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近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9月23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第十六次推进会召开,现场观摩学习宝塔区和安塞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会议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创新载体和形式,推动农村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与农村党建、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文化保护等工作有机融合,更好为乡村振兴赋能。为展示延安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在文明延安公众号推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巡礼》专题,希望各县(市、区)能相互学习借鉴,以点扩面,在全域范围内推广。
安塞区:
建设和美乡村 共筑幸福家园
安塞是“为人民服务”的发祥地、“党员承诺制”的发起地,也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安塞区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把“和美乡村、幸福安塞”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等活动,有力有效提升了全区群众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三个到底”履职 扛稳扛牢“文明之责”
一是坚持“一盘棋”统到底。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各方协调推进、全民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齐发力、各方共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一把手”抓到底。落实区、镇(街)部门、村(社区)三级党政“一把手”责任,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带头推动,打造了沿河湾镇茶坊村、高桥镇南沟村2个省级“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示范点,22个区级示范点,实现一抓到底、梯次铺开、高标推进。三是坚持“一条心”干到底。制定安塞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移风易俗行动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对目标、任务、措施再明确、再细化、再夯实。通过季度观摩、半年督查、年终考评等推进机制,打好督考一体“组合拳”,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责任落地、任务落实,全面提升工作质效。
“三个阵地”助力 浸润滋养“文明之花”
一是建强用好组织阵地。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滋养重要作用。整合了原村上的“四会”新成立了“乡风文明议事会”和“红白喜事简办中心”,细化优化组织成员、工作程序、服务内容、激励机制,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持续见贤思齐、明理向善。二是建美用活环境阵地。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改路、改水、改厕和乡村绿化、美化、净化,累计改造户厕1.9万座,创建示范样板村23个,重点达标村86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更加靓丽。三是建全用活文化阵地。坚持“建管配用”一体推进,建立文化长廊、文化墙等文化景观100余处,打造了魏塔、李塌写生绘画基地。组建了安塞群众千人合唱团,开展活动300余场次,群众参与人数累计达约15万人次。年均送电影下乡350余场次、送戏下乡250余场次,实现了群众活动有阵地、精神文明有依托。
“三项工作”赋能 共育共享“文明之美”
一是深化文明培育。在中小学校抓实“张思德思政”品牌,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评选出全国最美家庭3户,全国文明家庭1户,中国好人6人,陕西好人13人,月度延安模范28人,市级文明家庭2户,营造了人人争做社会文明进步推动者的浓厚氛围。二是拓展文明实践。推出了“张思德文明服务+”活动品牌,将张思德文明服务融入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文明实践、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文明服务活动33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次。打造了“习语广播室”“向阳花爱心驿站”“鼓乡好家户”等志愿服务品牌。深入镇村开展环境整治、扶残帮困、移风易俗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次,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暖民心、聚人心。三是加强文明创建。建成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村镇25个,区级文明村镇67个,实现文明村镇创建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十个一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乡风民风。
来源:安塞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