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权:从高考落榜到央视“押韵王”,45岁未婚背后藏着怎样的选择?

怀薇八卦侃 2025-03-24 13:59:45

“床前明月光,低温要结霜;秋裤不够厚,得穿棉裤王。”2018年寒潮报道中,朱广权一段即兴rap让手语老师周烨当场瞳孔地震。

这位央视“语言刺客”,总能把天气预报变成单口相声:讲高温他说“热得你走出半生,归来全熟”;聊开学他吐槽“学生党眼睛一闭一睁,作业就摊了一地”。

撒贝宁曾调侃:“央视手语岗招聘明确标注,朱广权节目组除外。”网友戏称他为“手语界灭霸”,但鲜少有人知道,这些神来之笔需要他每天研读《唐诗三百首》,甚至把《现代汉语词典》当睡前读物。

1995年吉林松原,18岁的朱广权在高考放榜现场攥紧拳头,尽管文化课全县前十,播音专业课却拖了后腿。父亲劝他报考吉大中文系,他却把录取通知书撕成碎片:“我要去北京学播音!”

复读那年,他每天清晨5点站在松花江边练声,零下30℃的寒气冻僵话筒,却冻不住他模仿罗京新闻播报的热忱。

第二年,他以专业课全省第三的成绩叩开中国传媒大学大门。2003年进入央视时,他带着30万字读书笔记和磨出茧子的喉结。

初入央视的朱广权,在《午夜新闻》演播室一待就是900天。同事记得他总在凌晨两点研究各国新闻播报录像,把德国ZDF主播的冷幽默、日本NHK的节奏感拆解成学习笔记。

有次直播突发地震消息,他临时把“震源深度”编成顺口溜:“震源浅,破坏强;震源深,心别慌。”这段即兴创作让他首次登上热搜。

2017年春节前夜,制片人临时要求加播春运特别报道。朱广权盯着提词器沉默三秒,脱口而出:“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

这句话在微博创下3亿阅读量,也让46岁的手语老师邰丽华下播后直奔理疗馆——她的手腕因急速比划“宇宙不重启”抽筋了。

央视同事透露,朱广权的办公室像个“文艺杂货铺”:案头摆着《说文解字》和未完成的木刻,抽屉里藏着给山区孩子设计的“诗词魔方”。

被催婚时,他总笑着举起刻着“宁缺毋滥”的印章:“我的灵魂伴侣得能接住‘锄禾日当午’的梗,还得听懂‘汗滴禾下土’的韵。”

如今的他,把业余时间投入“星艺雅集”公益项目,带着留守儿童玩转汉字游戏。当被问及人生遗憾,他指着办公室满墙观众来信:“你看,千万人天天等我‘押韵下班’,这还不够浪漫吗?”

从松花江畔的复读少年到央视“语言魔术师”,朱广权用二十二年证明:人生未必需要婚姻加持,把热爱做到极致,自有星辰相伴。

0 阅读:61

怀薇八卦侃

简介:追踪娱乐热点,速递明星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