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随着俄乌战争不可避免地走向长期化,未能迅速解决俄罗斯让北约集团的威信,大受打击。
为了推卸责任,也为了给自身挽尊,欧美等国竟将责任推给了中国,认为是中国的帮助,才助长了俄罗斯的气焰。
在这种舆论氛围下,就连芬兰这个北欧的弹丸小国,最近也跳出来指责中国。
2024年8月,其经济部长吕德曼威胁中国,若不听取其意见,就要对中国挥起制裁大棒。
芬兰为什么会突然跳出来向中国发难?其背后又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芬兰的发难作为芬兰的经济与就业部部长,吕德曼于2024年8月在媒体上大放厥词。
他将俄乌冲突长期化的责任,归咎为中国未能如北约集团预期那般,追随其对俄罗斯展开经济制裁,这种甩锅之举,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吕德曼甚至公开扬言,威胁中国必须听从其建议,与北约一同孤立、制裁俄罗斯,否则就将对中国展开严厉的制裁。
蚍蜉撼树,芬兰这个弹丸之国的狂言妄语,只能让其成为世人眼中的笑柄。
但政治毕竟是政治,吕德曼突然发狂的背后,其实也暗藏着芬兰人的小心思。
芬兰这次突然对华发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是刚刚加入北约集团的芬兰,急于向其背后的大佬表忠心。
由于地缘问题,占据芬兰湾的芬兰不仅扼守波罗的海的入海口,且与俄罗斯有着长达1400公里的接壤线,因而一直面临来自俄罗斯人的战略压力。
再加上历史上,芬兰曾与苏联爆发过苏芬战争,更是让芬兰对俄国人心存芥蒂且充满防备之心。
尽管在冷战时期,芬兰人为了避免沦为美苏两大豪强的博弈场,而选择相对中立的国策,没有加入北约。
但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芬兰人的危机感迅速被点燃,因此在2022年选择加入了北约。
作为北约的新成员,芬兰自然需要在俄乌问题上表示一下,这既关乎其在北约内部的地位,亦是对自身安全的一种未雨绸缪。
除此之外,北约虽然是一个军事集团,但在眼下更趋近于一个政治实体。
芬兰的加入不仅是军事上的考量,更是政治与经济上的长远投资。
基于此,芬兰此时充当北约的喇叭,在英美等幕后操盘手不便直接发声的档口,正是芬兰表现自己的好时机。
其二,则是芬兰与中国在经济产业结构上,亦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
作为一个人口仅有五百多万的小国,芬兰的经济稳定与发展,往往依赖于某个支柱型产业。
一旦其遭遇新秩序的冲击,则很可能给该小国带来灭顶之灾。
芬兰的支柱,便是以诺基亚为代表的通信产业。
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早已随着美国苹果和中国一众手机品牌的崛起,而被取代。
如今就连其赖以存希的交换机等通讯设备业务,也被后起之秀的华为冲击得七零八碎。
因此,芬兰一直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心怀不满,认为中国是可能破灭其富裕生活的大反派与幕后黑手。
芬兰此次对华发难,其中也不免包含对于中国带来的产业竞争的抱怨与敌意。
其三,中芬之间的贸易往来体量较小,一旦激怒中国,对芬兰的经济损失也不大,这亦是芬兰此次敢于向中国开炮的重要原因。
北约的痛点基于以上的各种因素,芬兰充当了北约集团此次对华发难的喇叭。
可这种嘴炮式的空头威胁,在实质上对中国并无任何影响。
但其背后却折射出北约集团如今的痛点。
按照北约最初的计划,其对俄罗斯影响最大的手段,并非给予乌克兰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战争贷款,而是通过政治上的孤立与经济上的制裁这种软实力,实现对俄罗斯的釜底抽薪。
但对于这样的事情,中国向来秉承大国思维和担当,保持中立,呼吁和平解决。
中国态度,尤其是区域强国都未迫于北约的压力,而加入孤立俄罗斯的阵营。
例如印度,作为美国重点拉拢对象的南亚大国,在俄乌冲突中却公然为俄罗斯站台。
当然,他们也通过倒腾俄罗斯的油气资源,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也正因此,俄罗斯的国际环境并未彻底恶化,这是俄罗斯能够坚持至今的重要原因。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让俄罗斯从物质上有了对抗北约的扎实基础。
美国最初的构想,是通过经济上的制裁让俄罗斯自乱阵脚,包括欧美企业大面积撤出,让俄罗斯国内因为缺乏日常商品而产生民生问题,以及通过禁售俄罗斯的油气资源,打击其经济运行与财政状况。
但美国的这招兵不血刃,却被中俄贸易彻底化解。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俄贸易在2023年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400亿美元,相较于2022年增长超过26%。
