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原本有机会将日本纳入版图,却赠钱送枪错失良机

功夫历史一场梦 2020-04-10 20:26:34

其实,日本在近代以前,历史上一直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所谓的天皇根本就是一个摆设。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面,日本被幕府控制着,即便是当年的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但是也并没有改变日本落后的局面。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日本同样饱受着西方列强的欺压。

虽然德川幕府时代,使日本有了二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但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仅使他们与世界脱轨,更使那些武士们战斗力急剧下降。所不同的是,日本后来经历了明治维新,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日本在历史上一直以中华为师,学习各种文化,其中儒家精神更是对其影响深远。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其实也正是从儒家文化中经过了发展,才形成的。从明朝开始,丰臣秀吉的接连胜利,并且一度将战火烧到了朝鲜,企图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图谋大陆。但是,当年的大明朝也不是吃素的。

只是,从元朝进攻日本本土,日本人借助海上飓风捡了便宜之后,便开始对中华不再仰视。到了明朝,虽然日本不再像其他朝代那么崇拜,但是对于中国还是有些畏惧的。这种畏惧,直到甲午战争开战,当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时候,连日本都不相信这场胜利,因为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曾经有机会借机将日本纳入中华版图,但是却没有珍惜。我说的并非是李鸿章安排的北洋水师出访日本这件事情,而是比这件事情要早许多年。

西方列强的军舰,当时不仅开进了大清王朝,作为一水之隔的日本也未能幸免被欺辱的命运。当时的日本对西方列强的痛恨,不亚于中国。当时的日本有四个藩镇,其中实力最强的萨摩比较强硬一点。当时的英国军舰盯上了日本,并将军舰开进了萨摩的港口,借机敲诈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德川幕府。

后来,德川幕府所表现出的懦弱,令下面的藩镇看到了机会。于是,萨摩开始学习西方科技,并购进西方战舰,发展工业,准备推翻德川幕府的统治。

他们将沉寂多年的摆设天皇抬了出来,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其实这一点,和中国很多历史事件很相似,只是日本天皇自有史以来到现在都是一个家族的传承,而中国改朝换代有点多。所以,日本也一直不认为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说中国才70年。他们的思路,我也是醉了。

最终,在萨摩的忽悠下,将德川幕府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将权力交还给日本天皇。而此刻的清王朝,还依然沉浸于天朝的大梦中,丝毫没有觉察到旁边这个弹丸小国正在崛起。

对于清朝来说,当时的日本一盘散沙,正是可以将其完全纳入中华版图的大好时机,但是这样的绝佳机会却擦肩而过。下面给你看看,清王朝是如何错失机遇的。

为了平息萨摩的武装叛乱,日本政府向清王朝请求援助。作为天朝的朝廷,看到藩属小国的求救,表现出了极为慷慨的胸怀。当时的清王朝自己都没钱发展军备,却送给了日本十万条枪支和弹药,并且资助其他物资帮助日本平息战乱。

然而清政府却忘了,日本在明朝的时候就屡屡犯边,后来染指琉球,日本对我国及其藩属国的侵犯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清政府却毫无察觉。

日本平息叛乱之后,开始了强国之路的建设,并且开始觊觎台湾岛,一八七二年,日本强迫琉球与清朝断绝关系。一八七四年,琉球一些渔民被台风吹到台湾,因语言不通发生械斗,日本军队强行登陆。

清朝派5000淮军前去镇压。此时的清朝人数多,处于有利地位,于是日本主动求和,给赔五十万两银子,清朝顺理成章的同意了。一八七九年,日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国王被押回日本。琉球官员到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却给了他们三百两银子,让他们回国。

在这个时候日本为了超过中国全国都在努力,而中国却停止了海军的发展,以至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候北洋舰队连艘像样的军舰都拿不出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