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宁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找工作”会变成“工作找上门”。
这位家住潞州区景新花园的90后全职妈妈,刚刚在长治就业信息平台上传了自己的简历,不久后就收到了质检员岗位通过初筛的好消息。
更意外的是,她还收到了一份附带详细导航的面试邀请。
这一切,都来自于长治市致力于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新举措。
四级联动:如何精准送达就业服务?
走进潞州区老顶山街道的就业社保服务点,你会看到LED屏幕不停滚动着的招聘信息,旁边的自助设备前总有人排队。
刘建国,一个下岗矿工,就是在这里发现了适合自己的安检员职位。
居民们常说,过去找工作像碰碰运气,现在则有了专业的职业推荐服务。
长治市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不光是提供信息,更是让服务深入每一个角落,这种模式让不少人都觉得比原来的方式靠谱、方便。
多亏了这种创新的服务体系,从市级“中枢站”的线上活动,到乡镇“加油站”的夜间培训超市,以及覆盖千余村居的就业社保服务点,每个地方都像“毛细血管”一样,把资源跟随需求精准输送到各个就业“细胞”。
技能培训与特色劳务品牌的双重提升武乡县的一间教室里,38名妇女正在参加太行家政的育婴培训。
李爱琴认真完成了每一个培训任务,她知道,这里获得的“五心服务证”会让她在北京的高端家庭找到一份好工作。
这个培训项目背后,是长治市着力打造的“太行家嫂”等特色劳务品牌。
长治市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就业安排,还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在技能培训上下一番功夫。
从家政到技术工种,再到各种手艺,不同的培训课程几乎覆盖了所有就业需求。
像“太行好手艺”这样的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的香饽饽,政府的努力,正逐渐改变着这座城市的就业格局。
更多的“订单式”“项目制”培训,不但提升了市民的技能,也让城市劳动力资源不断壮大,形成了“一县一品牌”的新局面。
产园融通带来的强劲发展动能在潞城区,有一个低调的地方正发生着巨变:那就是省人社厅认定的山西潞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入驻的58家企业包含了众多类型的劳务服务,其中不少是长治市本地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
这不,智宏方略管理咨询公司的王岗就感触颇多。
入驻产业园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在“单兵作战”。
现在,不仅减轻了经营成本,还能通过园区牵线搭桥,和小米汽车、天津华友等大企业开展合作。
更多的就业机会、可靠的收入、广阔的发展平台,这正是长治人力资源致力于建设的目标。
应对就业挑战:这座城市的实践与创新长治市从不止步于现有的成就,他们还在推进更全面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这个平台,将整合全市的就业大数据,以更精准和高效的方提供数智化的公共就业服务。
这块数字版图,结合入户探访及企业需求,不仅让岗位推荐更加可靠,也让求职的信心更坚定。
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就业服务的过程中,长治市正在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座城市用数据和人才双轮驱动,为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送去温暖的阳光。
在就业问题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
长治市的经验证明,只有打破传统,拥抱创新,才能迎来实质性的发展。
或许未来某天,我们身边的每一座城市都能以这种开放、先进的公共服务,成就每一个希望改变命运的人。
这样,每一个追梦者,最终都能轻装上路,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