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语录之“赵宋之世”(胡文辉编)

考古研史赏人物 2025-02-07 17:00:38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个时代,六朝与宋代,最为辉煌,至今尚不能超越宋代。

卞僧慧《陈寅恪先生欧阳修课笔记》,《年谱长编》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二编》

欧阳修先世是南唐世家,范仲淹先世是吴越世家。有宋一代文化,乃南唐(包括吴越)文化之扩充。南唐受佛教天台宗之影响,至宋乃有理学。欧阳修深悉五代历史,其所著《五代史记》中之议论,即其史观,亦即其政见之表现。唐宋以来,藩镇多养义子,五代此风更盛。为人义子者皆贪富贵而弃自己父母。北宋范仲淹、欧阳修为同党,尚气节,深鄙此事。故“濮议”欧阳修挺身力争,不苟同众议。北宋受西夏及辽之侵犯,对外持春秋大义,尊王攘夷。宋人尚气节(唐人不尚气节),朱子已言之。欧阳修在文学上影响较大,范仲淹在社会上影响为烈。

宋代文化发达地域,即人才产地有二:其一为汴梁附近,如司马光、二程、吕夷简等。其二为南唐故地,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

卞僧慧《陈寅恪先生欧阳修课笔记》,《年谱长编》

虽然,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

《赠蒋秉南序》,《寒柳》

来源:《陈寅恪语录》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