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李星云为何阻止暗杀行动,“大反派”李嗣源是少有的明君

梦里磕青史 2023-01-15 08:52:05

《画江湖之不良人》第五季已经完结,在最后一集中,名为将军巴尔,实则为不良人总舵主的三千院企图对李嗣源进行暗杀,以颠覆又一个企图代替唐王朝的政权。

其实,从动漫第一部一直到第五部的推进,李嗣源实际上是一名反派,而不良人也一直以大唐为敌的政权进行斡旋,如此不良人对李嗣源的暗杀是合理的,但三千院的暗杀却被李星云终止,李星云作为大唐王朝最后的遗孤,在之前的故事刻画中一直是与李嗣源势不两立的。

可为何在这最后一集中,却要亲自出手阻止暗杀呢?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少不了导演的伏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真正的五代十国历史上,李嗣源确确实实是登基称帝的,在剧中作为“大反派”的李嗣源,却是五代十国时期少有的开国皇帝。

李嗣源是五代十国所有皇帝中比较出色的一位,是为唐明宗,本篇文章,我们就来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为什么李嗣源杀不得?

李嗣源是晋王李克用的义子,同时也是李克用手下的一员大将,在整个晋国军队南征北战的数年中,李嗣源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作战勇猛,武艺高强,人送外号李横冲,在那个时代是仅次于战神李存勖的存在。

原本在李存勖逐鹿之下的军队,已经成为各路诸侯中最为强大的存在,后来建立的唐政权也相对稳固,而李嗣源也有部分政治才能,如果故事就这么进行下去,那么,李嗣源与他的义弟李存勖或许也会成为忠臣与明君。

可是李存勖的政治才能远远没有他的军事才能出众,在登基之后,他开始了对诸多朝廷大臣的猜疑,导致很多忠臣良将被杀,就连李嗣源也没有得到李存勖的信任,差点因冤被杀。

李存勖的做法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愤怒,原本五代就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后唐政权刚刚建立,本身就不稳定,李存勖杀功臣的行为也引起了众多人的不满,于是很多部下因此被逼谋反,李嗣源自然也在其中。

作为李克用名义上的长子,再加上他的军事才能,以及平时温和的处世态度,反叛军推举李嗣源为首,希望他能够带领军队推翻李存勖的统治。

李嗣源原本是并没有想过反叛的,在率领反叛军南下的过程中,他也曾想过直接带领叛军向李存勖认错,但考虑到李存勖曾经的所作所为,再加上他的女婿石敬瑭不断地进行思想工作,李嗣源最终下定决心,率军向开封进攻。

李存勖对于下属的反叛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时之间恼羞成怒,想要重新率军上阵杀敌,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他曾经骁勇善战的部下已经分崩离析,有的因为他的无端猜疑而被杀,有的则已经反叛到了李嗣源的麾下。

而如今,在他身边能够依靠的也只有他平时比较宠幸的伶人,于是,李存勖只能带着军心散乱的部队去迎战李嗣源,但李存勖还没有到开封,就已经收到了开封被攻占的消息,这让本就混乱的军队开始分崩离析,大批士兵开始逃亡,甚至有人直接反叛到了李嗣源军中。

后来,这位五代历史中的第一战神,因为寡不敌众被反叛军的乱箭射倒在地,在他去世后也无一人为他收尸,曾经逐鹿中原的胜利者,最终却死于这样不堪的方式,成为了五代十国时代的一个笑话。

李嗣源入主洛阳,在各路将军大臣的拥戴之下成为皇帝,开始了他的统治。

其实李嗣源本人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他出生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没有多少机会读书,成为李克用的义子之后,也更多的是征战沙场,以我们现代的话来讲,李嗣源应该属于一个文盲,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文盲皇帝,却成为了五代乱世当中少有的明君。

因为不认识太多汉字,所以李嗣源继位后的所有文件都要由别人诵读之后才能明白,但李嗣源却并没有因此疏忽国事,反而是坚持汉唐以来大学士开筵讲授儒家经典的传统。

尽管自身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过程充满艰难坎坷,但李嗣源的这种态度却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崇尚武力、连年混战的风气,让社会难得地平静下来,过了几天安稳日子,这也是五代战乱数十年中唯一的短暂和平。

