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和《街头霸王》的故事,大体浓缩了我的小学和初中生活。
记得那是1994年,我读小学五年级,小镇上的街机厅开始出现《街头霸王》机台。现在所说的,是1991年发售的《街头霸王2》,而1987年的第一代则少有人玩过。这些机台大部分是改版,角色的招式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动,直到后来才了解,我们玩得最多的版本叫“赤色波动”,其次是后来的“降龙”版。
街头霸王2海报
那会,只要靠近街机厅,就能听到隆的“耗油根”和本田的“呼费”,进去一看,升龙拳正在大战无影手,多数的情况下,本田会很轻松的发出“哈哈哈”的笑声,而隆会满脸带伤忿忿离场,因为在“赤色波动”中,本田算是最容易上手的角色。
对我来说,平时街机玩的最多的是《恐龙快打》,对于《街头霸王》,则是观战居多,因为试过从投币到离开机台,大概就2分钟光景,而隔壁的《恐龙快打》,至少可以打到第四关末的飞刀佬,运气好的,还可以闯到第八关。对于多数很少零花钱的街机仔,合作闯关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去互K,让老板赚的爽歪歪。
街机厅
后来,我们班里有一个同学,他经常玩本田,玩的颇有心得。本田的头锤和无影手,他已经运用熟练,但还是稍欠火候。我和他是前后桌,关系相当不错。每次我要离开机厅,总会去看看他打得怎样,在他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会投个币去“拯救”他。我最喜欢肯,一开始连搓招都不会,第一局很快就结束,第二局他会让我,第三局则狠狠用无影手送我离开。久而久之,当他看到我靠近的时候,眼里会发光,仿佛看到救世主一样。
本田无影手
也是在1994年,我也拥有了红白机(国内的兼容机),我们称之为“电子”,玩游戏称为“打电子”。既然玩《街霸》太吃币,成本太高,不如买个街霸大黄卡。萌生的这样的想法,我便来到电玩店。
“老板,有《街头霸王》吗?”
“有,28人的,100元。”老板将卡摆上柜台玻璃上。
我连一刻犹豫都没有,掏出一百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过来一看,封面上写着“28人”,我高兴坏了,数量足足比机厅里的多出16人啊,简直太物超所值了!
28人街霸
到了家里,第一时间插上机器。在“CONY”的商标后,标题画面出现了,赶快按“START”开始。好家伙,足足有28人,一点不假,老板诚不欺我也!不过仔细一看,上下两行的人物头像差不多,12个人都有,而每行最后的两个角色,却不曾在街机厅里见过。随便吧,那个白色眉毛的,就叫“白眉大侠”,那个女的,就叫“姿娘”(潮汕话女人的意思)。
后来才知道,那两个角色是《饿狼传说》里的安迪和不知火舞。他们跑错了片场,变成了《街霸》的演员。
安迪和不知火舞
虽然画面和音乐远远比不上街机,但也实现了在家里玩《街霸》的梦想。此后,每当黄昏时刻,我一开机,邻居家的电视就会收到信号,小伙伴就会过来和我搓上几局,两个手柄,你一招我一式,有攻有防,有板有眼,玩到意兴阑珊,欢笑声也渗入了那一个个红霞漫天的黄昏,成为温馨的记忆。
那时,我太爱《街头霸王》了,还买了贴纸和香港漫画。
街头霸王贴纸
到了六年级,我的一个远房表弟转学到我们学校,而且老师安排和我同桌。他也非常喜欢玩街机,而且《街头霸王》玩得不错,就是他教会我升龙拳如何发招,还到机厅里给我演示。看到他手中的肯,像条火龙冲天起,“耗油根”吼个不停,心中真是羡慕不已。此后,我又开始频繁出入街机厅,毕竟家里的28人版还是不够过瘾,而我也正式拜入“波升系”,成为《街头霸王》机台的常客。
有一次,由于摇杆不灵,我输得很冤,气一上来,就大力捶打几下机台。在里屋的老板听到“砰砰砰”的响声,出来一看,心疼到不行,完全不顾及老顾客的颜面,大吼一声:“你疯了吗!”。
