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个人情况
本科:211院校工业设计专业
课业成绩排名:9/83
推免综合成绩排名:5/83
发表论文:无
竞赛情况:无
加分项: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
获得offer院校:东华、苏大、华师大
最终去向:华东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硕)
天降保研资格,如何紧急备战
笔者来自一所综合类211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本专业是学院里人数较少的院系,保研名额一共7个。加学生干部绩点分之前我排名较为尴尬,大概就在保研的边缘徘徊,很有可能拿不到保研资格。由于本科期间既无竞赛,也无论文等加分项目,所以大三下投递夏令营的时候遇冷。我也基本打定主意要考研,暑期也报了考研班,复习备考。
这里要说明一下,夏令营我投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当时只有这一个心仪学校),但交大对于专业名次和外语水平两项是最为看重的。当时同校有比我专业排名高并且考了托福的同学也一起投了资料,最后自然而然她获得了入营资格。
因此在投递夏令营的时候,如果自己排名和外语比较落后,要对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切勿妄自菲薄,早早另做打算,也许无心插柳柳成荫,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保持好的心态才能不浪费掉宝贵的暑期时间。
9月得知有保研资格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复习完一轮政治和英语了。但毕竟考研风险太大,当时虽然心知保外希望渺茫,我还是决定尽力一试。
九推是保外的最后一搏,9月才开始准备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何况我还要做作品集。于是我快速整理自己的期望院校,并判断对应的自身需求和能力。期望院校可能有个7-9所,对应我的需求以及能力水平后剩下合适的院校4-5所,这样筛选出了第一阶段的投递目标。
对于我来说,首先,想去的学校是985工程综合类含设计学的高校,或者211工程中优势学科是设计专业的高校,专业或者学术型我都可以接受,再结合地理因素,我筛选出上交、同济、华师大、华理、东华、苏大、江大、湖大、东南等学校。
其次,我自身的劣势是没有竞赛论文和保研排名较为靠后这两项,其实对于保外来说挺致命的;但我个人优势在于学生工作经历丰富、社会活动多、外语口语流利。九推是面试的形式,对我来说比较有优势。
由于上交、同济这类热门高校,在夏令营中已经基本招完了心仪的学生,我便没有把精力浪费在这几所大热门上,反而转头研究其他学校的预推免要求、研究生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我做了一份完整的PPT,重点圈出九推的时间节点,把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做了一个纵横交叉的比对,对着我的梳理成果立即着手准备资料和作品集。
大部分的资料都是重合的,基本的几样就是:作品集、成绩单、获奖考级证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另有一些学校可能有额外的证明需要开,看到之后就第一时间联系自己学校的教务老师,尽快把资料都备齐。
当时因为时间实在卡得太紧,既要研究学校的要求和资料,又要做作品集,一番混乱中我甚至直接错过了东南大学的复试面试,我还清楚地记得打开网页看到通知的那一天,正好就是通知里写的进行复试的当天,实在让人哑然失笑。虽然内心悔不当初,但我宽慰自己东南要考笔试,并且要现场画画,不算我的强项,也算是错过了一次希望不大的竞争吧。
经此也要提醒大家,报名的节点固然重要,但在九推期间每天刷一遍所有你报了名的学校的官网,看看有没有复试通知更是重中之重。那段时间信息量巨大,千万要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但同样地,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如果两所学校复试时间冲突,那么选择更适合你本人的复试去参加,无需为了丢掉另一场面试机会而烦闷,毕竟最后也只能去一所学校嘛。
陆陆续续投递了许多学校后,在等复试通知的期间,我怕自己因为排名靠后吃亏,就把两份我认为可以补充说明自己个人能力的资料打包,发邮件给了最想去的学校的研究生导师。
邮件中也说明了我自己因为排名的缘故没有参加夏令营的经历,但十分想要获得一次面试的机会这些私情。这个行动是基于我对九推报名上传的资料并不能充分说明我的个人能力的判断做出的,我目前还不知道这封邮件究竟有没有起到作用,但后来我确实如愿收到了我这一所学校的复试通知,我还清晰地记得,是中秋节那天收到的邮件。
面试经历复盘
第一次面试
苏大的面试是最早的,我提前一天到了苏州,去辨认了一下面试地点,晚上住在学校边上。第二天一大早有很多面试的学生陆续一起过去,不太会迷路。苏大是本校的同学先面试,然后外校同学接上,面试顺序按同学先来后到直接排队。由于我第二天着急回上海,就和排在前面的同学商量了一下,提前进去面试了。
递交给老师的是成绩单、作品集和一些获奖证书复印件。因为我的姓比较少见,老师一进来就亲切地询问我名字的由来,面试的气氛也一下子变得很轻松。
之后老师就我的成绩单询问了我本科时一些课程的相关情况。因为我本科学校的设计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下,苏大的设计专业则是在艺术学院下,两边的学科特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师就此问了我转向艺术设计后未来的学习规划和目标。
