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富养女”,原来是指这样养,可惜一直没弄懂

布谷妈妈 2025-04-14 21:17:26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穷养儿”这仨字,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省钱!

不给买玩具,不让穿名牌,一有新衣服先想着闺女穿,儿子就继续轮流穿哥哥的校服。

这看起来是省了钱,可时间一久,我们会发现,省出来的并不是独立,而是自卑和委屈。

同样,“富养女”也不是天天买公主裙、学钢琴、穿小皮靴。

甚至有些家长说:“我给女儿吃最好的、穿最贵的,怎么她一点都不自信呢?”

那是因为,我们富养了她的衣柜,却忘了富养她的灵魂。

所以我们慢慢明白,“穷养儿,富养女”,原来养错了。

一:男孩的“穷养”,不是不给,而是不全给

我们当妈的,难免常会对孩子心软。

觉得他皮一点没关系,反正是男孩嘛;

有点懒没关系,将来长大就懂事了;

吃不得苦也没关系,妈妈撑着他。

可真正走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慢慢发现,如果我们什么都给,孩子反而学不会去争取;

如果我们凡事都替他安排好,他就没机会学会担当。

所谓“穷养儿”,其实不是物质上压抑他,更不是刻意让他吃苦,而是在小事中放手,在细节中立规矩,给他一个机会——自己成长,自己负责。

①从生活开始

“你快点儿,妈来帮你找!”

“快写作业,我帮你把书包先收拾好!”

我们是不是常常这样冲上去“救火”?但当我们每次都冲在前面,孩子就越来越退到后面。

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生活小事练起:

✔自己整理书包,自己订闹钟起床;

✔放学后先收拾好自己的鞋子、衣服,饭后刷自己的碗;

✔有事情需要沟通,比如请假或找老师,我们不插手,让他自己去表达。

他一开始可能慢腾腾、丢三落四,但我们可以忍住,不立刻出手帮,而是多提醒一句:“这是你自己的事,慢慢来。”

能自己穿好鞋、系好扣子的男孩,未来才更可能迈得出人生的第一步。

②从情绪开始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可以这样做:

✔考砸了,不急着讲道理,而是让他先讲自己怎么想的;

✔被老师批评,不马上护短,而是一起复盘:“你觉得老师说得有没有道理?”

✔输了比赛,不说“对方太强了”,而是问:“你下次还想比吗?那我们从哪练起?”

真正的韧性,是在失败里练出来的。我们不怕他摔跤,只怕他一直不敢走路。

③从责任开始

“他才十岁,还小呢。”

“男孩子粗心点正常啦。”

但如果我们总觉得他还小,他就永远也长不大。责任感,是靠我们一点一滴“训练”出来的。

我们可以让他从承担家庭的一部分开始:每天洗一次碗筷、每周负责洗一次衣服、周末轮流烧一顿饭;

一点点小责任,不是负担,而是男孩迈向担当的第一步。

我们发现,真正的“穷养”,不是冷眼旁观,而是:

在他成长的每个关口,适当地放手,让他自己试,自己扛,自己明白“这个世界不是围着我转的”。

我们不怕他吃点生活的苦,就怕他没了迎战生活的骨气。

二:女孩的“富养”,不是娇惯,而是滋养

养育女儿,我们即便让她从小衣服穿最好的、文具用最精致的,跳舞、钢琴、美术、英语一样也不少。

但我们慢慢发现:这么养出来的女儿,并不一定就更有安全感、更有底气。

她们依然害怕失败,容易受人影响,不敢说“不”,也不敢坚持自己。

所以我们渐渐明白,真正的“富养”,不是堆砌物质,而是在内心深处给她足够的滋养与力量。

这种养法,不一定花很多钱,但一定花很多心。

①见识上富养

我们都希望女儿有见识、有主见、有判断力。

但这些,不是靠苦口婆心讲道理就能灌进去的,而是靠见多识广一点点养出来的。

“见识”的富养,不在于多贵,而在于多元。

带她去看展览、进图书馆、看一场话剧、坐一次地铁、参加一次公益活动;

看电影时不是只盯着剧情,而是多聊聊人物、情节、背后的价值观;

日常生活中,别回避大人的对话,有时候一个谈天说地的饭桌,就是她最好的启蒙课。

有一位妈妈说得好:“我宁可每月少报一个补习班,也要带我女儿每个月出去走一次,哪怕只是换个区的博物馆看看。”

眼睛看得远了,心自然就大了;女孩真正的底气,是见过好世界,也有能力拒绝坏世界。

②爱里富养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不是“好孩子”就没人看见,不乖就不配拥抱。

所以到了当妈的时候,我们容易不自觉把这套延续下去。

可女孩子最需要的“富养”,就是让她无条件地知道:你值得被爱,不用讨好,不必取悦。

我们可以:

✔她犯错了,不用打压式的否定,而是告诉她:“做错了事,不等于你是坏孩子。”

✔她哭了,不说“矫情”,而是教她认识情绪,学会表达情绪;

✔她穿搭、画画、唱歌很有个性,不用“这不像个小姑娘”来打压,而是鼓励她尝试、表达、寻找自己。

真正的富养,是用爱,让她拥有选择的勇气,不是顺从的习惯。

一个知道自己值得被爱的女孩,才不会委屈地留在不被珍惜的关系里。

③表达上富养

很多女孩子,从小被教育要“懂事”“听话”“别太强势”,可这份“乖”的背后,往往藏着压抑的情绪和被动的自我。

富养的第3个关键点,就是从小培养她表达自我、坚持立场、勇敢说“不”的能力。

我们可以:

✔在家庭讨论中鼓励她发表意见,哪怕和我们不同,也认真倾听;

✔她说“不想去这个补习班”,不是立刻驳回,而是认真和她探讨原因;

✔她遇到别人越界(比如同学抢她东西、老师说了不当话),教她不回避、不忍气吞声,而是用合适的方式表达立场。

表达力,就是孩子的保护层。

而女孩的“富养”,就是帮她把这个保护层,从小一点点建起来。

能坚定地说出“我不要”、“我不喜欢”的女孩,才最有资格选择“我要什么”。

我们发现,真正的“富养”,不是打造一个小公主,而是培养一个自信、独立、有边界感的女孩。

不是让她什么都拥有,而是让她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不拥有什么。

我们在男孩身上,种下担当的种子,在女孩心里,洒下自信的光。

那么,我们就不会把孩子养成我们期待的样子,而是陪他们,活成他们想成为的样子。

0 阅读:1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