。
当然,王翦此举并非怯战,他了解楚军刚刚击败李信,士气正盛,所以先挫其锐气,避免交战,同时又以大军压境为楚国防御施加压力。
秦军六十万人与楚军四十万人对峙,到头来比拼的是后勤和综合国力,显然,秦国的国力远在楚国之上。
王翦在前线耗了一年多,秦国后勤跟了一年多,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战争史后勤运输的最高水平。
与秦军士兵的悠哉悠哉相对比,楚国这边就很惨了,漫长的后勤线与巨量的消耗让楚王和他的朝廷怨声载道,所有人都被拖入战争泥潭。
项燕兵力少于秦军,不敢强攻,偶尔出营挑战却无济于事,在求战不得与后勤不继的情况下,项燕在楚王和国内贵族们的压力下只得东移。
王翦抓住时机,果断整军出击,一举击溃项燕主力,斩杀项燕,一路如摧枯拉朽之势攻入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此后王翦在一年多时间里继续向东扫平楚国残余反抗势力,至此秦国终于吞并楚国,完成中华帝国定鼎之战,而王翦也凭此战成为大秦第一名将。
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辽东,虏燕王喜,灭燕国,第二年王贲南下讨伐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
至此秦国完成兼并六国,统一海内的理想,王翦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最大功臣,除最开始的韩国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灭楚以后,王翦虽然没有继续参与讨伐燕齐,却率领大军南下吞并百越,继续为华夏开疆拓土。
作为一代名将,王翦虽然用兵如神,但最难得的还是其胸襟气度和政治敏锐。
秦灭六国后,立下首功的王翦深知盛极而衰,月盈则亏的道理。
此后他没有贪恋权位,而是急流勇退,辞去一切职务回归田园,王翦本人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
小结王翦是秦国继白起之后的第一名将,他一生征战无数,但智而不暴,在当时杀戮无度的战国显得极为可贵。
秦始皇统一中国,王翦功成身退,在以后的岁月里低调行事,踏实教育后人,并成为两晋隋唐时期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