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欧三方瓜分乌克兰,泽连斯基的处境,与这位中国皇帝如此相像

乒乓羽阁 2025-02-28 20:12:38

历史总在重复,只是换了演员。当美俄欧三方在乌克兰的棋盘上推杯换盏时,泽连斯基的无奈与清末光绪帝的困顿,竟跨越时空形成了一种荒诞的镜像——一个是21世纪“民主斗士”,一个是19世纪末“维新皇帝”,却同样沦为列强博弈的提线木偶,眼睁睁看着自家国土被瓜分殆尽。

“分蛋糕”的现代版本

如今的乌克兰,活脱脱成了国际政治的“资源韭菜田”。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称“美国帮助乌克兰抵御俄罗斯,理应得到回报”,并点名要稀土、石油等“任何我们能得到的东西”。欧盟也不甘示弱,派专员塞茹尔内带着“双赢”协议奔赴基辅,宣称要从乌克兰30种关键矿产中拿走21种,还贴心地强调“绝不会让协议不公平”。而俄罗斯早已“闷声发大财”,通过实际控制顿巴斯等地,将乌克兰五分之一的领土收入囊中。

这一幕像极了清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场景:美国是“门户开放”的现代代言人;欧盟扮演着英法的角色;俄罗斯则如沙俄般吞并土地。泽连斯基像光绪帝一样,坐在龙椅上(或总统宝座)发号施令,却发现自己的签字笔不过是列强协议的橡皮图章。更讽刺的是,当美俄在沙特秘密谈判时,乌克兰官员竟是通过媒体报道才得知自己被“安排”了——这和当年李鸿章签《马关条约》前被蒙在鼓里有何区别?

“代理人战争”背后的韭菜经济学

泽连斯基的困境,本质上是代理人战争的终极代价。美国前总统拜登将乌克兰武装成“抗俄先锋”,消耗了俄罗斯却也榨干了乌克兰。如今特朗普上台,直接掀桌子喊停:“打仗可以,但得用稀土还债!”这堪比清末“庚子赔款”的现代翻版——只不过当年的白银换成了稀土,八国联军变成了美俄欧。

更荒诞的是,欧盟一边高呼“支持乌克兰主权”,一边却在矿产协议里暗藏玄机。塞茹尔内口中的“互惠互利”,实则是用重建援助的胡萝卜钓走乌克兰的战略资源。这种“既要当救世主,又要做资本家”的做派,与当年列强以贷款控制清朝铁路矿产如出一辙。难怪乌克兰媒体自嘲:“我们成了美欧资源拍卖会的展台。”

光绪帝2.0:泽连斯基的囚徒困境

泽连斯基如今的处境,比光绪帝更进退维谷。若拒绝美国协议,特朗普威胁“立即停止军援”;若签署协议,乌克兰将背负十代人偿还的“资源债务”。这让人想起《辛丑条约》签署后,光绪帝悲叹:“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泽连斯基的“维新变法”——加入北约、收复领土——早已被美俄联手掐灭:特朗普直言“乌克兰加入北约不现实”,俄罗斯则用枪炮划定了新国界。

更黑色幽默的是,泽连斯基甚至不如光绪帝“体面”。当美俄在沙特谈判时,乌克兰官员起初连参会资格都没有,后来勉强被“施舍”一个座位,却对协议内容毫无话语权。这种“被代表”的屈辱,堪比李鸿章在谈判桌上被伊藤博文逼着割让台湾。

历史的轮回与讽刺

这场瓜分盛宴中,唯一不变的逻辑是弱肉强食。美国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巩固了地缘屏障,欧盟试图分一杯羹,而乌克兰失去了25%的人口、20%的领土和未来50年的资源主权。正如清末沦为半殖民地后,中国民族工业被扼杀在摇篮,今天的乌克兰也注定成为资源附庸——特朗普要稀土,欧盟要锂矿,俄罗斯要黑土地,至于乌克兰人想要什么?没人在乎。

历史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当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痛斥“普京是骗子”时,他或许没意识到,自己正重复着光绪帝向列强控诉“洋人欺我太甚”的剧本。不同的是,光绪帝还能以帝王之躯囚禁瀛台,而泽连斯基连悲情退场的资格都没有——毕竟,美国需要他活着签署协议,俄罗斯需要他活着背锅,欧盟需要他活着证明“民主价值观”的胜利。

新列强时代的启示

乌克兰的悲剧,撕下了现代国际秩序“文明”的面具。当特朗普喊着“美国优先”、普京划着势力范围、冯德莱恩推销“双赢协议”时,他们与19世纪的殖民者并无本质区别。泽连斯基的困境提醒我们:小国在强国博弈中从来不是棋手,而是棋子——甚至是棋子上的一块漆皮。

或许百年后,历史学家会如此记载:“2025年春,美俄欧三方于基辅签署《新××条约》,乌克兰遂成资源殖民地。泽连斯基颁《罪己诏》曰:朕实不德,致百姓流离……”只是不知到那时,可还有人记得,这位演员出身的总统,曾在联合国挥舞着T恤高呼“拯救乌克兰”?

0 阅读:11

乒乓羽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