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与光明交相辉映而又继往开来的代名词。前者说的是光明在黑暗中孕育,却又不断同黑暗进行抗争;后者说的是黑暗是暂时的,黑暗之后的光明将带有着永久的特性。比如文艺复兴精神直到现在都还在激励着人们。
宗教禁锢和封建压迫催生了文艺复兴的新思潮,连带着社会风俗和个人习惯也一同得到改变。恐怕连包括教皇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思想文化运动的影响力竟能如此之大。众所周知,中世纪的欧洲人在文化服饰上受到宗教的很大影响。
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其一、认为神创造人。神是唯一的存在,人应该爱神敬神。因此,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行为都要符合神制定的礼仪规范。但事实上,人们遵守的只不过是教皇制定出来的维护宗教统治的铁令罢了。也就是教皇是神的代理人,代行了神的旨意。
可是碍于“认知障碍”和思想禁锢等因素,在没有解放思想之前,教皇和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作为是同义词。故而,在服饰文化上的体现是尽可能地掩盖体型。绝对禁止穿着暴露。因为神一直在看着你,穿着暴露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尊重神和亵渎神的一种典型行为表现。
人的行为即使永远无法达到和神祗一样的高度,但也要尽力模仿做到,讲究形式与实质统一;其二、衣服由平面化变成追求立体化。中世纪服装起源于古罗马那种南方型的宽衣,但到后来经过神权的不断强化和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宽衣渐渐变成了窄衣并成为主流。
当然,其中的过渡时期是“罗马时期”和“哥特时期”。“罗马时期”指的是北边的日耳曼人逐渐受到南边的罗马、希腊长时间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发展形成的罗马、希腊文化的显著影响。开始主动朝着南方的潮流风格靠拢。
在此期间,融合不断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在服饰上一方面继承了古罗马的宽衣样式又在另一方面保留了具有浓厚日耳曼特征的紧身窄衣风格。“哥特时期”是由罗马时期发展而来的,在女装服饰上的表现突出了上轻下重的特点。
但为了实际需要同时也着实受到了建筑风格的影响,此时的女服从袖根到下摆都会加进三角形布。此之谓菱形空间,立体感由此而来;其三、对于肉体的各种现实需求持有谦抑性态度。这使得人们即使是要进行正常排泄,也必须要采取高度保密的姿态。最为经典的例子是控制排泄。
比如中世纪的欧洲贵妇只能选择在裙子里大小便,而不能像现代人一样肆无忌惮地裸露着自己的身体去解决事实存在的生理需求,哪怕是在自己的家中也不被允许。因为排泄不被提倡。或者这样来说,排泄是动物才有的低级行为。
基本可以用屎尿横流来形容,而且没有人认为存在错误。反而,大家都非常习惯这一切。因而这样奇特而又合理的一幕就此出现:服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但人又必须要解决生理需求。于是乎,穿着再光鲜亮丽的贵族也会在排泄上败北。
他们需要和平民一样,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排泄。可中世纪的服饰并不方便人们进行排泄,尤其是女服。在这样的态势下,中世纪的人们便发明出了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古怪排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站着排泄,但需要满足三大条件,即靠墙、有仆人服侍和在比较私密的环境下进行。
贵妇在仆人的帮助下解开层层衣物的“枷锁”,而后让排泄物顺着墙体进入公共场合。但这种排泄方式很明显会不可避免地有所沾染,久而久之,裙子里靠近出处的地方就会大量存在尿液和粪便。再加上中世纪的人们普遍认为水会帮助打开毛孔,从而让身体变得更肮脏。
每一个贵妇身上的气味其实都是臭不可闻的,只不过为了遮盖身体的臭味,他们会大量使用香水,用香水的味道来掩盖臭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流社会就是香水盛行的社会。毕竟一般的平民是用不起香水的,越是昂贵的香水越会出现在贵族的手中。
像赫赫有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就用洒了香水的干毛巾擦脸,而不用清水洗脸。据说,香水是皇家特供的。虽然中世纪的欧洲经历了鼠疫之后对用水来清洁身体变得抵触和抗拒,但这样做的后果却是中世纪欧洲的普遍味道要么是下水沟那般臭气熏天要么就是垃圾场一样酸臭无比臭不可闻。
有人曾说,穿越到中世纪可以成为普罗大众的偶像和时尚标杆。但其实中世纪的缺点也异常明显,公共卫生情况堪忧就是其中具有突出性的一大方面。公共卫生得到改善是在19世纪。
19世纪初,来自希腊语“与健康有关的”一词的“卫生”这个词正式见诸于各大欧洲文献,其含义是一切保护健康的手段和知识并在后来发展成为医学中的一个新的独立的知识领域。到1830年左右时,法国的小学教科书中开始定期加入与卫生教育相关的诸多内容。
勤洗手多洗手这样的口号就是自那时起才逐渐流行起来。在我国也有着与之相类似的对应口号内容。比如饭前便后勤洗手等等。顺带说一句,以前我国的公共厕所并非免费使用,反而需要收费。
当下这种免费使用公共厕所的状态其实还要感谢两个人,是他们让免费使用厕所变成了现实。如果公共厕所不免费的话,兴许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地方发现粪便和尿液的存在。如果将中世纪的欧洲和现在的欧洲进行对比,很容易会发现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其实高度连结在了一起。
参考文献和资料:
新华网 [从路易十四不洗脸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