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父亲是个文盲,一辈子出大力的他,将我们兄妹六人抚养长大

孕婴帮丫 2022-02-11 19:02:39

文:怡人

图:来自网络

明天父亲就离开我一百天了,此刻的我思绪万千,泪流满面,千言万语,万语千言道不尽我对父亲的思念。

几个月来,从来不需要想起,时刻也不会忘记的是父亲那乐观的性格,和蔼的笑容,每次想起,瞬间泪奔,哽咽不能自己,看到我哭红的眼眶,女儿常常劝慰:“妈妈,你的视力那么不好,可不能再哭了,再说外爷爷90多岁,没受啥罪,也算寿终正寝了,姥姥和外爷爷健在的时候,你经常去给他们送吃的,穿的,洗衣服,理发,已经做的很好了,没啥遗憾了。”

话虽说有道理,但我还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总觉得父亲还在,笑眯眯地坐在门口,和父亲相聚时的美好时光,如幻觉般时时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但他又很聪明,他会砍木头鞋底,然后上面用芦花编成我们冬天穿的毛窝子;以前用的铁锅,砂盆坏了,他会锔锅锔盆;他会用木匠不用的边角废料自己订小板凳;他会支农村烧柴禾的自来风锅;他一个人能盖猪圈、搭羊圈。

父亲心地善良,干活不遗余力。曾听母亲说过,当年挖河工,两个人一辆板车,我们村一个人身材矮小,没人愿意和他搭伙,父亲却接纳了他,拉车时父亲不惜力,一条崭新的麻绳被父亲拉断,所以父亲踏实肯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我小时候农村大部分都是土墙屋,父亲经常被邻居请去挑墙,就是一个在下面,把和好的泥巴,用三齿叉子往上抛,另一个站在上面,用叉子接住垒在脚下,一叉一叉积少成多,墙慢慢增高。父亲就是在下面的那个人。

有一年的冬天,我也就四岁左右吧,哥哥带我去玩,推开两扇紧闭的房门,里面热气腾腾,三个穿着单衣单裤的男人正忙着。

他们一个在蒸豆扁子,一个在装垛,一个抡锤子在打油,锤子一下下砸下,插在垛子中的杄越来越短,垛子越挤越紧,油从垛子里从开始的滴答到后来的哗啦啦,流向油桶。

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地方叫油坊,那个扛油锤的人,正是我的父亲,虽然穿着单衣单裤,几十锤抡下来衣服已经湿透。我仰望着父亲,觉得他那么高,那么有力量。

小时候父亲像座山,是我们的依靠;父亲像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从没想过父亲也会老,因为我的印象里父亲都是乐呵呵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从没说过累,80岁时还喂着一群羊。

考虑到父亲年龄大了,腿脚不太灵活了,哥哥们就帮父亲把羊处理了,让父母亲不要太劳累了,安享晚年。

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农村老人,特别是像我父亲他们那一代人,劳动已经成了惯性,你让他们什么活都不干,坐吃等喝,简直比上刑还难受。

父母有他们的价值观,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父亲种了几畦菜,母亲每天赶集去卖菜,收入十块二十块钱,有时被二哥叫去帮忙剥毛豆、摘菜,可能在父亲的潜意识里,还能创造价值,被人需要说明自己还是有用的人,每天乐此不疲,父亲劳动了一辈子。

五年前,87岁的母亲拉肚子严重脱水,送到医院半天就去世了,父母相濡以沫67载,从没红过脸,母亲的去世对父亲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去看父亲,父亲提起母亲就泪水涟涟。

这几年我在外地打工,前两年节假日每年都回去三四趟,去祭奠一下母亲,也看望一下父亲,但从2020年发生疫情以后,回家看父亲就没那么方便了。

2020年国庆节前,接到二嫂的电话,说父亲身体大不如以前,我赶紧与同事调了班,坐了一夜的火车,然后转大巴,10点多到了父亲家。

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在打瞌睡,我轻轻牵起他的手,扯了扯他背上滑落的衣服,父亲缓缓睁开眼,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瞬间两颗硕大的泪珠从父亲浑浊的眼中流出,父亲抓紧我的手,激动地说:“老朱来,(父亲那一辈人,对出嫁的女儿称呼,前面都冠以夫家姓),你可来了,我想你啊……”

父亲哭得像个孩子,我也边抹眼泪边安慰父亲,倒了一盆温水给父亲洗了手、脸,洗了脚。

我给父亲剪着手指甲和脚趾甲,父亲向我打听着我工作上的事,打听孩子们的事,说着笑着,精神很好。二嫂对我说:“咱大大(徐州方言,是爸爸的意思)平时就念叨你,今天见到你精神好了。就是腿脚挪不动了,精神也不如以前了,你看和大姐商量一下,你俩把寿衣给他买了吧,那么大年纪了,预备着吧”。

是啊,父亲老了,90高龄了,颤颤巍巍如风中摇晃的烛火,步履蹒跚,甚至一棵稻草都能绊倒他,当年那个一口气抡几十大锤气定神闲的父亲,如今再也见不到了,那个放下铁锹就拿起锄头,每天忙忙碌碌从不叫累的父亲,现在真的老了!

这几年,几个哥哥都先后退休了,几家轮流赡养父亲,都很孝顺,对父亲从没有大毛病,这样我才能安心在外面打工,真的很感激哥哥嫂子们辛苦付出!

去年3月份回去了一趟,国庆节趁假期我又回去看望父亲,父亲见到我牵着我的手舍不得放开,泪眼濛濛,也许父亲怕一放手再也牵不到女儿的手了吧。

父亲虽然90多岁,平时喜欢打瞌睡,精神不太好,但是记性很好 ,我们小时候的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于是,我又问他更久远的事。

父亲这时就会如数家珍,讲述起我们兄妹六人幼年时的点点滴滴,讲述起当年我家在困难时,那些帮助过我们家的人……我知道,父亲是个知恩感恩的人。

父亲思维敏捷,一直到去世,他老人家一点都不糊涂。

没想到的是,这次见面竟是我们父女的最后一面,这次离别成了永别!

去年阳历11月1号,刚回去上班还没一个月,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状态不好,老迷糊,也不吃饭了,我说我把工作交接一下尽快买票回去。

一晚上辗转反侧,默默祈祷父亲平平安安,逢凶化吉,希望像前两次一样虚惊一场。

后来,哥哥给我发过来父亲坐在轮椅上的照片,父亲双目紧闭,睡着了似的,面容极为安详。

晚上8点多,父亲就去世了,没有痛苦,平静地走完了91个春秋。

父亲的那张照片一直留在微信里,每次看到我都会瞬间泪奔,因为,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是我终生的遗憾!

0 阅读:0

孕婴帮丫

简介:我是帮妈,标记母婴生活!