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是血液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周血涂片血细胞检查主要是针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病理形态改变的检查,以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出现的微生物学检查。
对血细胞的正确识别及报告涉及贫血、造血与淋巴系肿瘤、血小板疾病、感染性疾病、原发性与继发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治疗与评价预后。
参照2015年ICSH发布的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的命名和分级标准化建议及2020年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血液学与体液学学组发表的《血细胞分析报告规范化指南》,简要介绍外周血细胞名称、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目的是掌握常见血细胞形态特点,发现病理形态异常,有利于疾病的发现与临床诊疗。
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
1.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1)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粗大、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呈点状分布。其常在感染和炎症的应答反应时出现,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性改变,是异常初级颗粒成熟并保留有嗜天青染色特性的结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
(2)空泡: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泡沫状空泡,可能是感染时吞噬泡和杀死细菌溶酶体内容物释放的颗粒融合,或是脂类变性的结果;酒精毒性和长时间暴露于EDTA抗凝(储存产物)等其他原因也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空泡形成。
(3)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的单个或多个、淡蓝色或灰色、片状或云雾状内含物,多认为是核质发育失衡的结果。杜勒小体见于非特异性反应性改变,与血小板减少和巨大血小板同时存在可预示梅-黑异常,杜勒小体也可出现在应用生长因子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的患者。
(4)核变性:中性粒细胞肿胀性变化是指胞体肿大、结构模糊、边缘不清晰,核肿胀和核溶解等现象;固缩性变化是指胞核致密、碎裂、变小。
2.中性粒细胞大小不等 中性粒细胞体积大小相差明显,多认为是细胞分裂不规则的结果,见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重金属或药物中毒、大面积烧伤等。
3.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分4 叶甚至5~ 6叶或以上。当5 叶者超过5%时,又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由于造血物质缺乏,DNA合成障碍,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其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感染的恢复期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
4.分叶过少的中性粒细胞 成熟的中性粒细胞核少而小、核质比低、染色质粗而浓集,为分化末期正常核分叶失败所致,见于粒细胞发育异常如MDS。
5.奥氏(Auer)小体 也称棒状小体,是边界清楚的红色杆状或针状胞质内含物,认为是由异常的嗜天青颗粒(初级颗粒)融合形成的。其主要出现在白血病性原始粒细胞或异常早幼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是髓系肿瘤的特异性标志;也可见于白血病性原始细胞或幼稚单核细胞。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奥氏小体短而粗,常为多个,可排列成束(呈柴捆状);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奥氏小体长而细,常为单个。
6.中性粒细胞发育异常 包括体积不正常的大或小细胞,细胞分叶过少或过多,颗粒过少或颗粒过多,异常颗粒(大的融合颗粒和奥氏小体),异常分裂的双核中性粒细胞,环形核中性粒细胞,多见于MDS。
7.狼疮细胞 中性粒细胞吞噬其他细胞核变性溶解的均匀体后形成狼疮细胞。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性过敏、类狼疮肝炎等。狼疮细胞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敏感性不如抗核抗体,特异性不如抗双链DNA抗体。
8.幼稚粒细胞 包括早幼粒细胞(A)、中幼粒细胞(B)和晚幼粒细胞(C)。
9.鼓槌和假性鼓槌 鼓槌为女性中性粒细胞核端的小凸起,与核以丝相连,结构一致。假性鼓槌为男性中性粒细胞中出现的小凸起(呈小型高尔夫球棍形)。二者用于两性鉴别。
10.与遗传因素相关的中性粒细胞畸形
(1)梅-黑(May-Hegglin)异常:多个成熟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单个或多个蓝色包涵体,大而圆,可伴有巨大血小板。其见于以家族性血小板减少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佩-许(Pelger-Huët)畸形
(3)白细胞异常色素减退综合征(Chediak-Higashi syndrome):各阶段粒细胞的胞质中含有数个至数十个紫蓝色的较大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颗粒呈强阳性(淋巴细胞中也可见较大颗粒),见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奥-赖(Alder-Reilly)畸形: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巨大深染嗜天青颗粒,呈深红或紫色包涵体,多见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软骨营养不良或遗传性黏多糖代谢障碍。
以上内容引自: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血液与体液检验质量管理、血液与体液检验质量管理程序。内容包括血液与体液检验质量管理的人员要求、环境要求、设备要求,血液与体液检验过程质量管理,认可现场评审中形态学识别要求,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血液与体液检验风险评估和质量管理,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认可常见不符合项分析、认可现场评审中关注的要点与现场试验,以及血液与体液检验质量管理程序和文件等。本书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既有最新的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操作性文件描述和示例。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临床检验人员、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参考。
END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分社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