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天公重抖擞,23年前我们曾有一个力抗幼年科比的后卫

曼走庄园 2019-09-27 13:50:24

“中国篮球手们的‘分工’是极其明确的”,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我愣了一下,随后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如今的NBA联盟因为小球的风靡,场上的定位已经开始模糊化,控卫不再是要求能够顺利过半场+防守尖兵,分卫不再是投射辅助,小前锋更是需要投突结合、侧翼防守顶级、还得会组织会得分…

曾经,我们的后卫们并没有脱节,我们严格按照篮球发展的规律,控卫只要能过半场,投突不行你就别看篮筐,把球交给内线,比如刘炜、阿迪江、郭士强等;后卫你不要持球能力,你就只需要接球投,比如李春江、李楠、王仕鹏等。有人说是我们人种问题,我们黄种人就是做不到那么全面…只能靠身高优势碾压。挺反感这类言论的,可能在理念上我们落后于欧美,但曾经我们的后卫个人能力却比现在的后卫更好,比如“虎王”孙军(锋卫摇摆人),比如被认为得分能力1号位历史第一的李晓勇,再比如我们后卫线上的“大杀器”、被誉为“中国乔丹”的胡卫东。

不瞒您说,我人生中第一个知道并记住的中国男篮队员就是胡卫东,小时候都还没看NBA呢(大概96~98年间),隔壁邻居是一位体育老师并且主教篮球,算是我的篮球启蒙吧,天天去他们家串门,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年轻人,不着家是常态,而他在家也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打麻将,要么看胡卫东(当然,99年后NBA转播多了还带我看科比,看湖人)…在他的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中国乔丹”这个词(这个词真的90年代就有了)。所以,小时候闹过笑话,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强的篮球运动员是乔丹,第二是胡卫东,第三是奥尼尔、艾弗森、卡特等…

其实现在回忆起来,当初他看的大部分都不是直播,而是录播或者VCD/DVD录像,甚至我寻思着很多是看了又看的!胡卫东当年给人的震撼就是如此,一个年轻爱玩的人(小两口还经常因为他不着家吵架),在家的理由只有两个:打麻将和看胡卫东的录像!

前面我说中国球员分工很明确,控卫不得分、分卫不持球,但是胡卫东确实个“异类”,他不仅仅能投,而且能持球还能传球,爆发力、敏捷度都是亚洲最顶级,甚至趋于锋线球员的身体素质。写意的传球,飘逸的球风,给人的感觉就是潇洒。有国内球评这么评价过他:胡卫东是中国男篮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外援能做啥动作他就能做啥动作的人。

他是中国队两次国际大赛八强的头号得分手,94世锦赛和96奥运会三分球98投39中,命中率高达39.8%。这放到现在的中国男篮?那画面太美…

当然,一个更加著名的就是96年夏天中国男篮和湖人进行的一场友谊赛。

写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时我有点纠结,我在想,究竟《力抗幼年科比》这六个字要不要加引号?会不会有夸张、吹嘘的嫌疑?首先肯定得注明是“幼年”科比,否则就有点“标题党”的嫌疑了,但是“力抗”能不能加上去的?如果都没有什么直接对话各打个的就太不严谨了吧?

为了慎重起见,我重新看了一遍当年胡卫东30分的集锦,最后决定不用加引号!就是力抗!两人多次直接对话,胡卫东有面对科比的颜射,有背打科比后的转身后仰以及突破上篮,也有罚球线处启动后送给科比的追身大帽…虽然不是每个球都面对科比,但他们确实是那场比赛的两个直接对位的主角,两个“乔丹”的强强对话。

科比当然没有被“打爆”,即便18岁,即便从未打过职业联赛,即便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国际大赛”,他依旧拿到22分;可是胡卫东表现更加亮眼,尽管中国男篮85:105大败而归,但是面对拥有科比、费舍尔的湖人,26岁的他全场比赛命中6记三分得到30分。也正是这场比赛,让NBA的球探注意到了这位来自亚洲的飞人,成为了中国篮球打开世界大门的第一张明片。

【这场比赛当时在国内并不被人重视,甚至要查看全场比赛完整录像都很难,不过我猜在美国还是挺受人关注的,因为我在场边竟然看到了杰里-斯隆、兰尼-威尔肯斯、K.C-琼斯等殿堂级名帅的身影…】

你要说胡卫东真有乔丹的能力当然是夸张了,但是年轻时候的胡卫东确实是中国男篮的“大杀器”,任何得分方式都能够掌握,更有现代3号位才有的传球视野。其实不仅仅是他,孙军等几位锋卫摇摆人同样令人侧目,实用的同时不缺炫目的技术,那记270度转身后分球给底角的胡卫东令人印象极其深刻。

很遗憾,因为画质太渣,无法上传GIF…

胡卫东投射能力不如郑武稳定,可能是因为近视眼的关系?但是他能够像哈登一样连续胯下后接麦迪的干拔,出手点高,出手速度快;

胡卫东不是1号位,但他甚至比1、2号位摇摆人、双能卫李晓勇有更加娴熟的控球能力,可以随时客串1号位;

他的灵气不如孙军,没有孙军那种创造性的转身秒传(“虎王”可不止一次这么传球,都可以出个集锦了),但是他的视野一点都不逊色于孙军,和内线球员的挡拆更是当时的一大杀手锏;

他的突破在当年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比肩;

他的摸高360CM(数据不一定准确,可能更高可能更低,但误差不超过3厘米)即便放在整个中国男篮史上也是BUG般的存在;

他的防守不如“拼命三郎”张劲松,但他是CBA的抢断王;

我在某论坛看到过一件事,95年CBA刚开始运营,某天,江苏南钢搞了一个活动,这位球迷也到了现场,活动的规则就是和胡卫东斗牛,三个球,你要是能赢胡卫东就送南钢全面的VIP门票。我想吐槽一下,你这也太抠了吧?赢胡卫东是什么概念?你应该改改规则,应该是胡卫东进3个球,挑战者只需要进1个球就算赢。这样挑战的观众可能运气好接球随手一丢进个三分对吧?而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小时下来,所有挑战者(据称还有两个是在役大学专业篮球队员)竟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过哪怕1分…

我很好奇,哪怕你随手丢一个远投或者身高体壮的挑战者背筐挤到篮下总能得个一分吧?不是还有职业运动员么?科比和碧昂丝父亲单挑不是也能得分么?

原因是这样的,听说所有人要么被断球要么被盖帽要么被逼得自己失误,总之没有一个人能够顺利出手。果然,都是举办方的“套路”啊!就是不想送VIP呗!

胡卫东除了身体素质外任何一个方面在他那个时代都不是中国最好的,但是任何一个方面在那个时代都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曾经同一年拿下得分王、三分王、助攻王、抢断王,35岁“高龄”依旧可以贡献场均14.5分并且创造单场55分的得分纪录。

人种论?虽然他是中国篮坛后卫群中罕见的天赋,但中国男篮的后卫曾经真的不差,我们也涌现过孙凤武、胡卫东、孙军、郑武、李春江、李楠、孙悦、刘炜、王仕鹏等一批能够接近NBA水准甚至已经达到NBA水准的球员。

总是说我们的人种不行,但我们当年也有优秀的人才,只是现在我们越来越难发掘这些人才。我不知道原因,只想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 阅读:67
评论列表

曼走庄园

简介:悬案、谜案、大案、奇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