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德云社“撂地当年”非相声行业首次,纲丝鼓吹等同招黑

审配看娱乐 2023-12-03 12:55:18

相声圈在网上存在诸多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友之间存在代沟和信息差。

阅历深的相声爱好者普遍听相声都是十几二十年以上,对相声行业前辈到骨干再到后起之秀那是如数家珍,各种相声段子、常识和轶事典故也能娓娓道来。

一些阅历比较浅的网友很多人听相声的历史只有十来年甚至几年,而且像德云社粉丝中就有不少人喜欢高调宣布只听德云社,他们对相声的了解几乎全来自德云社以及纲丝自媒体。

这样一来,代沟和信息差就产生了,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纲丝在有些相声常识上经常会出现错误,如果表现在纲丝自媒体那里,那就是造谣了。

德云社癸卯年纲丝节其中有个专场叫“撂地当年”专场,因为这场演出有些特殊,德云社官微不光发了节目单还特意发了现场座位图。

从节目单上看,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的传统相声,主打就是传统老活。

从现场座位图上看,他们努力模仿搞得像传统撂地场子,所以才叫“撂地当年”相声专场。

如果是老纲丝和相声爱好者看到了,一般就会“哦”一声,表示不错但也不会感到惊奇,因为这玩意儿并不新鲜,都是别人玩儿剩下的。

但笔者看到之后给一位天津相声界人士留言:等着吧,马上就有人说这是德云社的一个盛举,而且是相声界第一次有人这么干。

本以为纲丝自媒体好歹会在演出结束后再鼓吹的,结果节目单刚发出来就有一位和郭德纲联络密切号称能在德云社后台吃水果的纲丝自媒体等不及了。

这位纲丝自媒体先说:最特别的是撂地专场,真的是把当初相声150年前的样子呈现给大家。

这话就出问题了,不严谨,150年前那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候别说张寿臣马三立了,就连焦德海和马德禄还没出生呢,那时候的相声还没进入撂地时代。

相声的表演场合先是画锅,也就是艺人在地上随便划拉一个圈儿,自己站那儿圆粘(招揽顾客),等人围过来了,说一两段相声把人家逗乐了赚个打赏钱。

撂地则要高级一些,需要有观众坐的条凳,还要有演员使用的场面桌,条件好的还会拉上帷幕篷布,就像早前农村大集上那些草台班子一样。

艺人们表演完之后,或自己或小徒弟拿起小笸箩到观众席杵门子(要钱),一般说一会儿杵门子一次,极端情况参考侯宝林相声《三棒鼓》,那是唱一句来要一圈,把大妈都吓跑了。

撂地和画锅的区别不光在桌椅凳子和帷幕,撂地的地皮是要交钱的,画锅则不用,所以撂地其实相当于开店,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相声艺人就能开得起来的,天桥比较有名的相声撂地场子是焦德海和刘德智的,那都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再有一个,这种撂地零打钱的相声经营模式在解放前一直都有,后来相声进入茶社时代多数相声茶社也依然是零打钱,和撂地差别不大但场地条件好了很多,当然成本也高了。

解放后随着相声艺人都进了院团,撂地模式这才彻底消失,距今七十多年。所以,这个还原“150年前相声的样子”显然不够严谨,真还原的话那应该跑到路边演求打赏,实在不行也可以学听云轩开相声直播,免费演等打赏,那样从本质上就和画锅时代差不多了。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这位纲丝自媒体说“(德云社撂地专场)目前在相声界业内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这就已经构成造谣了,笔者说什么也要辟谣一下。

为什么笔者对这件事印象比较深刻呢?笔者写过《传统相声留给世间的最后一抹光影,记天津“原生态”相声演出》,发文时间是2018年12月26日。

这篇文章回顾了2011年发生在天津谦祥益文苑的一场“原生态”演出,演出演员名单如下(按岁数排):张永熙、于佑福、田立禾、刘文步、黄铁良、张文霞、魏文华、尹笑声、李伯祥、王文、魏文亮。

2011年演出时年龄最小的是魏文亮都七十一岁了,岁数最大的张永熙已经接近九旬,从辈分上看则是从寿字辈、宝字辈再到文字辈齐聚一堂,从那次之后相声界就很难再有能聚齐如此之多前辈的公开演出了。

为了这次原生态演出,谦祥益专门定制了条凳,甚至还专门定制了小笸箩,谦祥益的工作人员穿上那个时代的小褂都变身伙计在台下打钱卖货,卖的零食还是水萝卜。

为了营造这种原生态氛围,尹笑声还特意给工作人员做了培训,告诉他们以前相声茶社里那些小伙计的动作要领,尹先生对这些事门儿清,一方面他自己就在茶社干过,另一方面他父亲尹寿山当年就是茶社掌穴。

演出开始前,先是由王文先生献上相声行业的祖传手艺“白沙撒字”,当年的圆粘手段之一,现在会唱的多,会撒的可就不多了。

老相声艺人们先是合唱了开门柳儿《发四喜》,然后是群口相声《才来先生》,这都是撂地时的正经老套路。

接着都是传统相声《打日本》《山东话》《绕口令》《学大鼓》《方言误》,魏文华魏文亮姐弟俩又拿“你姐夫”砸挂引起全场大笑,不错,相当于刘文亨也来了。

马三立弟弟马四立的妻子于佑福则和岁数最大的张永熙搭档,这是于老姑人生最后一次演出,可惜回婉华没来。

大轴节目是大双簧,刘文步担任前脸儿,其他几位艺人担任后身儿,整整七段,双簧第一人全拿下了。

全场演出在老前辈们合唱的《劝善歌》中落下帷幕。

之所以笔者当年在文章标题中用了“最后一抹光影”这句词,主要是因为这些老前辈基本上都在旧社会真正干过撂地进过茶社,他们不仅会表演这些正宗的传统相声,自己也是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等到这些老前辈慢慢退出舞台,其他人不论怎么表演都是在模仿他们,所以谦祥益的这场原生态演出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当然,谦祥益在之后也没有放弃“原生态”这个理念,他们不仅创办了谦祥益原生态相声体验馆,还由年轻演员们多次再现原生态模式的相声演出。

当纲丝自媒体看到德云社也学谦祥益搞“撂地专场”时激动到语无伦次倒也可以理解,但也不能空口造谣吧,人家谦祥益招谁惹谁了。

所以,看明白了吧,这就是相声圈发生争议比较多的重要原因,有些人不光是不懂相声的问题,他还不好好学,看起来他是在为德云社做宣传,实际上由于水平不行鼓吹的一些过誉之词却又是在给德云社招黑。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3-12-03 21:44

    别心虚啊!不怕七条新规就别换马甲啊?!看换马甲17个粉丝,没钱赚了!!!辛苦几万字人家几十亿了。。。。。。。。。。。对了,满羿启贺们啥下场?!

  • 2023-12-03 15:57

    再辟个谣,中国第一家恢复相声小剧场演出的是天津的众友相声团,而不是某云社

审配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