除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之外,李嗣源还大力推行勤俭节约的风气,对于李存勖在位时期导致的奢靡浪费进行整改,将以前蛊惑李存勖贪图享乐的宦官和伶人处死,更是将皇宫之中大批用人进行遣散,只留下了一些中老年的宫女打理皇宫中的日常事务,将其他的众多人都还归于社会。

同时,李嗣源还减轻赋税和差役让社会恢复生产力,由此来看,李嗣源确确实实做到了还政于民,让当时的社会能够安定下来,重新焕发生机。

据传言,李嗣源最爱的是聂夷中的《“伤”田家诗》,所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这首诗中的悲天悯人之情怀令人感动,如果《“伤”田家诗》大家并不清楚的话,那么来说说作者的另一首诗大家或许就明白了,这位作者还有一个更加出名的系列,叫作《悯农》。

其中《田家》更是妇孺皆知,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农民阶层的尊重和对粮食得来不易的感慨。

李嗣源喜欢这样的作品,就与曾经李存勖只喜欢与伶人唱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李嗣源执政确实保证了底层阶级的生存空间。

他虽然是一位以武力立足于乱世的将军,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又非常共情于平民阶层在乱世当中所遭受到的苦难,拥有着一颗怜悯百姓的心。

其实这也与李嗣源的出身不无关系,他虽然是李克用的义子,但其实他真正的家族并不是当时的贵族,反而是一介平民,对于底层的平民有着非常大的共鸣和亲和力。

在他的执政思维中带着纯真质朴的平民意识,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之后,不仅没有像李存勖那样贪图享乐,甚至没有急于发动大一统的战争,想的不是如何为自己建功立业,让自己名留汗青,而是想要切实地为当时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平民百姓做一点实事,让天下和乐太平。

在他继位之后,对于冗杂的中央官员系统进行了精简,减少了国库的开支,撤销了不必要的官位,增强了办事的效率,同时,他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多有一些大汉王朝开国之初的味道。

在他执政的七年当中,社会生产力相应地得到恢复,民生得到安定,人民群众也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而其他的皇帝,哪怕赢得了诸侯征战,成为了九五之尊,也从不愿意给百姓片刻的休息机会,只有李嗣源看到了平民阶层的水深火热。

这一点在动漫当中也有体现,我们在动漫中可以看到,太原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对于李嗣源也是拥戴的,这与真实的历史不谋而合,所以天下初定,李嗣源确实不能杀。

只不过,李嗣源虽然有为民执政的心思,他不愿意发动战争破坏安稳,但他却忽略了,在他的政权外围还有不少人对他虎视眈眈,所以,后唐的安定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危机。

与此同时,李嗣源在子嗣方面也有着很大的缺陷,他当皇帝的时候已经60岁了,可哪怕如此,在他继位之后却一直没有确定储君,而他的儿子又多是心胸狭窄、凶残暴虐之辈,因此后唐政权的后续一直都没有着落,这也就引发了他诸多儿子的不满。

尤其是他的次子李从荣,李从荣蛮横骄纵,但同时又有几分军事才干,他不满父亲不立储君的决定,眼看着李嗣源卧病在床,竟然动了夺取政权的心思,于是开始拉拢朝廷重臣,但是当时处在重要地位的几位枢密使都没有回应他的“好意”,这让李从荣勃然大怒,准备强行进攻洛阳城,好在这次的反叛事件被李嗣源的孙子李重吉给化解了。

李重吉指挥宫廷禁军拼死抵抗,随后指挥使朱洪实率大批骑兵赶来,直接将反叛的李从荣夫妇以及他们年幼的孩子杀死。

虽然谋反的事情解决了,但本就已经染病的李嗣源却因此事加重了病情,几天之后就在病痛交加中撒手人寰,享年67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李嗣源虽然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有一种发自心底的善良,他是仁爱的,是真正为民着想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很大,也是五代十国当中为数不多评价很高的皇帝,他的质朴更是让五代十国这个昏暗的乱世有了一丝光明。

因此,李嗣源的事情在一部以历史为前提的动漫之中是不宜一笔带过的,如此一来,主角出手阻止对李嗣源的暗杀也就有迹可循了,只不过,李嗣源在动漫当中的定位是一位反派,我们且看后续剧情如何处理。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