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字,才是“民国女神”林徽因的终极定义!

凤凰空间文化 2024-03-25 06:12:45

今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稳坐票房榜第一。

《满江红》的故事发生在一座两层的古宅院里,灰墙黑瓦,一方宅邸的小舞台,展现出整个南宋的危机。

除了剧情紧凑悬疑,这座古宅与光影色彩结合在一起,将氛围感拉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满江红》整部影片,都取景于山西太原的古县城。

《满江红》海报(图源:豆瓣)

导演张艺谋对山西的古建筑情有独钟,《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著名的乔家大院取景,《影》也是在太原取景。

几年前,编剧陈宇接到张艺谋导演的电话,让他去山西太原转一圈,“那里有个宅院,你去逛逛,看能不能写个故事”,陈宇逛完院子,脑海中浮现出一群人,他们穿梭在阴沉黑暗的宅邸,似乎背负着天大的秘密……于是就有了《满江红》的剧本。

《满江红》剧照(图源:豆瓣)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美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山西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约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古建筑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座,全部都在山西。

(图源:pixabay)

山西古建筑的发现与保护,与一位传奇女子分不开,她就是——林徽因。

考察古建筑途中,林徽因在《山西通信》中这样写道:“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

如果不是她和梁思成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深入人迹罕至之地寻找并记录古代建筑,这些文明的瑰宝或许会在硝烟中消逝。

“建筑师”,才是对林徽因这位“民国女神”的终极定义,为了这个称号,她奋斗了一生。

1925年,林徽因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生证上所用的照片(图源:《林徽因讲古建》)

- 01 -

28岁写出中国建筑史论里程碑之作

为中国建筑正名

1932年3月,年仅28岁的林徽因在营造学社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一期上,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古建筑研究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这是她在学术界的第一次登场,初试啼声,便技惊四座,可以说出道即巅峰。

这篇文章,从中国建筑大的系统,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的统一,再到分析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建筑的关联,最后谈到中国建筑的未来,描绘出一个非常完整的关于中国建筑史的概念框架。

1932年林徽因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发表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因为这篇文章,林徽因被后世的建筑史家称为“真正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最早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这一学科的奠基者”“思想上的先行者”。

为中国建筑正名,是林徽因最重要的贡献。在当时,中国是没有所谓建筑学的,能拿得出手的建筑学著作,要回溯到宋代的《营造法式》,正如林徽因所说,在当时,世界上对于中国建筑的看法是非常粗暴的:“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

林徽因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建筑符合古罗马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里讲的建筑三要素——实用、坚固和美观,而且中国建筑的美观是实用和坚固的自然结果,不是矫揉造作、装饰的堆砌,这正是中国建筑的厉害之处。

文字的背后,是林徽因滚烫的家国心、强烈的民族情感,这些思想后来贯穿在她和梁思成有关中国建筑史的所有论述里,成为他们研究中国建筑的美学基础,并奠定了他们的理论高度。

- 02 -

不要荣华富贵

要去乡村、山河、庙宇

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建筑师也成为闪闪发光的职业,本可以轻易在建筑事务所拿到高薪的林徽因却和梁思成一起选择了另一条路,他们加入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私人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用林徽因的话说,就是“放弃了盖洋房的好机会”,他们心怀一个更加宏伟的理想——从头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创建中国建筑学体系。

中国本国的建筑学当时几乎是一片空白,他们必须进行野外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的实例测绘资料。从1932年到1937年,整整五年间,梁思成和林徽因带着营造学社成员们走过了137个县市,调查古建殿堂房舍有1823座,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

林徽因参加了绝大部分的田野考察,他们坐火车,坐汽车,坐独轮车,骑毛驴,风尘颠簸,走过北京八大处,以及当时太原、汾阳、孝义、介休、灵石、霍县、赵县等地,测绘了河北正定隆兴寺、苏州三清殿、云岩寺塔、杭州六和塔、金华天宁寺、宣平延福寺,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华严寺……

1934年夏,林徽因在当时山西汾阳县小相村灵岩寺考察(图源:《林徽因讲古建》)

在留下的一张张林徽因的考察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她优雅美丽的形象,看不到的是照片背后的艰辛和困难。

考察古建筑的路上巨大的城乡差别、阶层差别,以及民生凋敝,完全没有卫生可言的环境,战乱不息,随时还有性命之虞,林徽因写道“餐风宿雨,艰苦简陋的生活,与寻常都市相较,至少有两世纪的分别”。

梁思成、林徽因与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在山西考察古建筑(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做建筑的考察,要一点一点测量,梁思成早年出过车祸行动不便,林徽因就自告奋勇爬上爬下进行测绘,她还穿着旗袍爬上过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的梁架。

林徽因本人把古建筑的考察称为“辗转于天堂和地狱之间”,“赖以食宿之处的肮脏和臭气”往往弄得人“毛骨悚然、心灰意懒”,然而一旦在遗建中发现精美奇特的构造,看到“艺术和人文景物的美的色彩”,每每又疲劳顿消,有置身天堂般的快乐。

1933年,林徽因在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梁架上(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对于研究古建筑,林徽因有她的特色,她的学术报告读来更像隽永的文学作品,于是“建筑意”成了她对建筑学界的一大贡献,在林徽因眼里,古建筑是“技术与美的结合”“历史和人情的凝聚”,古建筑在她的描述下,不只是一堆木料砖石的构砌,而是有灵气的生命。

(图源:《林徽因讲古建》,张皓熙 绘)

杏子口南崖石佛龛,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这样描述它:“这小小的佛龛,至迟也是金代遗物,居然在杏子口受了七百年以上的风雨,依然存在……那种倚老卖老的倔强,差不多是傲慢冥顽了。”

