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里,还保留着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木制古建筑群之一,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保存得也十分完好。
据说当初紫禁城建好时,朱棣最满意的就是紫禁城的大门——承天门。
是谁设计了紫禁城的承天门?承天门又有何不同之处?
天才少年进北京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之后不久,一个名叫香山帮的“组织”出现在了应天城里,他们并不是地痞流氓,也不是丐帮的模仿者,他们只是一群工匠。
明朝的人们盖房时,得先请设计师来帮忙设计,再请各种工匠来帮忙建造。而香山帮就是干这些活的。
香山帮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帮里的工匠都来自苏州香山。香山这地方自古以来就出建筑大才,苏州园林更是举世闻名,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香山帮的鼻祖叫蒯祥,由于这人的技艺高超,所以才被尊为了香山帮的鼻祖,而他也正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其实当初带着香山帮进南京的并不是蒯祥,而是他的父亲蒯富。蒯富带着人们进入南京后,为南京城里的大官设计了很多处庭院,得到了这些大官们的一致好评。
蒯富也因此出了名,被朝廷任命为工部侍郎,开始为国效力。
蒯祥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完美地继承了他父亲这些年来的设计经验,仿佛是一个天生的设计师。
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画图,尤其擅长画龙。由于蒯富总是为皇宫里的宫殿进行设计,因此他画得最多的就是龙,小蒯祥在一旁看着,居然就学会了。
长大之后的小蒯祥画龙的技术炉火纯青,他还有一项别人办不到的绝活。
蒯祥已经不满足于单手画龙了,他能做到双手画双龙,而且这两条龙一模一样,合在一起看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他就凭借着这一手绝活名震京城。
年仅十八岁的蒯祥已经有了不少设计经验,他只要用双手比划,就能计算出准确的尺寸,这与是不是天才无关,这是需要经验积累的技能。
永乐四年,朱棣开始筹办紫禁城建设事宜,而这个总设计师的人选就成了朱棣的困扰。
经过仔细筛选过后,朱棣还是选择了这个年轻的设计师蒯祥。朱棣心想:“这个年轻人年仅十八就已经名震京城,想必是真的有两把刷子,那就让他来吧!”
于是在永乐四年的某天,蒯祥带着香山帮的成员北上进入北京,开始了他的设计生涯……
潜心建造十四年从永乐四年到永乐十八年,紫禁城终于完工了,当朱棣来到北京城的皇宫门前时,被皇宫正门的这座大门震惊了。
承天门如此巨大,但是这两扇大门上却没有一钉一铆,整座大门浑然天成,仿佛是一整块木头制成,但是世间又怎么会有如此之粗的树木呢?
为了进出方便,这承天门的大门是最后才修建的,而蒯祥为了让两扇大门看起来别具一格,利用榫卯结构设计了这两扇不用钉铆的大门。
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得到了朱棣和官员们的一致好评,蒯祥也因此得到了朱棣御赐称号“蒯鲁班”。
这承天门不仅仅是门板有出色的设计,门槛也不是一般的门槛。据说当时制作门槛时,朱棣特地送来了一块好木头,是缅甸的使者进贡来的。
从缅甸运送一块大木头到南京,可谓是费尽了千辛万苦,又从南京到北京,更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等这块木头运到北京后,蒯祥马上就对这块木头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将这块木头设计成了既实用又美观的好门槛。
原本这个事就结束了,可谁知木匠在分割这块大木头时,一不小心看错了尺寸,把木头锯得短了一截,所以这块木头就相当于是废了。
这块木头被废之后,蒯祥和这名工匠都逃不了干系,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赐死。蒯祥自然不想被杀,因此他一直在思考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这天他出门遛弯,见到街上有个卖烤鱼的,这个烤鱼人的一串串烤鱼吸引了他的注意。
当蒯祥看到这个卖烤鱼的人用一根柳枝穿过了两条鱼后,他一下子就有了灵感。
他赶紧回到施工的地方,让木匠雕出来了一个龙头,并且在龙口中挖出了卯眼,又在之前的那块好木头的两端挖出了榫头,三个组件一拼,就出现了一个精美的门槛。
这种门槛不仅漂亮,而且还很方便,甚至能拆卸,朱棣对这个门槛也是赞不绝口。后世将这种门槛称之为“金刚腿”,这也只是蒯祥留下的技艺之一。
蒯祥设计的紫禁城得到朱棣的认可,随后朱棣就又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设计皇家陵园。
古代的皇帝不仅重视活着时住的宫殿,对死了之后住的宫殿更加重视,因此朱棣又命令蒯祥这位大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了陵墓,如今这些陵墓也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无论蒯祥设计的皇宫有多么厉害,我们现在也看不到了,因为在这些宫殿完工八个月后,皇宫里便发生了一场大火。
一场大火化为灰第一代紫禁城完工八个月后,一场大火就将三座前大殿烧成了灰烬,这场大火并非人力所致,而是天命难违。
在那个没有避雷针的时代,高楼遇上雷电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而且一旦高楼起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烧完。
现代的高楼起火后,我们有高压水枪,但是古代可没有办法灭掉高处的火。这场大火,不仅烧掉了三座宫殿,还导致一位科学家丢失了姓名。
据说在这三座大殿建成之后,朱棣找来了一个对天象有研究的官员胡森,让这位官员预测一下这三座大殿什么时候会倒塌。
也不知道胡森怎么想的,他居然告诉朱棣:“这三座大殿在明年就会着火。”朱棣本来挺高兴,结果被胡森这么一说,马上就不高兴了。
他下令将胡森关进大牢,如果明年一年没着火,就要杀了他。胡森被关进大牢后坚持了几个月,但是这种等死的感觉实在是难熬,于是他服毒自尽了。
也正是在他服毒的这天,三座大殿被天雷击中,一起烧了个干净。
朱棣赶紧让人去放了胡森,结果胡森已经归西了。朱棣深感惋惜,厚葬了胡森。从古至今,紫禁城一共发生过四次大火,三次在明朝,一次在近代。
大火能烧掉宫殿,但是烧不掉木匠心中的手艺。被大火烧掉的宫殿总会被重建,蒯祥留下的手艺也会在一代代木匠手中传承。
尽管蒯祥这位大才子已经逝去千年,但是他的事迹和作品依然留在世上,留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