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越来越多的原因找到了,和吃的食物有关,想改变也难也不难

老刘的养护说 2025-02-20 08:25:41

为什么现在各种各样的怪病越来越多?为什么医院越建越多,越建越大,但是病人似乎更多了,根本容纳不了,以至于人满为患?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这都是农药、激素、添加剂、科技狠活导致的。

其实,这些因素虽然有一些影响,但是从大数据视角看,几乎可以忽略。

那么现在慢性病高发,医院人满为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吃的食物上。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白米饭和白馒头或者大饼算不算美味,或者说,你们感觉它们好吃吗?

我做过一个小范围调查,答案是几乎没有一个人认为白米饭和白馒头好吃,很少有人可以不配任何蔬菜或者佐料就津津有味地吃这两种食物,这其中包括一些老人。

如果是年轻人,吃不下没有佐料的白馒头还情有可原,但是现在许多老人也吃不惯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他们前半生吃的都是粗杂粮窝窝头,偶尔吃一点白面馍馍,简直像吃了珍馐美味一般。

我是个七零后,虽然没有挨过饿,不过从小就吃粗杂粮,高粱面、小米面、玉米面、红薯面做成的馍,吃一口辣喉咙,脖子要伸几伸才能咽下去,太难吃了。

有一次,我母亲在生产队的轧花作坊干活,这个活非常脏非常累,身体不好的人干一天第二天就发烧。

所以他们吃的非常好,当然是相对于那个时代的“好”,也就是纯小麦面发面饼子就萝卜丝,小米稀饭。

我忘了为什么去找母亲,反正记得作坊的管事的给我拿了四个饼子,我揣在怀里一路小跑回家,就像现在中了五百万大奖一样高兴。

我们兄妹四个人分着吃三个,剩下的爷爷奶奶和父亲吃了,全家人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言归正传,感觉白米饭和白馒头不好吃和慢性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太大了。

简单地说,许现代人的饮食出了问题:本来细米白面已经是极端的精加工食品,不能多吃,但是大部分人还嫌不好吃,还要在副食里面加入大量油盐糖配合着吃,造成精致碳水超标,热量超标,油盐糖超标。

同时,因为粗粮比较难吃,所以大部分人几乎不吃粗粮,许多人蔬菜吃的也不够。

这样,长此以往,身体就会缺乏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特别是B族维生素,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口。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最理想的饮食模式中,每天应该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不超过30克…

就以上几条,大家扪心自问自己做到多少?光是每天要吃三分之一左右的粗杂粮(全谷类)和薯类,几个人能够做到?

我敢说,许多人确实吃了三分之二的米面,另外又吃了三分之一,不过这个三分之一却是面包、饼干、油条等等垃圾食品!

还有食盐不超过6克和食用油不超过30克,大部分人也根本做不到,因为一小块咸肉,或者一个咸蛋的含盐量差不多就有这些,一份方便面调料包含盐量差不多有7克了。

所以,我们大部分人,天天抱怨疾病高发是因为农药激素添加剂,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打个比方,建造一座大楼,钢筋水泥砖块等等基本原材料质量好、配比合理,那么大楼质量基本上不会差,至于施工中偶尔有一些杂质也不影响整体质量。

相反,连基本原材料都质量低劣或者配比不合理,那么再追求质量也是枉然。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