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宝塔山,见证革命圣地红色传承;滚滚延河水,赓续统计调查为民初心。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融入血脉,聚焦城乡居民收入、市场物价监测、主要畜禽监测等主责主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夯实作风,以数智赋能创新提效减负,为延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一线问需:让数据沾满“泥土香
“武叔,这季度卖苹果的收入都记全了吗?搭建防雹网补贴到账没?”3月12日,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住户调查科科长冯泽金赶着夜色,走进延长县七里村街道办果农武延军家中,逐项核对收支台账。这样的场景,每月在延安13个县(市、区)152个调查点不断上演。
作为国家统计局派出机构,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承担着15项国家法定调查任务。为根治“重报表轻实效”问题,创新推行“新开户必到现场指导、数据波动必到一线核查、群众疑惑必到家中解答”的“三必到”工作法。在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中,干部累计入户2000余次,纠正记账误差500余条,数据质量稳步提升。
“过去总觉得填表是应付差事,现在调查员手把手教我用手机记账,还能帮我们反映困难!”宝塔区青化砭镇记账户刘宾春感慨道。今年3月,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根据群众关注的“就业难”问题,撰写了《农民工就业难题亟待破解 精准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及时上报地方党委、政府,让基层声音直达辖区决策层。
科技赋能:为基层卸下“指尖担”
“手机端统计云填报,十几分钟就能搞定!”在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延安康利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俊交通过统计云软件完成季度监测填报工作,笑呵呵地道:“比以前可方便多了!”
针对“多头填报”“重复督导”等顽疾,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打出组合拳。
应用智能平台:统计云平台各专业实现“多端同步”“e调查”方便快捷,基层填报效率显著提升。
推行“错峰直达”制度:不负时节、不扰农时,调查时段尽量错过农忙时节,充分利用调查间隙,将培训课堂搬进苹果园、蔬菜棚,2024年开展“田间教学”80余场。
建立数据共享池:打通与市农业农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数据壁垒,避免重复调查,实现一个出口数据共享机制。
在志丹县旦八镇沙坪庄村,调查员崔雄雄展示着新配发的调查终端:“过去带着厚厚一摞表翻山越岭,现在无人机拍地块、平板电脑录数据,连老农家的土窑洞都接上了高速网络!”
刀刃向内:用“延安整风”淬炼铁军
“调研不深不实,严肃批评教育!”某科室因撰写的调研分析报告情况不真实、对策不精准,被队长点名批评。这样的“硬手腕”,源于构建的“三三”监督机制。
三级廉政承诺:队长、科长、调查员层层签订《党风廉政承诺书》,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
三项清单管理:调查任务、工作制度、纪律要求三项清单,台账式管理。
三类群体评议:党组成员评定、干部民主测评、基层干部反馈,结果全部纳入年度考核。
在日常工作中,队伍日益焕发新活力。组织参观延安红色家风馆,聆听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彩人生片段;开展“劳动力调查知识线上测试”,对辖区劳动力调查业务员、调查员开展线上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干”;建立“党员示范岗”,在重要调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准捕捉数据波动……
数助决策:做老区振兴“晴雨表”
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大局上。今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用一组组详实数据赋能发展。
全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潜在问题仍需重视:发现失业人口性别差异大,高等教育就业人口占比偏少,推动丰富就业岗位,强化就业保障。
特色文旅小镇迅速走红,持续高质量发展仍需思考:以金延安特色文旅小镇为例,阐述延安特色文旅小镇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收入增长势头劲,消费升级结构优:反映延安市2024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现状,提出构建多元化路径,拓宽收入来源,加强消费政策引导,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024年,共撰写调查信息75篇,分析报告20篇,大部分被陕西调查总队及以上级别采用,多次获得各级领导批示,充分发挥了决策参谋作用。2025年,聚焦“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目标,轻骑兵作用正在持续发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数据真实容不得半点虚功。国家统计局延安调查队将继续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传承红色基因,用“铁脚板”踏准民生脉搏,以“金数据”服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让延安精神的旗帜在新时代统计战线高高飘扬!
来源:延安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