而中俄的双边贸易仍在持续扩大。
多位中俄学者乐观地表示,中俄未来的贸易前景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俄贸易或在今年便能突破4000亿关口,让两国的双边贸易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中俄贸易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欧盟断购俄罗斯油气资源的燃眉之急,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和财政得以维持,还让俄罗斯人有了与北约持久作战的底气,极大地稳定了其国内的民心。
北约对此心知肚明,希望通过各种施压,来迫使中国断绝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
因而欧美的舆论,一直将俄乌战争的长期化归罪于中国,宣称中国的背后支持,是俄罗斯得以继续入侵乌克兰的幕后元凶。
例如此次对中国发难的芬兰,其实早在今年(2024年)7月,其总统便向媒体表示,“俄罗斯十分依赖中国,如果中国愿意,随时可以结束这场战争,就连普京也无可奈何。”
其中责难施压中国的意味,不言而喻。
可中国会因为北约集团不厌其烦地喊话,就乖乖听从其摆布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中俄关系的未来眼下的中俄两国,是共同利益远大于冲突分歧。
其一,俄罗斯能够极大缓解我国的能源安全危机。
在中美新冷战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战争不知何时便会突然到来。
我国对此不得不早做打算,而眼下的中国,最大的软肋便在于能源进口的安全。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半数资源都依赖进口,这就使得我国对于海外运输线的安危十分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就对我国的整体战略安全极为重要。
基于此,我国也绝不会坐视俄罗斯被北约击垮。
其二,俄罗斯的内需市场,正成为我国外贸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欧美近些年一直采用国家力量,利用各种禁令与关税壁垒,推动对华“硬脱钩”,这让我国的外贸倍感压力。
而欧美企业大规模撤出后的俄罗斯市场,正好让中国外贸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企业正在大举进入俄罗斯国内市场攻城略地,迅速填补了欧美企业撤出留下的空白,使得我国在2023年对俄罗斯的出口超过110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46.9%。
据统计,仅是汽车一项,我国在俄罗斯2023年105万辆的销量中,便占据了51%,相较于两年前的7%,大幅提升,俄罗斯市场已经愈发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其三,从整体的战略层面考量,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让我国不可能在此时抛弃俄罗斯。
美国对于中国的崛起一直极尽打压,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更是不再伪装,将对华新冷战摆上了台面。
至于其操纵的北约,更是在近些年频频发表不当的对华言论,公然将中国视为下一个竞争对手。
由此可见,一旦俄罗斯倒下,下一个要面临北约围剿的国家便是中国。
实际上,日韩加入北约的苗头已经显现,为了给自身争取更多的发展与准备时间,保住俄罗斯对我国亦十分重要。
换言之,无论北约阵营在未来如何对中国发难施压,中俄背靠背的战略关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继续维持。
结语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北约阵营频频在俄乌问题上炒作中国责任论的现象,既反映了这些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对于中国这个可能塑造新秩序的后进者的敌意,也展现出其对于眼下世界格局的无力。
这说明,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人终将实现自己的夙愿。
参考文献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芬兰呼吁因俄罗斯问题扩大对中国公司的制裁》
澎湃新闻《中国助力俄国防工业?外交部:如何解释俄武器中的西方零件大部分来自美国》
新京报《芬兰总统称中方一通电话就能结束俄乌冲突,外交部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