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两处异常,警惕高血压引发危机,两大信号一定要牢记

心血张大大说 2025-03-20 12:58:52

在长期的行医过程中,我目睹了众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高血压时,内心的那种紧张与不安。

今天,就和大家深入聊聊高血压这个普遍却又不容小觑的健康问题。

首先要说明,刚发现高血压时,大部分情况并非不可控,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因为高血压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隐患。尤其是身体出现某些特定异常时,更需高度重视。

一、头痛是高血压常见的危险信号之一。

一般来说,高血压引发的头痛多发生在双侧太阳穴或后枕部。这是因为血压升高时,会导致脑血管内压力增大,刺激血管壁上的痛觉神经末梢。

特别是血压急剧上升时,头痛往往会更加剧烈,还可能伴有头晕、头胀的感觉。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脑血管持续承受过高压力,会增加脑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出血,这是极其危险的情况。

二、心悸也是高血压不容忽视的信号。

当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来泵血,心脏负担加重,就容易出现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异常。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心律不齐。

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负荷过重,会逐渐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左心室肥厚,最终可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高血压相关症状,千万别惊慌失措。正确的做法是,尽快找专业医生诊断。

我会依据血压数值的波动情况、身体的各项检查指标,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高血压的类型与病情严重程度,从而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上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案例。

李先生 45 岁 血压长期 150/100mmHg 并伴有头痛、心悸症状自述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应酬,饮食上偏好高盐、高脂肪食物,缺乏运动。

初诊症状表现:李先生因体检发现高血压前来就诊,血压长期维持在 150/100mmHg 左右。他常感到头痛,主要集中在双侧太阳穴,疼痛呈搏动性,尤其在工作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

同时伴有心悸,自觉心跳加快,晚上睡眠质量差,多梦易醒,还出现了腰膝酸软、耳鸣的症状。观察其舌象,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有力。

检查结果: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西医建议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但李先生希望结合中医调理,改善整体身体状况。

辩证:根据李先生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象,辩证为肝阳上亢,兼痰湿内阻。

长期的工作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引发头痛;痰湿内生,阻滞经络,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悸。

以平肝潜阳、化痰祛湿为主要治则,开具以下中药方剂: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牛膝、杜仲、桑寄生、甘草。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潜阳,缓解头痛;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半夏、白术、茯苓、陈皮化痰祛湿;牛膝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甘草调和诸药。

并叮嘱患者:饮食上建议李先生低盐、低脂饮食,嘱咐他早睡早起,每天进行适量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辅助降压。

复诊

第一个月:李先生按时服用中药,调整生活习惯。服药两周左右,头痛症状有所减轻,睡眠质量改善。一个月后复诊,李先生精神状态好转,心悸次数减少,血压降至 140/95mmHg 左右。舌苔黄腻稍有减轻,脉象弦滑之象缓和。根据症状变化,在原方基础上微调,加强平肝潜阳之力,加入夏枯草、菊花。

第二个月:继续服用调整后的中药方剂。李先生头痛基本消失,心悸症状明显缓解,血压稳定在 135/90mmHg 左右。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有所改善,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所恢复。

第三个月:中药方剂再次微调,适当减少清热药物剂量,加强补益肝肾作用,加入枸杞、女贞子。李先生在这个月里,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各项指标趋于稳定。



0 阅读:295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要牢記.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