每当重要节日,村子总放电影,一开始准会放潮剧,小孩子不喜欢看,大概要到晚九点才开始放港片。我们一班小伙伴总会先到街机厅打发时间,等到差不多港片开始,才去看电影。这个时段人非常多,机厅里烟雾弥漫,噼里啪啦。我的肯经常大战春丽、警察、古烈,双方全神贯注,各发绝招,互有输赢。这是最初的电子竞技,有主播,也有观众,见证了一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赤色波动版
记得有一次中午,我正玩的起劲,有个其他班的同学投币挑战,我的肯对战他的隆。开始后,他总是在前面发一个轻波动拳,然后跳起发轻升龙拳。只见他的隆飘到我身后,我腹背受敌,一时懵圈了,想要靠近他,却中了身后的波动拳,然后又中前面的重拳,立刻倒地晕眩了,接着再挨他的重拳连升龙拳,一看隆,已经凉凉睡地板了。输得不明不白,心里极不服气,随后的几回合,也是同样的遭遇,实在是气麻了。我斜眼一瞄,对方正洋洋得意。在连续输了10来场,我冷静下来,最后,凭着稳扎稳打,终于KO了对方。后来才知道,当他飘到你的后面的时候,不管前面有没有波动拳,只有按正常防御操作就可以。
隆的漂移
后来,在周边城镇的街机厅,开始出现“降龙”和“屠龙”版。我们如果去买东西,就会去贡献几个币。“降龙”版对战的人很多,很难排到,高手对决,几秒就分出胜负。隆和肯的一串串波动拳,铺天盖地,极具压迫力。经常是双方都发升龙拳,你发完,我发,两个人从地上打到天上,直到一方躺平,极为壮观。
屠龙和降龙版
到了初中,后桌的同学,借给我一盘四人街霸的大黄卡。他对我说,这个卡很难打,死的超快。没事,找对人了,我就是专挑这种难的。这个卡很多人玩过,有四个角色可选:隆、春丽、古烈和苏联佬,最终BOSS是警察。游戏玩下来,总感觉怪怪的,人物比例不正确(苏联佬和春丽一样高),发招很难,动作漂浮,体验非常一般,也喜欢不来,玩了几天就还给同学了。
四人街霸
到了1998年暑假,我初中毕业了,由于保送当地重点中学,省下的学费被我买了MD。虽然第一个卡带是《第二武士》,但是我还是在一周后买了《街头霸王》,是12人Turbo版。MD16位的机能着实不凡,人物形象大,音效强劲,算是接近街机。不过,也就是初三那个暑假玩的多,后来高中住校,只有周末回来才玩上几局。此时,以前的小伙伴都离开村子了,有的去外读书,有的去做生意,只剩自己孤零零在电视前玩了。
MD街霸卡带
MD版的《街霸》,是我的主机生涯最后玩的版本。2001年到了大学,接触了模拟器,才又玩到当初的“赤色波动”版,偶有同学对战几回,但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激动和震撼,因为那时大多数人已经玩电脑游戏了。
我自己持续的收集了红白机《街霸》的很多版本,包括非常出名的《9人街霸》,当年购买的28人,56人版等等。后来也在电脑玩过街霸3-6代、《街头霸王电影版》、《街霸EX》系列、《少年街霸》系列,但是总感觉时过境迁,游戏乐趣骤减,回头想一想,也是正常吧,自己已不复当初的少年郎了。
街头霸王电影版
近期有国外大神还在进行红白机逆移植,可见《街霸》在全世界玩家心中的地位。作为一个曾经风靡全球的格斗游戏,我们有幸参与其中,乐此不疲,而《街霸》也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每当回忆起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总会掠过《街霸》那些角色的身影,那一声声“耗油根”、“泰哥萝卜汤”,还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成为岁月里美好的印记。
(原创文章,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