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但在平王东迁之初,周室仍拥有六百里之地的疆域、"三军"之众的军事力量,以及作为天下唯一合法"王者"的政治优势。这种局面与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据河北时的基业相当。然而,从平王无所作为到桓王的失败,再到后来诸侯的渗透蚕食,周室却未能把握住这难得的复兴机遇。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统治者本身。他们或是昏庸无为,或是急于求成,更有甚者在内乱中不惜割地赏赐诸侯。最终,这个曾经拥有复兴希望的王朝,在春秋末年只剩下七邑之地,沦为名存实亡的天子。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机遇虽好,却需要明智的掌舵者。
东周初期 霸业尚可为西周末年,镐京沦陷,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这是周王朝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然而东迁之初的周室,并非外界想象中那般衰败不堪。
考古资料显示,当时的周王室仍掌控着方圆六百里的土地,这片疆域比春秋时期的"四大国"还要广阔。比如说楚国在春秋初期,从敖到酚,再到武王、文王时期,疆域都不过"土不过同";晋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春秋初年"其土又小";就连后来称霸的齐国,到了齐桓公时期才达到"广运约六、七百里"的规模。
这六百里的王畿之地,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以洛邑为中心的成周之地,早在周成王时期就开始经营,已有三百多年的积累。洛邑不仅是周室在东部的政治中心,更是军事、经济的重要基地。
洛邑周边的南阳之地(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更是当时有"富甲天下"之称。这片土地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西有虎牢之固,东有殽函之险,北阻黄河天险,正所谓"地方虽小,亦足王也"。
在军事实力方面,周室依然保持着相当的优势。虽然西周末年"成周八师"受到重创,但周天子手中仍掌握着"三军"之众。值得一提的是,直到齐桓公、晋文公称霸时期,齐、晋两国才开始"作三军"。
更重要的是,周天子仍然是当时天下唯一合法的"王者",这种政治优势是其他诸侯无法企及的。在对郑国的作战和干涉晋国"曲沃代翼"等军事行动中,周天子都能号召诸侯参与军事行动。
这样的局面,让当时的周人"思而不惧"。所谓"不惧",是因为自保有余;所谓"思",则是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想要掌握命运的主动权。这种形势,与后来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时的基业相当。
周室的这些优势足以支撑一场王权复兴运动,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资源。可惜的是,接下来的发展却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五十年光阴 虚掷复兴机东周初期,一场足以改变历史的机遇正悄然降临。彼时的大国尚未崛起,周室仍有实力,这本该是重振王权的绝佳时机。
然而这个黄金窗口期,却被一个叫郑国的诸侯给窃取了。郑武共和郑庄公这对父子,利用在周室担任卿士的机会,开始了他们的权力布局。
郑国的手段可谓高明。他们不是正面与周室对抗,而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行事,以周室的名义对其他诸侯发起"顺征逆讨"。不仅如此,郑国甚至能调动周室的军队为自己作战。
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周平王表现得像个木偶,任由郑公摆布。整整五十一年的统治期间,他都保持着一种"躺平"的状态,对郑国假借王室之权的行为不闻不问。
这种局面与后来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有趣的是,在周平王统治的大部分时期,周王室的实力其实是超过郑国的,郑国根本没有实力"挟天子"。
周平王的消极态度带来了严重后果。王畿附近原本有众多小诸侯,虽然实力不足以对抗王室,但正是周天子进行"整合"的重要资源。如果能将这些小诸侯整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在中原地区形成一股凌驾于郑、宋、鲁等国之上的强大力量。
但在这五十年间,这些小国多被郑国吞并,周王室失去了重振的基础。更令人遗憾的是,面对郑国率先发起的灭小国战争,周天子竟然选择了沉默。
这种沉默导致天子权威沦为"方伯"们的玩具。郑国利用周天子的权威对外扩张,国力强于郑国的诸侯自然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
五十年过去,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周天子仍保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但可以调动的小国之众已所剩无几。虽然周天子依然是唯一合法的天子,但天子权威已成为方伯们手中的工具。
