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强化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

延安发布 2025-03-19 09:09:09

延长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铸魂、强基、赋能、塑形”四大行动,全力以赴固根本、优队伍、促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引擎”,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持之以恒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是建强战斗堡垒。坚持以“12580”党建工作法为抓手,以“三分类三提升”“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创建“五强五好”乡村振兴示范村24个,整顿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8个、进位升级28个,打造“红色阿青”“智慧郭旗”等党建品牌,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二是压实责任链条。坚持“抓乡促村带户”,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书记项目”,推行“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建立镇(街)党(工)委书记重要事项清单和部门单位实事硬事清单,明确17项52条具体任务,构建全链条责任闭环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三是深化党建联建。坚持结对帮扶、联建共建,与宜兴市、中金所签订“党建共建框架协议”,58个基层党组织与宜兴市部分单位、镇(街)、村(组)以及中金所下属企业结对共建;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159个行政村,建立联村党组织8个,形成“党建引领、多元联建、双向赋能”的工作格局。

坚持把优质人才作为“第一资源”,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下大力气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持续打造量足质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在选优配强上务实功。坚持“选优、有序、看政绩”原则,选拔25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派102名业务骨干充实到驻村工作一线,28名村“两委”干部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28名,培树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书记8人,切实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在内联外引上出实招。着力构建“136”人才工作体系,出台《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办法》,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2个,引进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等80余名,吸引贺思宏、王刚等一批有为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2300余名,确保乡村振兴人才储备精良、使用高效。三是在提能增智上求实效。持续深化“十看十比创十星”主题竞赛,健全完善“3+2+1”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镇(街)党校实现全覆盖,建立宜兴·延长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开设清华大学“雨课堂”,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举办政策理论、农产品推荐官、“双千人才”等各类培训68期4923人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

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千方百计挖潜增效、延链补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一是以党建赋能产业链。深化“党建+”模式,扎实推进22项“小切口”改革,建成万亩连翘、万亩红薯栽植基地;石油伴生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鲜食玉米、果酒果汁加工等产业项目投产达效;苹果产量、产值分别实现42.5万吨、23亿元,“延长烤肉”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持续放大,油气化工、特色农业、石油文化“三大产业链条”实现多元互补、协调发展。二是以党建串起治理链。深化“133”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完善“镇街党委-行政村党支部-自然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整合“三官一律”、平安志愿者队伍750余名,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0余件,建成村史馆、家风馆、红色教育基地13个,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形成“十个办”服务、“五说解疙瘩”矛盾化解等一批典型做法,推动基层治理更加便捷化、高效化。三是以党建激活振兴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重点项目、产业发展等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建成黑家堡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管村“认养农业”示范园,全力打造“党建领航、农旅融合”示范村11个;创新“一心四链”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方式,建成北阳村粉条加工厂、杨道塬村高粱酒厂等,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9.4%,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成效。

来源:延安党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