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和大家一同探讨了五行、五脏这些与 “5” 相关的知识,今天继续分享五常、五伦、五欲和五德中蕴含的人生哲学,期望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启发。

五常:为人处世的指南针
五常包含仁、义、礼、智、信,是老祖宗传下来,帮我们在生活里找准方向的为人处世准则。
先聊聊 “仁”。有一位支教老师,从繁华都市奔赴偏远山区的小学。那里条件差到超乎想象,教学设备稀缺,孩子们的课本破旧不堪。但这位老师毫无怨言,一心扑在教学上,还无微不至地照顾学生生活。孩子生病,他不辞辛劳背着孩子翻山越岭去看病;遇到有孩子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他毫不犹豫自掏腰包资助。这实实在在的行动,就是 “仁”,是将心比心、关爱他人的善良。
说到 “义”,在热闹的周末市集,有几个年轻人为难一位摆摊的少年,不仅弄翻摊位,言语也很不客气。这时,路过的一位小伙子站了出来,他语气坚定、条理清晰地说道:“大家有问题好好说,这样欺负人可不对。” 一番话让那几个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事情和平解决。小伙子的做法,诠释了 “义”,就是在看到不合理的事情时,勇敢站出来主持公道 。
生活里,“礼” 随处可见。参加商务活动时,你会注意到有些人总是礼貌待人,对服务人员微笑致谢,与人交谈时专注倾听,不随意打断。这些小小的举动,传递出尊重,让人与人相处更加融洽,这便是 “礼” 的魅力。
“智” 也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有个人工作之余,始终坚持自学编程、摄影等技能。后来公司业务调整,面对新的工作要求,很多人感到力不从心,而他凭借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出色完成任务,还热心帮助同事解决难题。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这就是 “智”。
在合作项目中,即便遭遇合作方临时变卦、团队成员请假等棘手状况,有的人依然坚守承诺,想尽办法协调资源、调整方案,日夜赶工,按时交付成果。这就是 “信”,是合作的基石,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关键。践行 “五常”,为我们的人际关系筑牢了基础,而在中国传统人伦观念中,“五伦”同样深刻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五伦”。

五伦:人际关系的温暖纽带
五伦,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它像一条条无形却坚韧的纽带,把我们和身边人的关系紧密相连。
先看父子有亲。有位老人,子女在外地工作。但子女每周都会准时打电话,关心老人的身体,细致叮嘱按时吃药、注意保暖。逢年过节,早早安排行程回家陪伴。老人身体不适时,子女会立刻请假回来,在病床前悉心照料。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回报,是亲情最温暖的体现。
工作中也存在 “君臣有义”。有的领导特别为下属考虑,主动给下属争取培训机会,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帮忙制定学习计划。下属也会全力以赴,为了共同目标拼搏。领导与下属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在家庭生活里,常见夫妻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丈夫在外辛苦打拼,回家后也主动分担家务;妻子操持家中大小事务,把家里打理得温馨舒适。遇到重要事情,夫妻二人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决策。这就是 “夫妇有别”,夫妻携手经营生活。
有一家人,哥哥对弟弟妹妹关爱有加。小时候,弟弟妹妹被欺负,哥哥总是第一时间护在前面。长大后,弟弟妹妹在学业和生活中遇到问题,都会找哥哥商量。妹妹考研压力大,哥哥不仅在精神上鼓励,还帮忙收集资料、联系学长学姐请教经验。这诠释了 “长幼有序”,兄弟姐妹间的关爱与照顾。
朋友之间,“朋友有信” 至关重要。当一方遭遇挫折,比如创业失败心情低落,另一方会带着关心赶来,陪其聊天,倾听烦恼,分享自己的经历鼓励对方。甚至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帮朋友度过艰难时光。这样真挚的友情,让生活更有温度。稳固的 “五伦” 关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情,而生活中,“五欲” 也在悄悄影响着我们。

五欲:把握欲望的平衡艺术
五欲,通常指财、色、名、食、睡。欲望就像一把双刃剑,适度把控能为生活增添动力;一旦过度,就会成为生活的负担。
有个职场人,一心扑在追求财富上,每天加班、频繁应酬,生活被工作填满,逐渐疏远了家人和朋友。母亲生病住院,他因外地项目未能及时赶回,病情加重后满心愧疚。事业虽有成就,升职加薪,却失去了生活乐趣,身体也因过度劳累出现问题。这就是过度追求财欲的后果。
还有人过度追求外在形象的完美,在美容护肤和塑形上投入大量金钱与时间。为了维持所谓的完美身材,每餐只吃少量蔬果,不仅身体机能下降,还患上了厌食症。与此同时,频繁进行医美手术,最终导致脸部出现严重的排异反应,这便是过度追求色欲的危害。
有的为了出名,不惜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在学术圈被曝光后,身败名裂,之前积累的声誉毁于一旦,还失去了同行的尊重与信任,这是过度追逐名欲带来的恶果。
有个美食爱好者,毫无节制地享受美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甜品和肉类,很少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体重飙升,行动变得迟缓,还患上了“三高”。这正是没控制好食欲的结果。
还有人过度贪恋舒适的睡眠,常常赖床不起,导致生物钟紊乱,白天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下,错过许多提升自我和社交的机会,这便是过度沉溺睡欲的后果。
五欲本身并无对错,关键是我们要学会适度控制,保持内心的平衡,不被欲望左右。只有这样,才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学会驾驭五欲,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控生活节奏。而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离不开“五德”的修炼。

五德:修养品德的成长阶梯
五德,即温、良、恭、俭、让,是我们提升自我、修养品德的重要方向。
在小区里,有人因停车位发生争执。这时,一位老者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先安抚双方情绪,再耐心倾听诉求,和颜悦色地劝解:“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得。” 在老者的调解下,双方心平气和地解决了问题。无论面对什么事,老者都态度温和,让人如沐春风,这就是“温”;
有位志愿者,常年投身公益活动。得知山区孩子缺乏学习用品,便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和物资,亲自送到孩子手中,还在当地支教一个月。支教期间,发现有孩子因家庭贫困性格内向自卑,就常和他们聊天,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改变命运。他用行动传递善良与爱,这便是“良”;
参加行业研讨会时,有位知名专家,尽管在业内声名赫赫,但对每一位发言者都认真聆听,发言结束后给予真诚赞美和建议。有年轻研究者发言紧张,表达不太流畅,专家带头鼓掌并鼓励:“你的观点很新颖,虽然表达上还有进步空间,但这正是成长的机会,继续加油!” 他的尊重与鼓励,赢得众人敬重,这就是“恭”;
有位长辈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虽不富裕,却处处透着整洁与温馨。剩饭剩菜从不倒掉,下顿热了接着吃,常念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就是“俭”,是对生活的敬畏和珍惜;
有位职场精英能力出众,却从不居功自傲。每次项目成功,都把功劳归功于团队成员,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团队完成重要项目,领导表扬时,他说:“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努力,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 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氛围融洽,大家都愿意和他合作,这便是“让”。
在历史传统文化中,每一个与“五”相关的概念,都承载着古人深邃的思想与无穷的智慧。它们是先辈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下期,我们将走进五岳、五方等自然与空间维度的 “五” 的智慧,继续解锁更多人生的奥秘,敬请期待《探寻 “五” 的智慧:解锁人生密码(之三)》。

#传统文化 #传统哲学 #国学 #人生智慧 #处世哲学 #生活哲理 #文化解读 #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