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林黛玉这个人物,不能忽略她前后性情的巨大改变,这也就注定要深刻了解林黛玉其人,必须要了解两个黛玉——一个是前期刁钻任性的黛玉,一个是后期成熟稳重的黛玉。
盖因不红君偏爱黛玉,先前文章论述黛玉的改变,往往侧重于分析后期成熟稳重的黛玉,以达成“看人只看后半截”的个人私心,可若是避而不谈前期的黛玉,于人物评论而言,无疑是掩耳盗铃,所以分析黛玉的刁钻任性,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必经之路。
送宫花黛玉耍小性
纵观《红楼梦》前半部分,林黛玉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动辄打趣他人,加上她天生聪慧,能于细腻入微处发现别人可打趣之处,这就造就了她“林怼怼”的行事风格。
林黛玉是怎样挑别人的毛病?她又挑过哪些人的毛病?曹雪芹对此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既有正面描述,也有他人反馈。
周瑞家的送宫花
原著第五回,曹雪芹正面记录林黛玉在贾家生活状况,直言写道:
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第五回
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周瑞家的给黛玉送宫花,黛玉还未打开匣子看花儿,脱口便问:是单给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在得到周瑞家的肯定的回答后,她又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纵然周瑞家的擅自更换送花顺序,但黛玉还未看花儿,更未了解宫花详情的前提下,第一句便问是不是只给自己,可见其争胜之心。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薛宝钗窗外听到小红坠儿密谈,为了金蝉脱壳,便以黛玉为幌子,脱身而去,而不明就里的小红第一反应居然是: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如何是好?
小红为人精明强悍,因此后来才能成为王熙凤的左膀右臂,足证强将手下无弱兵,可就连小红都认为“林姑娘心里细”,肯定了林黛玉的观察力,但她更担心的是“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
这里的“刻薄”自然不是指林黛玉为人苛吝,而是说她喜欢拿着别人的短处缺点调侃别人,这也是大部分争强好胜人共有的特点。
史湘云醉眠芍药荫
第二十回林黛玉嘲笑史湘云口齿不清,总是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湘云听之不喜,反唇相讥道:他(林黛玉)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正如台湾学者欧丽娟在《大观红楼》中所述:
(林黛玉)这种“专挑人的不好”的打趣方式,结果必然是刺激别人的隐痛、提醒别人的自卑感,甚至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其性质已近乎“虐”而非“谑”;而且用比刀子还尖的话打趣甚至伤害别人之后,黛玉也并不曾自以为有过,往往在口角风波之后,有的只是在受到别人反击时所产生的赌气自伤而已,但自第四十二回开始,我们所看到的黛玉就有了收敛自持的不同风范。——《大观红楼》
欧丽娟对黛玉的评价基本符合文本现实,但将黛玉的打趣倾向于“虐”,而非“谑”,不红君则不敢苟同,因为这涉及到人品问题。
林黛玉居高临下,心怀争强好胜之念,戏谑打趣他人以映衬自己,这是她打趣他人的直接心理原因,而非企图言语虐待他人,以获得伤害别人的成就感。
惜春画年画
不红君来举例说明,林黛玉最辉煌的战绩是第四十二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贾母让四小姐惜春给大观园画一幅年画,林黛玉这次连续打趣了四个人。
第一位是刘姥姥,大家聊天间,探春提起画年画的由头是刘姥姥跟贾母提的,林黛玉立刻打趣了一句:她是哪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罢了;
第二位是惜春,惜春要向诗社请假,李纨说给她一个月的假,黛玉立刻站出来调侃说:一个月哪够,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照着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就得二年功夫呢!
大家都知道林黛玉是在打趣惜春,哄堂大笑,连一向冷漠的惜春都抱怨:这会子拿我也取笑儿!
宝钗列作画清单
第三位是李纨,众人大笑之际,林黛玉指着李纨问: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
李纨不甘心被黛玉调侃,反驳道: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
第四位是宝钗,为了帮助惜春把年画画好,她列了长长的材料清单,黛玉在旁听了又对探春打趣宝钗说: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
我们品读林黛玉的四次打趣,显然“谑”的意味更浓一些,也正因为黛玉是在“谑”而非“虐”,所以她的每一次打趣,都能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而不是义愤填膺地和林黛玉掰扯道理。
白玉钏亲尝荷叶羹
林黛玉的这种性格特点,使得她获得了“刻薄人”的名声,但这种评价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在贾宝玉眼中,林黛玉的刻薄不但不令人讨厌,还让他喜欢。
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荷叶羹”,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来看望受伤的宝玉,言谈间提起姊妹里“会说话”的人,贾宝玉就非常自豪地说:我说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就个人情感倾向而言,不红君也和宝玉一样,不但不讨厌林黛玉的刻薄,细想反而喜欢她的刻薄话,但有读者喜欢,就有读者不喜欢这种戏谑,此乃人之常情,实不足以为此争论不休。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可惜的是,林黛玉后期变得成熟稳重起来,这种“刻薄话”就越来越少,到了前八十回结束,更是彻底没有了。
这或许是林黛玉的幸事,她从此丢掉了刻薄人的名头,但却是读者的不幸,因为黛玉的性格逐渐宝钗化,越来越稳重典雅,可能脂砚斋在批语里提到的“钗黛合一”就是这个意思,但不红君还是怀念那个动辄挑刺儿,却又妙喻不断的林黛玉。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