这个局面与当初东迁之时形成鲜明对比。当年周室虽然失去镐京,却仍有重振的希望。但平王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个继承了巨额财富的败家子,将祖上留下的家业挥霍殆尽。
桓王复兴梦 一战成泡影在平王"躺平"五十年后,周桓王继位了。这位新天子显然不愿继续他父亲的消极作风,一上任就开始了他的复兴计划。
周桓王的第一个目标是介入晋国内战。他先是支持曲沃武公,帮助他大败晋军;随后当曲沃贪得无厌继续进攻时,又转而支持晋侯,击退了曲沃军队。这种左右调停的手段展示了周室的军事实力,在晋国内战中,周军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能占据上风。
乘胜追击,周桓王与秦国联手灭了芮国,俘虏了芮国国君。接下来,他把矛头对准了当时的"小霸主"郑国。在与郑国的较量中,周桓王采取了强硬手段。
他剥夺了郑庄公在周王室的权力,虽然发生了"周郑互质"这种有失体面的事情,但也显示出了他压制郑国的决心。郑庄公对此十分不满,进入周地割走了温地的麦子以示报复。
面对这种挑衅,周桓王使出了一招妙棋:提出用苏忿生的十二个邑交换郑国的四个城邑。这些城邑本就不属于周王,可以说是一张空头支票。但郑庄公碍于君臣名分,不得不答应这个交换条件。
这一连串的行动表明,周室的政治优势依然是诸侯难以抗衡的。但周桓王显然不满足于此,他决定用武力彻底压制郑国,直接发兵讨伐。
在繻葛之战中,周军与郑军展开了正面对决。从表面上看,周王室联军的实力并不亚于郑军。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郑庄公凭借高超的军事才能,率军大胜周军,周桓王本人还在战斗中被射中。
事后分析这场战役,周军失败并非偶然。郑庄公作为春秋初期军事革新的先驱,早已进行了多次军事创新并屡战屡胜。而周军中的陈、蔡、卫等国,此前就从未在与郑国的交战中取胜,可以说是有了"恐郑症"。
周桓王对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就贸然发动进攻。这种不知己不知彼的行动,注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繻葛之战的失败,不仅让周室的威信扫地,更是让周桓王刚刚起步的复兴之路戛然而止。
这场战役之后,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周桓王想要一举扭转局势的计划彻底失败,他的这场复兴梦就此化为泡影。
王室星火灭 七邑终黄昏繻葛之战后,周王室的衰落仿佛滚雪球般越来越快。接连不断的内乱成了压垮周室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初的内乱还在周王室的掌控之中,如周庄王时期的王子克之乱就被周庄王自己平定了。但随后的内乱局面开始失控,各方势力纷纷介入其中。
内乱的双方为了寻求外援,开始向诸侯许诺重利。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周王室的领土不断流失,就像是在自己身上割肉。当时的周惠王就为了平定"王子颓之乱",将虎牢以东的地区赏赐给了郑国,还把酒泉赐给了虢国。
后来的"王子带之乱"更是让周室元气大伤。晋文公出兵帮助平定内乱后,周王室不得不将富庶的南阳之地割让给晋国。正如《读史方舆纪要》所说:"周之衰也,晋得南阳,而霸业以成"。
诸侯们尝到了甜头,开始用更巧妙的方式蚕食周室领土。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地动手,而是采用了"渗透"的策略。在这场较量中,秦晋两国玩了一手高招。
他们将陆浑戎迁到王畿附近的伊川,这些戎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已经受晋国控制。如果周王室受不了骚扰请求援助,晋国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如果周王室能够忍耐,晋国还可以借口这些戎人"背晋向楚",出兵"讨伐叛逆"。
这场博弈的结果是,王畿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地都落入了晋国之手。郑国和晋国都曾用类似的手段,利用少数民族势力渗透周王室的领地,最终将这些土地收入囊中。
周王室的内部也在瓦解。宗法制下的分封政策让王室宗族越来越庞大,但可分配的土地却越来越少。王族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利益明争暗斗,王室的凝聚力逐渐消失。
到了春秋末年,曾经拥有六百里疆域的周天子,只剩下了区区七邑之地。这个局面不禁让人感叹:周室从平王东迁时的"光武之基",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这五百年间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周王室的衰落,与其说是实力不足,不如说是统治者的素质出了问题。平王昏庸无为,浪费了复兴的黄金期;桓王虽有雄心却无谋略,一场大败葬送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后世诸王或是在内乱中自毁长城,或是任由诸侯渗透蚕食。
周室东迁,全靠郑、晋、秦等诸侯的保护和支持。没有这些诸侯的支持,周平王即使东迁也只怕难以在洛阳站稳。所以周王大权旁落是必然的。所以后来桓王想博一把,也被郑国击败了,只能默认郑庄公小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