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作为诗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鼎鼎大名。
纵然如此,他自己的人生功名却充满了坎坷。
尤其是出身商贾世家,很早就被剥夺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好容易能够奉诏入京,但是很快又赐金放还。
一辈子雄心壮志,却也是一生落魄。

不过这落魄的人生际遇也给了他,给了唐诗的幸运。他一辈子都在流浪,也一辈子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祖国的土地。
他看到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也写下了那些清新无比的诗歌。
公元740年,39岁的李白在来到了今天的河南南阳,写下了一首唐诗,叫《游南阳清泠泉》。
这首诗有点乐府的味道,只有30个字儿,但是却包含了丰富的内蕴,也展现出对此地风景的赞美。
游南阳清泠泉
李白〔唐代〕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
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尤其是“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最后那10个字,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幅非常美丽的画卷。

有人评价李白唐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十个字当之无愧。
河南南阳在今天很出名,但是在历史上他也是有着美丽的景色的。李白写这首唐诗时,正夕阳西下。
在晚霞的笼罩当中,万物都发散出美丽的光芒,诗人也沉醉其中。
而这泉水在这夕阳当中愈发感受到一股清凉。尤其是第二联,“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余晖眷恋着流水,迟迟不肯离去,此情此景,让人心内心柔肠百转。
也正是因为这幅画面,让李白也想起了久违的故乡。想家思乡是人的一辈子不变的主题,尤其在诗歌当中,那流水就是愁绪的象征,荡漾游子情这句唐诗,更是非常直白地表达了出来。

思乡之情一旦引起,诗人就抬头望天,看到那一轮明月。诗人想要一首歌来解愁,不料想愁绪更加沉重。一曲终了,连古松树都在风吹之下发出声音,好像都被李白的这种思乡之情给打动了。
李白的诗都是如此,三言两语却充满着一种清秀之美。他在南阳留下的这首唐诗,完全可以成为南阳旅游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