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美国是许多移民的梦想地,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但是美国教授潘维廉却在中国定居已经36年。
据他表述,他认为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被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所吸引。
为何潘维廉会如此高度评价中国?来到中国后他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信源:映象网2024-12-03《美教授:唯一的遗憾是没更早来中国》
初遇中国潘维廉1956年生于美国,他的人生轨迹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相契合。这时的美国,工业发达,科技领先,是无数人向往的梦想之地。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潘维廉,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与遥远的东方古国结下不解之缘。
对他而言,贫穷落后的中国,似乎与他的生活轨迹毫无交集。
1976年,正在美国空军服役的潘维廉接到赴台执行任务的命令,在此期间,他偶然得到一份来自中国大陆的宣传传单。
这些在当时被视为“违禁品”的宣传单,引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通过阅读,他第一次知晓,海峡对岸之人与台湾民众容貌相同,言语一致。
他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亲自到大陆走一趟,好好探个究竟,看看那个神秘的国度。
潘维廉从台湾回来后,在美国继续学习,并且开了家公司。
1988年,他在瓦尔登大学拿到了管理学的博士学位,从此职场生涯一路开挂,就在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卖掉公司,举家迁往中国厦门。
当时这举动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毕竟,那是美国如日中天的时代,潘维廉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优越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大的财富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然而,他却放弃了这一切,选择了当时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的中国。
是什么让他做出了那样的决定?
或许,正是源于台湾之行所激发的强烈好奇心,以及对不同文化和未知世界的热望,才最终驱使他踏上前往中国的旅途。
文化与历史的吸引力潘维廉刚到厦门,转眼间就和当地生活融为一体了,他发现,现实中的中国跟西方媒体报道的内容很不一样。
尽管当时中国物质条件有限,但大家精神状态都不错,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期待。
他被中国人的乐观精神和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念所感染,他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并逐渐被其博大精深所吸引。
他发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中国人勤劳勇敢、坚忍不拔,于漫长历史长河历经无数挑战磨难,却始终傲然屹立。
正是源于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深入洞悉,他对中国的认同感得以加深,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决心也愈发坚定。
潘维廉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作为最早一批引入MBA课程的外籍教师,他深刻认识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管理学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他努力把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技巧带到中国,致力于为中国培育出一批顶尖的管理人才,助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他强调,中国进步对自家百姓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全球的和平和兴旺有着重要影响。
他想要通过辛勤付出,在中西方交流上出力,助力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世界。
站在历史的节点,潘维廉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搭建桥梁,连接中国与世界。
从内陆行走到国家崛起为深入探究中国,潘维廉并不局限于厦门一地,而是迈向更为广袤的中国大地。
1993年与1994年,他两度驾乘自行改装的床车,完成五万多公里的中国之旅。这两次行程,使他得以亲身体察中国内陆的真实状况,亦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革。
旅途中,他深入乡村腹地,与当地百姓倾心交谈,探察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内心想法。
他发现,尽管偏远地区的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改善民生,修建道路、学校和医院,为偏远地区的发展创造条件。
他对中国政府那种实实在在的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印象深刻。
二十五年后,于1994年和2019年,他又一次踏上旅途,循着相同的路线,去重温往昔的记忆。这一回,他更为深切地体悟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之快与变化的幅度之大。
昔日灰暗的村庄,如今已绿意葱茏;往昔泥泞的小路,现在变作宽敞高速。
他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经济飞速发展,经历这两趟旅行,他看得出中国变化大,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他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一记录下来,著成《中国八万里——老潘走神州》与《中国人中国梦——中国人的生活变迁与脱贫攻坚》这两本书,使全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
中国的现代化步伐在厦门生活多年,潘维廉亲眼目睹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筼筜湖的治理。
上世纪八十年代,筼筜湖深陷污染泥淖,饱受其苦,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筼筜湖经过多年整治,现在水质清澈,岸边郁郁葱葱,鸟鸣花香,成了市民们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潘维廉感叹道,几十年前,他从未想过筼筜湖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可是厦门成长的写照,同时也映照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潘维廉的观察不仅仅停留在城市建设,他更关注中国政策的深远影响。
他在观察中发觉,我国在推动经济增长的时候,也会将环保与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置于重要地位。
中国的发展模式并非如西方媒体所描述那般只重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与社会责任,而是一种更为全面、均衡且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他认为,中国不但着力于自身发展,而且积极投身国际合作,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前行,这是中国国际担当与责任感的体现。
笔者认为他的经历启示我们,国与国的交往,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坦诚沟通和互动是解决误会、减少偏见,促进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键。
潘维廉的中国情结,绝非其个人的选择那么简单,它还象征着众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可与喜爱之情日益浓厚。
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吸引更多像潘维廉一样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