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19日,省民政厅举办2025年度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暨服务支点建设能力提升培训班。鄂州市民政局实施的“风险排查机制”“弹性审计”“矛盾纠纷调解”“牵手计划”“星火计划”五大行动,在全省社会组织管理领域树立新标杆,其经验在会上作典型交流。

“风险排查机制”织密安全“防护网”。去年12月,市民政局公布了2024年鄂州市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结果,共评出22家3A级以上社会组织。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市民政部门以庖丁解牛之姿,对社会组织展开全维度“解剖”的生动实践。该局印发《鄂州市社会组织领域风险排查机制工作方案》,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的风险防控体系,并将全市社会组织进行红、黄、绿风险等级标识,分类施策提升监管效能。“一盘棋”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使全市社会组织合规意识显著增强,近三年未出现系统性行业性风险事件。
“弹性审计”助社会组织减成本降负担。以前,社会组织离任及注销等审计报告的费用是由社会组织承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成本高、注销难等问题。去年,该局面向市直社会组织推出“弹性审计”制度,社会组织可根据自身需要,在办理负责人离任和注销等业务时,选择申请由登记管理机关(即市民政局)组织审计,费用由市民政局承担。同时,市民政局对于社会组织自身或业务主管单位组织开展的审计,对其结果予以采信,通过多种方式切实为社会组织减轻负担,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截至目前,已为40余家社会组织减免审计费用近10万元,进一步释放了社会组织的活力。
“矛盾纠纷调解”构建多元解纷“同心圆”。如何把“调”再向前延伸,让“解”更深入人心,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近年来,该局积极搭建专业调解平台,引导楚商联合会等组织成立行业调解委员会,联合司法部门设立“涉企纠纷诉讼服务平台”和“检企协作服务平台”,建立“共享法庭”,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调解、上门服务等方式,高效化解矛盾。三年来,鄂州楚商联合会累计调解经济纠纷1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企业满意度达98%,商会凝聚力显著增强,并获得全国工商联“工作突出单位”表彰。
“牵手计划”打造协同发展“生态链”。为搭建社会组织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平台,该局建立“行业相近、需求适配”的结对机制,筛选全市3A级以上及其他品牌型组织,与初创型组织签订《牵手协议》,推动牵手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共建、管理共学、项目共推。出台《鄂州市社会组织“牵手计划”奖补细则》,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近60万元,对成效显著的牵手组织给予奖励,建立“一组织一档案”动态跟踪帮扶制度,确保结对工作落地见效。去年,9家参与“牵手计划”的组织被评为3A级以上。其中,市烹饪酒店行业协会通过与5A级社会组织市物流协会“牵手”,也获评5A等级,共同策划“鄂州武昌鱼文化节”,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拉动消费2000万元,实现“1+1>2”的倍增效应。
“星火计划”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培育和利用多元化社会力量贡献智慧和力量,是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关键之举。2023年以来,该局在城乡社区推广实施“星火计划”,以段店镇百席村、凤凰街道江城社区为试点,打造了“1+12+11”湾组服务模式和“1+3+N”社区孵化体系,通过平台赋能,打造百席村“一修哥”、江城社区“恒通记”等品牌,实现适龄居民融入社会组织参与率达70%以上。在试点成功基础上,明确“五好”标准,选取10个基础较好的社区(村)开展首批推广,形成“城乡联动、全域覆盖”的燎原之势。同时,以“双试点+十示范”经验为蓝本,推动“星火计划”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搭建社会组织四级孵化体系,全市建成孵化基地29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708家。
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