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从一开始的粗制滥造到后来的精心打磨,货币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史上,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秦统一六国之后,废除了旧式货币,将半两钱作为法定的货币,半两钱是一种方孔的钱,秦的这一做法,彻底改变了货币的形态。北宋时期,“交子”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货币流通的形式,“交子”也就是古代的银票,很多人很纳闷,为什么古代银票就是一张纸,却没有人造假呢?
首先制作银票的材料不是一般的材料。银票虽然看起来只是一张薄薄的纸,但是用来制作它的材料都是非常稀少的,一般情况下别人根本不知道来源。就拿宋朝来说,官方用来制作银票的纸是“楮皮”材料,这种材料非常难获得,只有官方才能使用,从根本上断绝造假的可能。第二,图形纹理。不同的银票上都印有不同的图案,这种图案都代表官方权威,同时起到防伪的作用。图案制作的工艺相当复杂,没有相当的实力技术根本连看都看不懂,就更不用说伪造了。
另外不敢造假的原因是由于古代严酷的法律,谁敢去仿制假银票啊。对于伪造银票者的下场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往往会受到残酷的惩罚,在宋朝,如果造假币将会被流放四年,到了清朝,法律更为严苛,如果有人伪造银票是要判死刑的,而且会牵连家人,家人连坐,一同流放充军。在这么可怕的惩罚面前,自然没人敢弄虚作假了,除非不想活命了。
虽然没有验钞机,但古代的银票也有自己的防伪技术,不要以为古代的银票很容易仿制,比如银票的材质一般来讲都会选取本身就有一定价值的纸张,在不同的时期材质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名门望族或者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才会使用的纸,他们这些纸书作画或写字,比如明朝时用的桑皮纸以及高丽纸,一般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古代的印刷水平虽然有限,但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最好的印刷技术,以及最好的工匠雕刻大师,必定是掌握在朝廷或者超级大商人的手中,这样一来,印刷出来的钞票,在工艺上已经处于时代顶尖水平,想要仿造,成本代价都是高昂的,而且还不容易成功,欺负欺负小地方的小老百姓可能会成功,但问题小老百姓用得起钞票么,大多怕是连现银都有不起,至于富裕阶层,还是不要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