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亮平
吴亮平(1908-1986),又名吴黎平,浙江省奉化县人,享年78岁。
1922年起先后考入厦门大学和上海大夏大学经济系,学习期间参加了“五卅运动”并任上海学联总务部部长。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7年在苏联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赴德国、法国学习考察,翻译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还与张闻天等人合译了《法兰西内战》、《国家与革命》等。
1929年回国,任中共中央(上海)宣传部文化工委成员,上海《环球》周刊主编,上海法政大学兼职教授;翻译出版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

吴亮平纪念丛书
1930年11月在上海被捕(未暴露身份),1932年10月获释后到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红军学校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政治总教员,中华苏维埃第一届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副部长(部长邓子恢),中华苏维埃第二届临时中央政府执委、国民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主任朱瑞),红3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任袁国平),中央纵队政治部秘书长(主任邵式平);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
到达陕北后,相继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张闻天),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少数民族委员会委员、党报委员会成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张闻天),中共陕甘宁边(特)区委宣传部部长(书记高岗),《解放》周刊编辑主任,中央宣传委员会、干部教育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和出版发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晋绥分局委员(书记关向应),中共晋西北区委常委(书记林枫)、第一地委书记,中共七大会议代表。

吴亮平、杜凌远夫妇
抗战胜利后到东北,相继任中共抚顺市委书记、抚顺保安司令部政委(司令员李涛),中共合江省第二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司令员谭文邦【少将】),中共辽东省委委员兼抚顺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司令员王振祥【少将】)。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上海市沪西区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城市工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书记,华东局企业管理委员会副书记。

吴亮平夫妇
1957年至1963年,任国务院化学工业部副部长(部长彭涛、高扬)。
1964年起,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校顾问,全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顾问。
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一届中顾委委员。
夫人:杜凌远(1917-2003),河南省杞县人,是李天佑上将夫人杜启远的姐姐。
早年考入开封河南省立女子师范,1937年到延安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

吴亮平夫妇与李天佑(左二)夫妇等人合影
注:
朱瑞(1905-1948),江苏省宿迁市人,东北野战军烈士。
袁国平(1906-1941),湖南省邵东市人,新四军烈士。
邵式平(1900-1965),江西省弋阳县人,后任江西省省长。
关向应(1902-1946),满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病逝。
李涛(1913-2008),辽宁省沈阳市人,后任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