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4岁,月入50W,却把高级别墅住成垃圾堆,无处下脚:我无药可救?我不想自救

装个好房 2024-11-05 14:02:2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家里乱糟糟」已经成了很多当代人的真实写照。

甚至,一些外表看上去精致干净、积极阳光、事业有成的人,如果去到他的家中看一眼,就很难再承认,他跟你印象中的这些形容词,有什么关系了。

即便是在曾以“干净到变态”著称的日本,也有相当多的人,早已经习惯了住在垃圾堆里。

早在2011年,日本内阁府就统计过,光是住在垃圾屋中的65岁以上的高龄者,就约有300万人。

难以想象十多年后的今天,那些住在垃圾屋里的人群,该有多庞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在过着一种与普通人完全不同,且根本无法被外人理解的人生。

今年54岁的千惠子,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没有亲眼看见过千惠子的家,可能大部分人都无法把穿着亮眼可爱的裙子的她,与脏乱差的垃圾屋联系在一起。

但她的居住环境,确实已经到了特别特别脏乱,乃至于“人都进不去”的地步。

千惠子的家,是一个独栋的高级公寓,外面看上去干净整洁。

可一推开门,场面就控制不住了……

堆积成山的垃圾一直涌到了玄关位置,打开门就已经无处下脚,从门口进到屋子的过程都堪称翻山越岭。

即便是习惯了这种环境的千惠子本人,想要从门口爬进室内,也相当费劲儿。

更可怕的是,往屋里望去,会发现里面也几乎已经塞得满满当当。

房子面积不算小,光是客厅就有25㎡左右。

但因为杂物实在太多,眼前的客厅已经完全失去了基本功能。

就连沙发,都要仔细找找才能看到。

千惠子留给自己的活动空间,只有不到2㎡。

她在这2㎡里吃饭、发呆、看电视,觉得这块相当迷你的空间,就足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发现,沙发背后是有一个大餐桌的。

但它已经被各种物品淹没,所以千惠子日常一直用的,是那张摆在沙发上的便携式折叠小桌。

对于独居的她来讲,用来吃饭的桌子,只要能摆得下便利店里买来的便当,就可以了。

可周围的物品还是太多了,千惠子很难顺利拿到自己需要用的。

于是,她灵光乍现,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

这个办法不是整理和断舍离,而是花100日元(约人民币5元)买了根可伸缩“魔杖”。

有了“魔杖”后,她无论是拿盘子还是拿玩偶都超灵活,也不需要频繁活动了。

2㎡的活动空间,甚至还觉得挺宽裕。

可一旦要挪动到另一个房间,就需要翻山越岭了。

别的房间跟客厅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日常能用到的地方(比如洗脸池、浴缸)可以逃过一劫,其余别的空间全部被塞得满满当当,无一例外。

就连面积本就不大的马桶间,也被千惠子“利用得当”,只留了可供一人蹲下的空隙,甚至连年久失修的推拉门都没有更换。

她对这里的诉求只有两点:一是能勉强挤进去,二是可供如厕。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所有事项、活动的空间使用,她都压缩到了容得下自己的身体即可。

比如卧室。

这里被堆成山的玩偶塞满,其中隐藏着可供一人躺下的床铺。

透过密密麻麻的玩偶和杂物,依稀还能看到床本身的样子。

它曾经是一个公主床,周围有柔软的粉色床幔。

千惠子说,自己特别喜欢被包裹着的感觉,这样会很有安全感。

至于其它根本用不上的房间,就干脆都成了杂物间。

千惠子不下厨,一直靠便利店里的速食果腹,厨房自然就成了万年不用的多余空间。

于是,整个厨房被她用杂物填满,如今已经完全无法往里进人了。

另外,千惠子在本就满满当当的别墅里,还额外给自己留出了一个储藏间。

这个房间专门用来放她喜欢的东西。

当然,这个房间如今也是不堪重负了。

然而,以上这些光是看上去,就无法喘息的房间,还不是最神奇的。

千惠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她这个杂物堆积如山的房子中的很多角落,竟依稀能看到些“乱中有序”的影子——

她每天会丢掉全部的湿垃圾,房间虽然堆满了东西但是没有异味,电视上方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玩偶和小玩具。

