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电影局的一个表态引发了不少讨论,
那就是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的进口数量。
很多人一看这话,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又跟中美那点事儿有关。
确实有关,但又不全是。先说适度减少这四个字,含蓄中透着克制。
不是直接封也不是全面限制,而是顺着市场规律来点温水煮青蛙。
其实话说回来,这几年美影片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早就大不如前了。
你看看2024年的数据,进口片票房只占21.3%,而2019年可是将近36%。
别说什么漫威宇宙,DC正义联盟了,
现在就算是《哥斯拉大战金刚2》这样的老IP,
也就九个多亿,跟国产片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而且现在中国观众的口味也在变。中国这边拍的片子,
不管是《流浪地球2》这种硬核科幻,
还是《人生大事》这种情感线拉满的现实主义作品,都越来越能打动人。
对比好莱坞动不动来个第七部第八部的炒冷饭续集,观众早都腻了。
文化输出这事儿,可不是光靠爆炸场面就能解决的。
更别说这回加关税的是美国先动的手。
人家一边在贸易上摆谱,一边还想靠文化产品大赚一笔,想啥呢?
说白了国家电影局的回应,更像是个姿态,
一方面告诉对方你打你的经济牌,我收我的文化租。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中国电影市场其实一直挺包容的,
不少非英语国家的好片子,在这里也能闯出天地。
像《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寄生虫》,
这些都不是美国电影,但在中国都赢得了票房和口碑。
所以减少美影片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给其他国家的好片让出更多空间。
最后要说一句,不管国际怎么斗,电影怎么调配,
核心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内容站得住脚。
你可以不引进美片,但前提是国内要多拍点能撑得住场面的大片。
观众不是非看美国电影不可,但你得给他们一个不看的理由。
就看接下来,咱们的导演和编剧能不能抓住这波机会,
把票房自由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就这个话题欢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咱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