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内疚式育儿,我们需要这样做

理性臣 2024-04-02 09:32:41

在综艺《不要小看我》中,四岁半小女孩黄小桃的妈妈自述,有一次女儿因为一个背诵作业,拖到凌晨一点多都还没有背出来的时候,她就通过抽自己耳光的方式来刺激女儿,继而达到促进女儿学习的目的。

于是,一时间,黄小桃妈妈的育儿方式一度引发热议,而网友则将她的这种育儿方式称之为‘内疚式’育儿。

当然,所谓‘内疚式’育儿便是指父母通过自虐的方式来让孩子产生痛苦、害怕、自责等负罪心理,继而在这样的情绪驱使下,来达到父母想要结果。而孩子长期处于这种内疚的环境之中,是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

儿童教育博主唐老师说:内疚式教育让孩子自我很难成长,他不敢拥有自己想法和意志,而是只要讨好与顺从别人,在讨好与顺从中获得自己存在的空间、价值和意义。

可以说,父母内疚式教育,让孩子顺从父母意志的同时,也打压了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孩子未来容易讨好别人,难以做自己,获得幸福人生。

当然,内疚式育儿也会疏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所以,这种育儿方式其实是不被提倡的。

1

事实上,父母之所以会采取内疚教育方式,心理学专家徐浩渊博士分析出了两种原因:

其一是个人原因。父母担心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被社会淘汰,但自己又缺乏成长空间,于是将成长的压力全部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其二是社会原因。现代社会的确缺乏保障,这严重加深了父母的焦虑。

于是,父母便通过内疚教育来鞭策孩子学习。却忽略了内疚式育儿其实是一种情感绑架,无形中也彰显了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

然而,父母能够对孩子采取内疚式教育,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孩子在乎父母而已。有句话叫做,你能在我的世界肆无忌惮,不过是仗着我给你伤害我的特权而已。

对于父母的内疚式育儿,同样也是因为孩子太在乎父母的情绪,所以他们才能以此来控制住孩子的行为。

当然,父母之所以想要控制孩子,则是将孩子看成了自己的所有物,或者说把孩子和自己看成了一个整体,所谓一荣俱荣,一损则损。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与想法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了‘债主’,以至于逼孩子‘还债’,继而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于是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般紧张。

却忘了,孩子是独立而完整的人,并不是父母用来实现自身完美的工具。

2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种父母与孩子之间相亲相爱的亲子关系。也会羡慕那些充满自信、优秀的孩子。

前几天七一建党节献词环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90后领诵员冯琳成为了领诵员之中的亮点。

除了姣好的容颜之外,冯琳全身散发出的青春而自信的光芒,让大家为这位女孩停住了眼眸。所以,一场颂词也让冯琳收获不少妈妈粉。

诚然,自信的孩子都能透出吸引人的光芒。而这样的孩子背后必然会有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这样的孩子活出了自我。

大学室友萌萌蝉联了四年的国家奖学金,每次上台领奖发言时,萌萌都会说那句‘感谢爸爸妈妈,是他们让我明白了努力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简短的一句话,足够透露出萌萌与父母之间和谐而美好的亲子关系。因为父母没有给予她学习是为了他们的压力,而是清晰的让她明白,她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她自己而已。

所以,提到父母,萌萌的脸上总能挂起轻松的笑容。用萌萌的话来说,她的家真真正正的是她的港湾,累了倦了的时候,总能在父母身上找回能量支撑自己继续前行。

萌萌还说,无论父母付出多少艰辛,却从不会在她面前抱怨一分,有时候,自己因为心疼父母说出那句‘如果没有我,你们就不用这样辛苦了。’时,会立马遭到父母的反驳。

用父母的话来说,他们虽然辛苦,却也快乐着,并且他们的辛苦是为了这个家,而她只是这个家的成员之一。所以,不存在她说的‘如果没有她,你他们就不用这样辛苦了。’的说法。

也正是因为父母体贴与慈爱,让萌萌懂得了感恩,她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又何尝不是对父母的回报呢。虽然最终受益的只是她自己,而父母也只是在心里高兴一番而已。

所以,相较于内疚式的教育来让孩子变得优秀,无条件的爱更能让孩子生出感恩之心,活出自我。

3

其实我们养育孩子的初衷,并不是要从孩子的身上获取什么,只是因为我们爱孩子,所以才养育了他们。

只是后来,我们逐渐端着家长的架子在孩子面前,以至于我们忘记孩子需要什么,而不是家长需要什么。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孩子并不是我们的所有物。我们也不是孩子人生的裁判师和规划师,只是孩子某段生命的引路人和陪伴者。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给孩子中肯的意见,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就行了,而不是刻意的去规划或是控制孩子的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也不能保证给孩子规划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因为,只有适合孩子的人生才是孩子想要的。

所以,没有必要让孩子活成我们自己想要的样子,毕竟,每天内疚式的育儿,最终感动的只是我们自己,推开的却是孩子,凉透的却是亲情。

因此,学会无条件的爱孩子,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我们的爱。我们可以从语言开始改变。比如说,面对孩子调皮时,我们要学会不要说诸如‘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我这样都是为你好’这样的话,因为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孩子看来也是极为伤自尊心的。

事实上,如果没有孩子,我们的一切真的都不一样吗,答案未必是肯定吧。因此,与其对孩子吹毛求疵,不如将期望放在自己身上,做孩子的榜样。

作家郑渊洁说,他从不会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努力’,而是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你都有孩子了’。然后他就努力给孩子看,把一穷二白的家变得富有。当然,他通过给孩子树立努力变得更好的榜样,使得他最终培养出了学霸女儿。

其实,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导师,相较于耳提面命的内疚式教育,真诚的爱孩子,最终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0 阅读:0

理性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