千惠子之所以会保留一定干净整齐的角落,是因为父母是浴场老板,他们去世后,她继承了家里的浴场,骨子里还是个喜欢干净的人。

至于为什么没把之前的习惯延续至今,主要还是因为,父母都已经不在了……

今年54岁的千惠子,出生于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小中产家庭。

在母亲去世前,她曾有过一段无比幸福的时光。

千惠子小学4年级那年,母亲被确诊为脑瘤。

一开始,影响还不算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逐渐变得生活无法自理。

等到了千惠子该上大学的年纪,母亲的状况已经严重到,需要人寸步不离在身边照顾。

于是,千惠子不得不放弃学业,一面照顾病重的母亲,一面帮忙打理自家的浴场。

母亲去世后,她为了缓解悲伤,在家养了一只小兔子。

因为母亲是属兔的,每当她看到安静且可爱的兔子,就会想起母亲还在的时光。

六年前,千惠子的父亲也去世了,只剩她一个人住在这套空荡荡的高级公寓。

而陪伴她住在公寓里的,就是母亲去世时养的兔子。

其实,刚开始独居的那段时间,千惠子并没有觉得太寂寞。

除了这套自住的高级公寓外,父母还给她留下了一些房产,她即使不工作,每个月也能靠收租获得50W日元的收入。

所以,她的日常,就是外出吃吃美食,再追追星。

千惠子曾追过一个偶像团体,时常去看他们的live,但如今,她最喜欢的两位一个结婚隐退,一个退了圈。

无星可追的她只能靠高中时留下的另一个爱好,填补空虚的生活——收集玩偶。

高中的时候,千惠子曾出去兼职过一段时间,偶尔老板会用玩偶来抵扣工资,因为自己也喜欢,她就都给留下了。

父母去世后,她看着空空荡荡的房子觉得很奇怪,于是又买了很多很多的玩偶,想用它们把冷清的家填满。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家里的玩偶越积越多,但千惠子一直觉得还不够,家里好像始终缺了点什么东西。

所以,即便到了今天,家里的玩偶早已堆积如山,她还是忍不住继续购买,去寻找那一份缺失。

就像缓解压力的药物一样,购买玩偶,如今已经成了千惠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目前这种生活状态,千惠子还会继续保持下去,她一点儿也不想改变,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毕竟,这栋见证了父母生病、老去、离世的房子里,也有着她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或许对于千惠子来说,她也只能用不断填满房间这种方式,来填补快乐的潮水退去后,留下的孤独与寂寞了。

其实,在”生活于垃圾堆里“的群体中,大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以及难以走出的困境。

他们大多和千惠子一样,难以整理和规划自己的生活,导致居住环境极度杂乱无章。

更有甚者,垃圾、腐烂食物和排泄物,都能与他们共居。

而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除了与居住者的心理与健康状态相关外,还与社会环境有关。

在日本,垃圾屋源起于平成30年,当时的民众,包括高收入群体,都习惯于购买大量廉价商品。

而那些70年代经历过穷苦的老一辈人,根本不舍得扔东西,旧的还堆在家里,新的就源源不断进门了,久而久之,生活空间就被各种东西塞满,一发不可收拾。

可按理来说,家里东西多,只要经常清扫,就不至于形成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但众所周知,“扔垃圾”在日本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仅分类繁琐,就连什么时候丢什么类型的垃圾,都有严格的规定。

一些工作特别繁忙,或经历过负面事情的人,根本没有精力去做家务,每天凑合活着。

当家里的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它们会先占满一个房间,然后其它空间很快就会受到波及,厨房、卧室、卫生间都无一幸免。

而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也会慢慢陷入一种深深的失望和绝望当中,加上很多人身边没有亲友,缺乏他人的关心,他们便会潜移默化地将对人的眷恋,转移到物品或垃圾身上,脆弱又孤单。

即使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各种清洁公司应运而生,也有不少人能承担得了整理与扔垃圾的高昂费用,但只要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外界的帮助始终是治标不治本。

其实囤积症,大多还是来源于内心的不安,以及心中还留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丢掉东西会产生焦虑,只有不断的“买买买”或“捡捡捡”,才能填补心底那份难以宣之于口的空缺。

他们不会去考虑自己未来究竟会如何,只想先过好眼前的小日子,再一步步往前走。

至于能走多远,他们也不太在意。

但说到底,只要没有对别人产生困扰,我们就很难去评判那些生活在“垃圾屋”里的人,究竟是对是错。

毕竟,房子是自己住的,日子是自己过的,活得精致有序也好,还是只注重当下的体验也罢,自己觉得舒坦才是第一要义。

但还是要祝每个人,都能找到全新的、健康的、快乐的生活方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