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西递,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落榜进士 2025-04-01 14:12:39

安徽的古村落中,宏村和西递总是被一并提起,这两座千年古村在1999年同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气质相似又各有千秋。

宏村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粉墙黛瓦倒映湖中,马头墙切割着流云,入镜入画都极美。西递则以古朴的建筑和沉静的历史氛围见长,凌云的牌坊、肃穆的祠堂、数量众多的古建筑群总能引起历史爱好者的惊叹。

西递的存在早于宏村, 始建于北宋,此后近千年间,胡姓氏族在这里聚居,同一氏族的人们团结和睦,加之此地很少受战乱侵袭,村中人们一直生活在“岁月静好”中。

一代代人传承,新屋替了老房,如今遗存的古建筑群基本都是明清所建,共有近200座,几乎都保存完好。想想明清至今已有百余年甚至几百年时光,这些老建筑在风雨沧桑中经年不倒,坚实的房屋背后寄托的是造房人希望家园永固的美好心愿。

安徽古村落里的小巷总是很多,每一条都有着戴望舒《雨巷》的气质,西递的小巷也如此。村中鼎盛时期巷子多达99条,宽窄不等,长短不一,纵横交错,伴着小巷的是飞檐翘角马头墙,明明白白告诉人们此时正身处“徽州旧梦”。

对于村中人来说,最重要的建筑当属胡氏宗祠,这里是家族祭祀祖先,举办婚丧寿喜,商议大事的所在地。宗祠在胡氏族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承载着家族的故事,无论离开故土多远,祠堂所在之地是家,也是心之所向。

胡氏宗祠又名敬爱堂,原为明朝胡氏十四世祖的享堂,他的三个儿子为表示兄弟互敬互爱,将享堂改建成祠堂,取名“敬爱堂”。匾额书有“百代蒸尝”四个大字,秋祭称“尝”,冬祭称“蒸”,这四字表示每年春夏秋冬四时都要祭祀祖宗且要代代坚持。

“惇仁堂”距宗祠不远,是清徽商泰斗胡应海和父亲胡贯三的故居。厅堂敞亮,厅内楹联极多,寓意深刻,可见主人当年的抱负和心志。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楹联背后是一代代胡氏族人对教育的重视。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贫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一直深深刻在国人心中。

和商业成熟、白天夜晚皆热闹的宏村相比,西递总是更显安静。山环水绕,空气中带着薄薄雾气,层层叠叠的粉墙黛瓦让整座村子仿佛绝世独立的世外桃源,非常适合静享。

中国人对风水有无比执念,安徽古村的选址都非常有讲究,西递村也不例外。村子严格按照风水理论建造,四面环山,两条自东向西而流的小溪穿村而过,从高空可以看出村落如船,有“借水西行,得神助,取真经,大吉大发”之意。

春天总要去趟皖南!此时万物生发,古村静谧,在西递,古老和新生共处一框,满目皆是诗画般的徽州人家。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