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过紧日子” 成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中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立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与运营挑战。深入剖析公立医院 “过紧日子” 的现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并对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对于合理规划公立医院发展战略、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原因、现状
1. 财政投入不足: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公立医院规模扩大、设备更新等所需资金增多,但政府财政投入增幅有限,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迫使医院自行筹集更多资金。
2. 医保支付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从按项目付费逐渐转向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等预付费模式。医院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超出医保支付额度的部分需自行承担,这使得医院必须精打细算。
3. 运营成本上升:人力成本方面,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提升,工资福利不断上涨;物资成本如药品、医疗器械采购价格受市场波动、研发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而上升;同时,医院的能耗、设备维护等费用也在增加。
二、挑战
1. 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公立医院可能面临设备更新滞后、药品和耗材采购受限等问题,这对能否持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精准的医疗服务形成挑战。例如,一些先进的诊断设备无法及时购置,可能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
2. 人才队伍稳定与发展:“过紧日子”可能导致医院在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方面的投入减少。一方面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限制了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交流等提升机会,不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 信息化建设推进:医疗信息化是现代医院发展的趋势,但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资金短缺会使公立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升级、智慧医疗平台搭建等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受阻,影响医院管理效率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提升。
三、应对策略
1. 优化内部管理:
- 成本控制:建立全面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对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监控,开展成本效益分析,杜绝浪费现象。例如,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谈判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 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成本控制、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分配绩效奖金。
2. 拓展收入渠道:
- 医疗服务创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特需医疗服务、康复护理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等多元化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增加收入来源。
- 加强科研转化:鼓励医院科研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如研发新型医疗技术、药品、医疗器械等,并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方式获取经济收益。
3. 争取外部支持:
- 政策扶持:公立医院应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反映医院在运营中面临的困难,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医保政策倾斜,如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增加医保支付额度等。
- 社会合作:加强与企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捐赠、合作办医、设立医疗救助基金等形式,获取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缓解资金压力。
原创 医管赋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