我在本科时辅修了第二专业日语,当时面试也带去了日语考级的证书,在考察我英语口语的时候,顺便也让我用日语说了一下,老师也比较肯定我本科时期攻读了双学位的学习能力。
在面试的结尾,几位老师都很客气地询问我对于学硕和专硕的看法,因为给外校学生的学硕名额很少,如果录取了大概率会去专硕。老师们也在言语中表达了希望我能来苏大学习的含义,我便觉得希望还是比较大的。整体是一场非常愉快的面试,苏大的老师让我充满了好感。
我个人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展现自身特色,给老师留下“记忆点”很重要。比如设计很出色的同学,一本别致的作品集就可以让老师刮目相看。我还看到有同学带了很多自己平时涂绘的手稿过来。总之,除了规定必须带的物品之外,带一两样最能说明你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体现你的生活态度的物品,是能给设计专业面试加分的一项小技巧。
同日三场面试
湖南大学、华师大和东华服院的复试安排在同一天,湖大由于地理位置缘故很贴心地安排了线上面试,只需要打开QQ视频。华师大是下午一点,东华的面试在下午三点。因为两个学校差两站地铁,我当时想的是尽量赶上,如果实在赶不上,就全力以赴应对华师大的面试。
三场面试安排在同一天,真的是比较吃力。但既然收获了面试机会,我还是想着至少完成每一场。早上,也是与老师反复协商,我在湖大的视频面试调整到了最早的一拨里。
面试是我国工业设计界有名的何人可教授主持的。现在回顾来看,湖大虽然是视频面试,实际上是最难的。因为我经历了苏大比较轻松的面试,对于面试这件事放松了心情,一下子进入湖大严肃谨慎的面试氛围时仿佛一下子从睡梦中清醒了过来。
上来就是一大段的英语口语对话,老师全英文提问,其实内容也是针对我本科时经历过的设计项目,以及我发送给他们的电子版的作品集相关的信息介绍,但因为全部要用英语呈现,我又没有提前预备好,实在是说得磕磕巴巴颠来倒去。后续老师的提问涉及到设计理念的解释、设计风格的理解,以及研究生阶段的研究计划等等,每一道都是难题。我从英语口语问答开始就不在状态,
后续的问题也答得不太精彩和到位,面试结束的时候,我就预感到自己无法在这场面试中吸引到老师,湖大怕是无缘了。
湖大的面试结束后,我整体的状态都比较沮丧。乘地铁前往华师大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的作品集处处都是毛病。因为我提前出发,到达华师大的时候还比较早。摸到面试的地点后,我在附近的食堂吃饭,一边吃一边安慰自己,要忘掉湖大的糟糕表现,才能在下一场面试里以全新的姿态出征。
但是心里还是慌慌的,于是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些英语口语里常用的句式段落,在面试前一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抱起了佛腿。
华师大的面试顺序是抽签决定的。为了赶上东华三点的面试,我和抽到2号的同学交换了签,急急忙忙进去面试。教室里华师大的老师围坐了一圈,抬头都很慈爱地看着我。华师大的面试首先是限时的自我介绍。
我把自己本科期间的学习情况、经历、课外活动说了个遍。在我差不多说完时,老师摆摆手问我本科学的是工设,为什么研究生报了城市更新设计;还问我城市更新设计的核心是什么,我当时想了想,说了句“可持续发展”。老师笑了笑,告诉我核心是“城市和人的关系”,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老师还跟我说2010上海世博会的slogan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句话里就表达了对未来城市功能的一种新期望。
后续老师就问了我一个英语的口语问题,不太难,并且听到我的发音以后,老师也就比较满意地放过我了,到这里面试也就顺利结束了。太好了,我还能及时赶上东华服院的面试,当时真的非常雀跃。
相对来说,服院的面试困难许多。面试二人一组,其中有两人就抽到的问题进行正反辩论的环节,整个面试过程都是高度紧张着的。其实主题内容跟前面经历过的几个学校都是相类似的,除英语口语之外还包含了设计史、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之类的个人理解和概念阐释,但都是以抽题纸条的形式,现场给予几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马上作段落阐述。这需要本身对设计史了解较深(或者就是运气得好,抽中自己熟悉的题目),并且临场反应要快才可以表现出色。服院面试中我觉得自己表现平平,但最后也有比较好的结果。
面试总结
综合四场面试,我对自己表现的判断基本符合最终的结果。同时也发现,难度较高的面试里,即使你觉得自己发挥一般,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一天如果有多场面试,一定要做到“结束一场忘记一场”,不要让上一场的余韵影响到下一场的发挥,记住每一次都是新的机会,紧紧抓住就好。
保研后记
保研的经历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段轶事,虽然强烈,但实际上也很短暂。对于大家也是一样的,不管在保研的道路上走得是否顺畅,最终是否成功,希望大家能多关注自己新的收获,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不是在其中沉溺悔恨。
大家都要相信自己三年本科的积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也把这一份坚定好好传达给面试你的老师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发现你的优秀!
祝每位同学升学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