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抗风灾防护术,沿海种植区对策,培土加固四要素,江苏盐城农场实录
你能想象吗?一场大风能把大片大片的农作物刮得七零八落,就像台风过境之后,那场景简直让人心碎。大葱呢,在沿海种植区就老遭这罪,它长得高高的,叶子又宽又长,在风中那叫一个摇摇欲坠。就好比一个瘦高的小战士,在狂风里孤军奋战,随时都可能被吹倒。
我在网上看到有个网友分享他在江苏盐城农场种大葱的经历。他说啊,每年到大风天,看着大葱被吹得东倒西歪,心里那叫一个疼。他种的大葱有几百亩呢,以前一遇到大风,收成就大打折扣。这可不仅仅是他的遭遇,在沿海的一些地区,种大葱遇到风灾都是个头疼的大事。
江苏盐城这个地方啊,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肥沃,很适合种大葱。可这风灾就像个不定时炸弹。我有个在附近打工的朋友告诉我,有次台风来了,还没等农民伯伯反应过来,那一排排翠绿的大葱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倒成了一片。他说当时那田野里看着真是凄惨,好好的收成一下子就悬了。
那大葱到底为啥这么怕风呢?其实啊,这和它的生长特点有关系。大葱的茎比较细,根也不算特别发达,就像人站在细细的腿上,根基不稳啊。就像我在华北这边听说有人种洋葱,洋葱相对来说茎粗一些,抗倒伏能力就比大葱强点。还有在华南那边种的红葱头,它的植株比较低矮,也不容易倒伏。这些和咱们大葱一对比,就更显得大葱在大风面前的脆弱了。
那怎么才能保护大葱不被风刮倒呢?这其中培土加固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啊,培土的时间很重要。可不能乱来。我听说有的农户在大葱刚种下没几天就开始培土,结果呢,大葱受了伤,长得不好。一般来说,在大葱长到大概15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第一次培土了。然后呢,每隔一个月左右就得再培一次土。就像给大葱一步一步穿上更厚的防护服。
那培土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这其中是有技巧的。有的农民伯伯为了省事,随便把土扬在大葱根周围就好了。其实这样做效果不好。真正好的培土是要把土轻轻地覆盖在大葱的茎基部,要覆盖得均匀,就像给大葱盖被子一样细致。我有个邻居是种了大半辈子大葱的老手,他说他在3年前开始改变培土的方法后,大葱在大风天就倒得少多了。
培土可不是唯一的要素。还有加固这一块。这加固也需要讲究技巧。比如说,可以在大葱种植行的旁边,插一些木棍。但是,这木棍也不能随便插啊。有个网友分享了他在山东的亲戚种大葱的情况。他亲戚一开始木棍插得太密了,结果大葱生长空间变小了,长得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每隔2 - 3株大葱插一根木棍,然后把大葱轻轻绑在木棍上。就像给大葱找了个依靠。
除了培土加固,其实还有其他办法。比如说,选择合适的品种。有些大葱品种本身就是比较耐倒伏的。我听说过有一个冷门的品种叫章丘大葱中的某些耐倒伏株系。章丘大葱大家都知道,葱白长,味道鲜美。但这个耐倒伏株系比普通章丘大葱在抗倒伏上更胜一筹。它茎杆相对更粗壮一些,整体的结构也更紧凑。另外还有一个叫辽葱系列中的个别品种,它植株的韧性比较好,在风中不容易折断。不像一些普通的本地小葱品种,风一吹好像轻轻一折就断。
还有排水也很关键。在沿海地区,降雨多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排水,大葱的根会泡在水里,变得很脆弱。我就听说过在江苏的一个小村庄,有个农户的地排水不好,一场大雨后,大葱就出现很多烂根的情况,而且变得歪歪扭扭的,在风中根本站不稳。
在盐城的农场里,我看到有的大葱长得郁郁葱葱,即使偶尔刮大风,也不会倒伏。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大葱的种植地有很多共性。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措施,还有一条就是合理的种植密度。太密了的话,大葱之间互相争夺养分和空间,长得瘦弱就容易倒伏。太稀了呢,土地利用率不高,还容易被风吹倒旁边的草打倒它。
另外啊,在大葱的生长过程中,施肥也不能乱搞。不能只施氮肥,要氮磷钾等肥料搭配着来。就像人在吃饭,不能光吃一种食物。有个南方种植户来交流的时候就说,他在广西种大葱就吃过这个亏。一直施氮肥,大葱长得倒是快,但是又细又长又软,一吹就倒。
现在的大葱种植户们都意识到保护大葱免受风灾的重要性了,但是对于如何科学地做好培土加固等工作还是有很多人在摸索中。很多人都在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和经验。
那么问题来了,在其他和盐城有相似风灾情况的沿海种植区,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还有什么独特的办法可以帮助大葱抵御风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