1937年7月在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发现唐代木构建筑,是林徽因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古建筑发现。

梁思成在佛光寺东大殿内测绘,林徽因与宁公遇塑像合影 (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佛光寺正殿(图源:《林徽因讲古建》,张皓熙 绘)

这之后,便是战乱、贫困、病苦与坚守,拖着久病之躯的林徽因,到得不到任何医治的四川李庄时,栖身之地仅仅是土屋两间,没有自来水和电灯,但她仍心心念念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和写作。

在考察期间,梁思成和林徽因两人对过去的考察测绘进行了整理,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与《图像中国建筑史》两本著作,中国古建筑上迄唐宋,下至明清,如图谜、天书般的历史演进才有了逐渐清晰的轮廓与线索。

直到抗战结束,终于有机会就医时,林徽因被告知,她最多只有5年的生命。

- 03 -

老北京是举世无匹的杰作

在林徽因眼中,老北京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为了把老北京作为全世界仅存的完整古城保存下来留给后人,1951年到1952年,林徽因在《新观察》上一口气连载了十几篇讲北京古建筑的文章——“我们的首都”系列。

(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我们的首都”系列文章中,林徽因描述了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等古建筑的美好,她认为,我们的首都是一个最富于文物建筑的名城,从文物建筑来了解,可以更深刻地感到它的伟大与罕贵。

北海公园(图源:《林徽因讲古建》,张皓熙 绘)

鼓楼(图源:《林徽因讲古建》,张皓熙 绘)

雍和宫(图源:《林徽因讲古建》,张皓熙 绘)

可惜的是,从1953年5月开始,北京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建筑。林徽因与梁思成四处奔走呼号,但最终,他们动情的陈词请命和美好的憧憬还是被湮没于大众建设的热情中。

林徽因不禁绝望地质问:“为什么我们在博物馆的玻璃橱里那么精心地保存起几块出土的残砖碎瓦,同时又要亲手去把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的这处雄伟古建筑拆得片瓦不留呢?”

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新一代建筑师们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怎样保护、修复北京的老建筑时,我们才终于知道,林徽因是对的。

- 04 -

林徽因留下的那些至今仍给人启发的设计思想

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林徽因在结尾谈到了中国建筑的未来,她觉得在框架结构这件事情上,中国木构建筑和西方最先进的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相通的,“未来只需变更建筑材料,主要结构部分则均可不用过激变动,而同时因材料之可能,更做新的发展,必有极满意的新建筑产生”。

林徽因还对中国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在北京解放之后的清华大学建筑系里,林徽因首次开设了“住宅理论”课,这是中国第一代精英建筑理论家对中国建筑文化核心的回归。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的女生宿舍“映秋院”,使用了游廊、院落、望楼这样的中国传统民居中的要素,是中国现代建筑最早的借鉴民居之探索,至今仍能给人以启发。

云南大学映秋院(图源:云南大学官网“全景云大”)

林徽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中的贡献巨大,纪念碑的花圈图案整体设计由林徽因主持,在林徽因的提议下,毛泽东同志亲自书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到北戴河静下心来书写了150多字的碑文。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林徽因还提出了创造性的修改方案:将周圈台阶由一层改为两层,扩大和提高碑座尺寸和高度,以提供足够的浮雕墙面,增加了碑身高度,使其与天安门广场的空间尺度更好地配合。修改方案获得了各方的一致同意。

(图源: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人民英雄纪念碑秘闻》)

林徽因还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唐代风格作为蓝本,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特别是纪念碑小须弥碑座上的一系列花环浮雕。林徽因认为,盛唐文化不但是我国历史上的华彩乐章,更代表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中国人民对革命英雄的怀念与歌颂。

(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图源:央视纪录片《国家记忆:人民英雄纪念碑秘闻》)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林徽因在她生命最后岁月中参与的重要工作,是她建筑设计成就中的一座丰碑,再一次呈现了她对中华民族建筑风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结语

林徽因,这位传奇女性拥有很多名号,她是新月派诗人,她是文笔轻灵的散文作家,她是“太太的客厅”中的名媛,她是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创立者之一,她是景泰蓝工艺的抢救者之一,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徽图案设计者之一……

可是,在她的墓碑上,其夫君梁思成只为她冠以“建筑师”三字。

建筑师,是她从少女时代开始,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称谓。

(图源:清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

想要更多地了解建筑师林徽因,一定不能错过这本林徽因的精选文集——《林徽因讲古建》手绘插图版。

《林徽因讲古建》是一本集专业理论、建筑美学、诗意笔法为一体的中国古建筑入门书。

书中收录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我们的首都》《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等林徽因关于建筑学方面的文章和论述,包括对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其历史发展阶段的详细论述,以及外出考察古建筑的调查报告,内容科学严谨、理论扎实。林徽因更是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和赞美了我国古建筑在技艺方面的精湛成就,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林徽因的文章对当下的年轻建筑师仍有着借鉴意义。

手绘插图版的《林徽因讲古建》特别增加了50余幅原创手绘图,图文并茂,版式典雅,本书既可以作为建筑研究者的学习参考书,亦可作为普通古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让我们一起跟着林徽因的文字,寻访独乐寺、佛光寺、应县木塔、故宫三大殿、颐和园、北海公园、晋祠、飞虹塔、山西民居……重走林徽因、梁思成的古建考察之路。

参考资料

《林徽因讲古建》手绘插图版(林徽因 著,张皓熙 绘,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作者:陈新华,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为建筑史家的林徽因》(公众号:读库,作者:王南)

0 阅读:0

凤凰空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